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对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形式归入对照(40例),观察(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记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辅助护理。对比两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少,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能够减少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2月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回顾性分析病例,构建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的评价条目,通过专家咨询法,形成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采用该量表对广东省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400例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以验证该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39名专家参与了3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88。最终形成13项评估条目的评估表,总分为14~44分,分数越高,患者发生手术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越高;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8,校正Cronbach's α系数为0.73,折半信度为0.72。评定者间信度为0.985;量表总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9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手术患者压力损伤风险评估条目可量化测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降低测量者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偏倚,适用于临床手术患者压力性风险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立伤口护理专科小组对护士压伤风险评分的影响。方法成立伤口护理专科小组,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实施,对压伤风险评分的一致性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压伤风险评估在体型、皮肤类型、组织营养、控便能力、运动能力、食欲、营养缺乏、药物方面,其一致性分别从61%、9%、33%、59%、24%、55%、83%、85%,提高至76%、18%、67%、84%、27%、63%、7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护理专科小组的成立有助于提高护士对患者压伤风险评估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情况针对性对患者实施护理,护理前、后进行Braden评分,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情况及住院时间,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对两组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结果护理后,两组Braden评分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CS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运用可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Braden评分,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院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81.5±3.4)分,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2.6±2.3)分,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加速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出院患者的现况,并分析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的54家医联体单位进行横断面调查,将2019年8月—2020年6月出院时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患者及其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表、临床检验资料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9份,回收有效问卷40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压力性损伤轻度危险患者224例(54.8%),中度危险患者74例(18.1%),高度危险患者89例(21.8%),极度危险患者22例(5.4%)。409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检验资料、自理能力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风险等级患者照顾者的FCT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OR=1.103,95%CI:1.006~1.209,P=0.035)、照顾者照顾能力(OR=1.060,95%CI:1.017~1.104,P=0.005)、大便失禁(OR=14.112,95%CI:2.505~79.497,P=0.003)、留置导尿管(OR=3.111,95%CI:1.332~7.269,P=0.009)、重度依赖(OR=15.705,95%CI:2.655~92.918,P=0.002)是出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Braden评分≤18分的出院患者中,压力性损伤中度危险及以上者占45.2%(185/409)。应重点关注白细胞水平高、照顾者照顾能力弱、留置导尿管和自理能力等级为重度依赖的出院患者,以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转出ICU时压力性损伤(PI)高风险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由ICU转入普通病房的277例因冠心病行CABG术或CABG术合并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Waterlow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估PI高风险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BG术后PI发生高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14.4%(40/277)的CABG患者为术后PI高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OR=0.951,95%CI:0.909~0.995,P=0.031)、年龄(OR=1.151,95%CI:1.075~1.234,P<0.001)、B型脑钠肽(OR=11.038,95%CI:2.263~53.826,P=0.003)、BMI(OR=1.366,95%CI:1.178~1.585,P<0.001)、射血分数(OR=0.938,95%CI:0.883~0.998,P=0.042)、手术时间(OR=1.912,95%CI:1.137~3.216,P=0.015)是CABG术后发生PI高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多种因素与CABG患者术后PI高风险呈独立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其危险因素,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2—9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采用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以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为因变量,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风险分层和预测效果检验。结果重症患者329例,发生压力性损伤48例;对11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血乳酸、体温、ICU住院日数、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升压药物治疗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可疑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75~3.694,χ2值为6.800、30.510、6.344,P<0.05或0.01);可疑影响因素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ICU 24 h内体温、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及ICU住院时间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建立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构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且拟合度好,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2.2%;根据模型进行风险分层,高危组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371,P<0.01);临床验证预测效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是重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客观指标科学组合有统计学意义;有预测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对重症患者风险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2—9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采用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以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为因变量,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风险分层和预测效果检验。结果重症患者329例,发生压力性损伤48例;对11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血乳酸、体温、ICU住院日数、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升压药物治疗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可疑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75~3.694,χ2值为6.800、30.510、6.344,P<0.05或0.01);可疑影响因素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ICU 24 h内体温、Braden评分、意识状态、年龄及ICU住院时间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建立预测模型。内部验证构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且拟合度好,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2.2%;根据模型进行风险分层,高危组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371,P<0.01);临床验证预测效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结论构建的预测模型是重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客观指标科学组合有统计学意义;有预测重症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对重症患者风险分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期间加强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我院CRRT治疗的病患共计150例,时间界限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通过奇偶数分组处理,参照组(奇数)纳入75例,执行常规护理操作,实验组(偶数)归入75例,执行集束化护理操作,对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参照组(14.67%、13.33%)相比,实验组可褪色红斑发生率2.67%、压疮发生率1.33%更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CRRT治疗期间,加强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实施集束化护理操作,能够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强化临床护理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手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手术室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压疮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压疮出现的可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检测评估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和现有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的条目,提取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性危险因素,经专家会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便利选取2017年1—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择期手术的1 701例成人骨科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进行评估。在患者离开手术室时及返回病房后24、48、72 h时评估皮肤状况。根据评分计算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的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各阶段评分的最佳诊断界值及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评估表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共27个条目,每个阶段的评分累加。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67,术前、术中、术后评估的评估者间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977、0.927、0.9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911、0.918,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4、38、41分,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829、0.805、0.865,特异度分别为0.832、0.925、0.885。结论该评估表评估者间的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实现分阶段动态评估,能够作为手术室医护人员评估成人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有效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室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压力性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7月于济南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8例,通过对可能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所得结果建立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R软件基于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结果在138例研究对象中有34例患者发生了压力性损伤(2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2.5 h)、术中出血量(≥80 ml/h)、气管内全麻、年龄(≥60岁)、体重指数(BMI)(≥25 kg/m2)是影响压力性损伤形成的风险因素。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手术时间≥2.5 h、术中出血量≥80 ml/h、气管内全麻、年龄≥60岁、BMI≥25 kg/m2为手术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计算C-统计量为0.984,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和基于预测模型的校准图,根据列线图预测的手术室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形成的概率与实际观察到的压力性损伤形成的概率之间存在一致性。结论可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方式、年龄、BMI等作为构建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一部分,但影响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较多,临床在对已知的风险进行干预的同时,仍需持续观察不同手术患者个体性差异的风险因素,以降低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