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诊治的48例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营养支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8.3%;经Cornners父母评定量表进行评分,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冲动易怒、焦虑急躁、身心障碍、多动指数分别为(2.2±1.2)分、(1.0±0.2)分、(0.5±0.1)分、(4.7±1.3)分和(5.8±1.8)分、(2.6±0.9)分、(1.4±0.4)分、(9.3±1.8)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方法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1.7%和6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学龄前期多动症患儿,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受到患儿家长的广泛认可,值得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眼屈光状态的特点,为实施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体检的4056名0~5岁儿童为检测对象,应用美国WelchAllyn公司生产的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状态调查。结果男女屈光异常总检测率分别为6.71%和6.44%,男女之间总异常率和各类屈光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屈光不正类型中、各年龄组中散光所占比例均较高、其次是远视、远视+散光、各年龄近视发生率均较低,筛查异常转诊的267人中,确诊为屈光不正266例,诊断符合率为99.63%。结论定期检查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和屈光状态,掌握学龄前儿童眼屈光状态的特点,对治疗儿童屈光不正,防治视功能障碍,降低弱视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指导实施儿童眼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大幅度提高,在饮食结构上有较大的调整。当前,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人数呈上升态势学龄前儿童肥胖症已成为世界性研究课题和公共卫生挑战。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较多,但遗传、外部各种环境等是影响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肥胖的定义、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剖析,以期针对性的进行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口腔颌面创伤特点与防治途径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552例0~6岁儿童口腔颌面部创伤急诊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0~6岁年龄组儿童口腔颌面创伤占急诊人数17.3%,男女之比1.51,其中~2岁组,~3岁年龄组比例较高(P<0.05),各类损伤中的软组织挫裂伤最常见,其中唇齿联合外伤绝大多数,致伤原因分析以跌伤为主。结论1、低幼龄儿童颌面损伤多发于~2、~3岁年龄组。2、唇齿联合外伤为儿童颌面创伤主要类型。3、清创与整形并重是儿童创伤处理的基本原则。4、预防儿童颌面外伤比治疗更重要。5、有效的心理护理以争取患儿和家长的配合,利于手术治疗顺利进行,获得较好的临床满意度。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学龄前儿童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已有文献自行设计问卷,在托幼机构对家长进行调查与宣传并作数据分析.结果96.5%的家长了解学龄前儿童为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93.8%的家长清楚手足口病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但只有16.6%的家长了解全部4种传播途径.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对手足口病更感到恐慌,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对于孩子养成勤洗手习惯的态度上存在差异,传统媒体仍是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首要途径.结论家长在部分手足口病知识、态度与行为方面存在一定欠缺,要根据不同需求的家长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构筑家庭、托幼机构、社会三位一体的手足口病联防联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