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逐渐增多,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该病患者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质量降低、左心功能减弱,以左心疼痛、气促、心梗、气喘等为主要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疗,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因此,临床必须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以便及时发现疾病,给予治疗措施,维护其生命安全。心脏彩超是临床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常用方法,可清晰显示患者心肌组织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心脏超声应用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观察时间段设置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选择观察患者为我科诊断为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31例,并且分成一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二组,对比两组采用心脏超声诊断结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早与晚峰值流速比值、左心室舒张内径、左心房内径比较,一组是53.85±5.33(%)、14.39±1.64、52.99±5.60(mm)、49.53±5.08(mm),二组是70.23±7.11(%)、5.27±0.76、40.31±4.37(mm)、25.80±3.19(mm),(t=5.636,p=0.010),结果有差异。(2)一组患者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后,病程一级、二级、三级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早与晚峰值流速比值、左心室舒张内径、左心房内径有明显差异,(t=5,323,p=0.017)。结论:心脏超声应用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能够准确诊断并且能够判断患者病情,因此该种方法诊断效果优良,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就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Hypertensive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with left heart failure;HLVH-LHF)患者的价值实施研究。方法:抽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本院的32例HLVH-LHF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32例,前者纳入观察组,后者纳入对照组,为其实施心脏彩超检查,对比其检查结果。结果:对比左室收缩末、舒张末内径以及左室短轴缩短、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指标水平均相对较高,对比差异强烈(P<0.05)。结论:将心脏彩超作为HLVH-LHF患者的诊断检查手段具有可行性,操作简单,可清楚显示、评估患者心脏状态,临床参考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彩超技术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52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观察组)与同一时期的5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受试者实施心脏彩超检测,总结两组受试者的影像学差异;同时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测,评估心电图检测结果与心脏彩照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的心脏功能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受试者的心脏功能参数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心电图与心脏超超技术的检出率情况,心脏彩超技术高于心电图技术(P<0.05)。结论:心脏彩超技术满足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要求,具有更高的疾病检出率,应该成为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21岁女性患者,阵发心悸、多汗、乏力1年,头痛伴视物模糊5个月。入院前2个月曾行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占位切除术,病理诊断肾上腺腺瘤,基因检测提示肾上腺外部位存在副神经节瘤。入院后行心脏增强CT检查示纵隔肿瘤范围约4.6 cm×3.5 cm×4.7 cm,明显压迫右肺动脉主干及左心房。超声心动图示肿瘤与左心房关系密切,未明显侵入左心房腔。入院后控制血压,符合手术指征后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左心房)肿瘤切除术,术后血压恢复正常,主诉症状消失,手术病理提示心脏副神经节瘤。随访连续监测血、尿儿茶酚胺正常,患者目前随访中。心脏副神经节瘤极其罕见,应全面完善检查,避免误诊漏诊。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左心吸引压力监控技术用于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效果。方法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4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Ⅱ~Ⅳ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LVEF≥4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传统左心吸引组(T组)和左心吸引压力监控技术组(M组)。T组根据左心吸引量和术野清晰程度,调整左心吸引泵的转速;M组通过对左心吸引管内压力的实时监测,调整左心吸引泵的转速。吸闭恢复正常吸引后取左心回血,测定游离血红蛋白浓度。记录左心吸闭后调整次数、术中血红蛋白尿和术后吸引管沉淀物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M组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术中血红蛋白尿发生率和术后吸引管沉淀物发生率降低,左心吸闭后调整次数减少(P<0.05)。结论左心吸引压力监控技术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心脏手术体外循环。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使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myocardial strain,MS)技术评估正常男性吸烟志愿者与非吸烟志愿者之间左心房(left atrial,LA)结构、功能以及MS情况。材料与方法纳入于3.0 T磁共振仪完成心脏常规扫描检查的正常男性志愿者70名,其中吸烟组44名,非吸烟组26名。记录所有志愿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情况。使用Medis Suite软件测量LA结构、功能及MS参数,MS参数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等。分析非吸烟组与吸烟组之间LA结构、功能及MS参数的差异性情况。结果LA的各MS参数均有较好的组内、组间一致性(ICC≥0.75)。吸烟组GCS、GRS显著低于非吸烟组(33.81%±11.23%与40.21%±11.84%,-28.99%±4.95%与-31.66%±4.75%,P值均<0.05)而两组之间的LA结构和功能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非吸烟志愿者,吸烟志愿者LA的GCS、GRS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损,且早于LA结构、功能参数的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彩超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19年9月——2020年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早期运动心脏康复(CR)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三级乙等)就诊并诊断为STEMI行PCI治疗的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R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CR组实施早期运动心脏康复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F、BNP、HAMA评分、ABL评分无较大差异性(P>0.05);治疗后CR组在LVEDD、BNP、HAMA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成人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隐匿,可表现为心脏性猝死,如不及时诊治,死亡率极高。该文报道1例表现为心脏骤停的ALCAPA患者,经心脑肺复苏后,未出现并发症,行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矫治术,术后康复出院,随访至今无不良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 technology,CMR-FT)评价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on-ischem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左心功能、左室3D应变以及应变对NIDCM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确诊为NIDCM的33例患者(NIDCM组)及3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心脏磁共振平扫及晚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扫描,比较两组左室心功能及应变参数;根据LGE结果,将NIDCM组内左室心肌按照17节段分段法分为LGE阳性(164个)及LGE阴性(364个)两组,比较两组的3D应变参数。将参数进行可重复性检验、组间及组内均值比较、Pearson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NIDCM组左室3D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值均<0.001)。NIDCM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01),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1)。NIDCM组内LVEF与左室GCS呈负相关(P<0.01)。NIDCM组内LGE阳性心肌节段组的RS、CS及LS与LGE阴性节段组组间差异显著(P值均<0.05)。LGE阳性心肌节段RS在诊断NIDCM阳性心肌节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0.785),CS及LS无明显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584、0.665);当RS与CS联合诊断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0.789);当RS与LS联合诊断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0.811);当CS和LS联合诊断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0.712);当RS、CS与LS三者联合诊断时的诊断价值(AUC=0.810)与RS和LS两者联合诊断价值近乎一致。结论利用CMR-FT的应变分析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NIDCM组的LVEF与左室GCS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使用CMR-FT技术的应变分析可以在无需对比剂的前提下识别NIDCM患者心肌纤维化具有潜在的临床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心动图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比评价力量训练对运动员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16日至11月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男性举重运动员14名,为举重组。纳入14名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中国男性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和CMR对受试者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举重组运动员的年龄为(21±3)岁,训练时间为(9±4)年。举重组运动员每周运动时间>15 h,对照组人群每周运动时间<3 h。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显示,举重组运动员的室间隔室壁厚度大于对照组[(9.3±1.3)mm比(8.1±0.5)mm,P=0.006];CMR测量结果显示,举重组运动员的室间隔室壁厚度亦大于对照组[(11.0±1.5)mm比(10.0±0.5)mm,P=0.003]。举重组中,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容积的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及室间隔室壁厚度均小于CMR的测量结果(P均<0.05),而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7.0±3.8)%比(59.0±3.9)%,P<0.001]及左心室整体应变绝对值[(19.3±2.9)%比(11.2±1.2)%,P<0.001]均高于CMR测值。举重组中,超声心动图和CMR测得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和LVEDVI超过正常上限者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室间隔室壁厚度均在正常范围,CMR测量结果显示有9名(9/14)受试者的室间隔室壁厚度>11 mm,最大厚度为13.8 mm,发生在下室间隔。结论举重会造成室间隔增厚,CMR较超声心动图能更好地检测出左心室壁增厚,对运动医学监督有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心肌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30例(慢性肾衰竭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成人志愿者30例(健康对照组),使用Philips Acheva 3.0 T心脏磁共振成像设备,行心脏磁共振扫描,获得心脏电影序列;采用CVI42软件中的组织追踪工具对研究对象的心肌应变进行分析,检测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心室容积(EDV)、收缩末期心室容积(ESV)、搏出量(AV)、整体纵向应变(GL)、整体圆周应变(GC)、整体径向应变(G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肾衰竭组EDV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32.3 ± 18.5)ml比(111.5 ± 15.1)ml],LVE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62.41 ± 2.10)%比(67.30 ± 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肾衰竭组GL、GC、GR低于健康对照组[(-16.3 ± 3.1)%比(-11.1 ± 4.1)%、(-17.5 ± 2.9)%比(-13.7 ± 4.7)%、(36.5 ± 9.5)%比(46.3 ± 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b = 300、500、800 s/mm2,健康对照组、慢性肾衰竭组不同临床分期表观扩散系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分期越高,其ADC值越来越低。结论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能准确、有效地评估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心肌功能指标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心肌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30例(慢性肾衰竭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成人志愿者30例(健康对照组),使用Philips Acheva 3.0 T心脏磁共振成像设备,行心脏磁共振扫描,获得心脏电影序列;采用CVI42软件中的组织追踪工具对研究对象的心肌应变进行分析,检测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心室容积(EDV)、收缩末期心室容积(ESV)、搏出量(AV)、整体纵向应变(GL)、整体圆周应变(GC)、整体径向应变(G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肾衰竭组EDV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32.3 ± 18.5)ml比(111.5 ± 15.1)ml],LVE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62.41 ± 2.10)%比(67.30 ± 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肾衰竭组GL、GC、GR低于健康对照组[(-16.3 ± 3.1)%比(-11.1 ± 4.1)%、(-17.5 ± 2.9)%比(-13.7 ± 4.7)%、(36.5 ± 9.5)%比(46.3 ± 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b = 300、500、800 s/mm2,健康对照组、慢性肾衰竭组不同临床分期表观扩散系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分期越高,其ADC值越来越低。结论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能准确、有效地评估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心肌功能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