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英夫利西单抗(IFX)广泛用于克罗恩病(CD)的治疗,部分患者对IFX治疗失应答,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抗英夫利西单抗抗体(ATI)的形成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尚无ATI阳性率的相关报道。目的:评估血清英夫利西单抗谷浓度(IFX-TLs)、ATI水平监测在IFX维持治疗CD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7年3月上海仁济医院接受IFX治疗的CD患者76例。检测血清IFX-TLs和ATI水平。根据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比较血清IFX-TLs、ATI、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结果:76例CD患者中,2例(2.6%)ATI阳性,45例(59.2%)患者处于缓解期,31例(40.8%)为活动期。缓解期组IFX-TLs[2.84(1.30,4.96)μg/mL对4.08(1.29,6.72)μg/mL]、ATI[8.00(5.27,14.89)ng/mL对7.00(4.40,25.00)ng/mL]与活动期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484,P=0.454),而活动期组CRP、ESR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38,P=0.0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活动性与CRP相关(OR=6.082,95%CI:1.348~27.436,P=0.019),与IFX-TLs、ATI和ESR均无关(P>0.05)。结论:CD活动性可能与CRP相关,而与IFX-TLs、ATI和ESR均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相关因素。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2010年收录的有关英夫利西单抗致ADR文献,筛选出符合卫生部ADR诊断标准的文献18篇,共375例患者,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英夫利西单抗ADR发生率为9%(34例/375例),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为主要症状的ADR发生率最高,有22例(占64.7%),输液反应次之,因不能耐受而停药者2例占(0.5%)。结论临床上使用注射英夫利西单抗时应注意给药前做好相关检查,并加强对ADR的监测,及时对症处理,调整给药方法与用量,确保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儿童克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30例经传统药物、肠内营养治疗后未能完全缓解或对药物不耐受的活动性CD患儿应用IFX治疗的疗效,评估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血生化指标、黏膜愈合情况、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共纳入30例处于活动期的CD患儿,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8.63±4.76)岁。剔除3例注射未满3次的患儿、1例失访患儿,26例患儿纳入疗效研究,IFX治疗第14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61.5%和84.6%,21例患儿第30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71.4%和85.7%,15例患儿第54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86.7%和93.3%。使用IFX诱导治疗第14周,与治疗前比较,患儿PCDAI评分[(9.56±8.05)分比(29.02±10.86)分]显著下降(t=7.339,P<0.05),红细胞沉降率[(15.54±10.26) mm/1 h比(33.77±21.30) mm/1 h] 、C反应蛋白[(4.79±12.94) mg/L比(16.33±23.43) mg/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2、1.993,均P<0.05);血红蛋白[(126.27±16.51) g/L比(110.58±16.45) g/L]、红细胞比容[(37.03±3.95)%比(33.52±4.32)%]、白蛋白水平[(42.30±3.03) g/L比(37.13±5.68) g/L]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8、-3.060、-4.009,均P<0.05)。IFX治疗后年龄别身高Z评分及身体质量指数Z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FX在控制活动性CD患儿炎症反应、诱导临床缓解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15例,均在中药坐浴的基础上,采用英夫利西单抗(5mg/kg)于第0、2和6W进行治疗,并在第1次治疗14w后,比较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CDAI(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评分、CDEIS(内镜下克罗恩病严重度指数)评分及主观症状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均较轻微,未影响继续的治疗。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而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英夫利西单抗应用于克罗恩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进行研究,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收入的80名发生克罗恩病的相关症状的患者进行对比分为两组,组内设置40名患者。对照组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基于患者常规肠内营养支持以及对症治疗,实验组内患者在这一基础上配合应用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0%,相较于实验组的92.50%来说更低,差异进行对比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但实验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存在(P<0.05)。结论:克罗恩病在临床上的发生因素较为复杂,而在进行患者的临床治疗时,一定要选择一种安全的方式,而在进行患者的治疗时,在常规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的状况下,配合应用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托珠单抗与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和对比。方法由自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应用托珠单抗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明显的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在第2次、第3次和第4次输注时的疼痛评分、DAS28评分以及血沉等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第3次、第4次输注时的关节压痛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托珠单抗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炎症指标和疼痛得到改善并可使临床疗效获得维持。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英夫利西单抗在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以及相应的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方法13例炎症性肠病患均来自我院2010年9月-2012年3月的就治病患。其中8例克罗恩病病患,5例溃疡性结肠炎病患。结果经英夫利西单抗方法治疗后,13例病患中,一个疗程治疗3例;2个疗程治疗4例,3个疗程治疗3例,5、6个疗程治疗3例。13例病患中10例治愈或显著好转,3例仍为中度或重度活动。结论英夫利西单抗,对治疗炎症性肠病有积极、有效的疗效,效果十分理想。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护理,对避免病患发生输液反应等也起到了良好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英夫利西单抗实施治疗过程,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实施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晨僵时间、疼痛指数、肿胀指数以及握力大小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用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注护理管理中,采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度我院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注护理管理收治的20例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和细节护理将其随机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每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研究输液室患者采用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之间的效果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中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注护理管理的各项指标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细节护理,可以显著增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注护理管理的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改善,令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儿童克罗恩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瑞金医院儿科、上海瑞金医院北院区儿科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接受IFX治疗的86例克罗恩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评估IFX疗效,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年龄、临床特征、疾病行为及合并用药等因素对IFX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86例克罗恩病患儿中男50例、女36例,首次IFX治疗年龄为12.0(7.1,13.6)岁,随访时间为94.1(47.8,185.5)周。疗效分析显示,诱导缓解期临床应答率为97%(79/81),缓解率为74%(60/81);维持缓解期临床应答率为75%(51/68),缓解率为68%(46/68)。患儿IFX治疗第34周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5(0,10)比36(26,45)分]、C反应蛋白[3(1,8)比8(3,31)mg/L]、红细胞沉降率[10(6,10)比35(20,50)mm/1 h]、血小板计数[(327±107)×109比(438±159)×109/L]、白蛋白[(37±6)比(30±6)g/L]、血红蛋白[(116±16)比(103±18)g/L]、体重Z值(-0.5±1.2比-1.0±0.9)、贫血比例[29%(20/68)比75%(51/68)]、肛周病变愈合比例(13/21比0)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IFX治疗至34周有25%(17/68)患儿发生继发性失应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DAI>30分与继发性失应答正相关(OR=3.823,95%CI 1.015~15.328,P=0.048),合并硫唑嘌呤有利于IFX持续有效(OR=0.440,95%CI 0.106~1.033,P=0.044)。IFX输液反应发生率为17%(15/86),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为42%(36/86)。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岁是发生输液反应的高危因素(χ²=6.556,P=0.010),合并使用激素(χ²=5.230,P=0.022)可能会增加感染发生。结论IFX对儿童克罗恩病疗效显著且相对安全,减少继发性失应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治疗期间需警惕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