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蒙古族人口在清朝初期约217万,较明末稍有回升。但由于清朝统治者长期实行削弱蒙古族力量的政策,1840年后我国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致使蒙古族人口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清末降至172万。民国时期因外蒙古独立,我国蒙古族人口减少54万以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蒙古族人口为131.6万。民国时期蒙古族人口虽略有增长,但各地并不平衡,有的地区主要是农区、半农半牧区增长幅度较大,有的地区主要是牧区则下降甚多

  • 标签: 蒙古族 人口 清朝 民国 外蒙古 中国
  • 简介:17是欧洲巴罗克文化时期,巴罗克文化凸显了处于该时期的英国玄学诗歌文体的内视性、张力性和夸饰性等特征。以邓恩、赫伯特、马维尔等为代表的英国玄学诗人在巴罗克文化视域下进行诗歌创作,其诗歌的形式、主题、意象及修辞手段等都表现出鲜明的巴罗克文体特征,这表明诗歌文体是在特定时期的文化氛围下由政治、经济、宗教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征了该时期独特的精神文化风貌。

  • 标签: 巴罗克 玄学诗歌 精神内视 张力 夸饰
  • 简介:“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意大利的歌剧音乐形式在欧洲的歌剧舞台上占据了主导统治的地位。德国歌剧的发展从最初的效仿,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前后经历了长达200多年之久。

  • 标签: 歌剧 德国 巴洛克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
  • 简介:17—20蒙古政治预言》序[匈]艾丽斯·萨尔科兹(AliceSarkozi)预言与人类本身一样古老,它几乎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之中。没有一个民族,无论是文明的还是野蛮的,不相信有某种未来的征兆,而且还有人可对此加以解释。涉及世界末日及长期...

  • 标签: 20世纪 蒙古文学 西藏 哲布尊丹巴 蒙文文献 文学流派
  • 简介:这一辑诗歌精选里,大部分都是所谓的"70后"、"80后",但这恰好呈现了当代诗歌的真实面貌。对于已有九十年发展历史的新诗来说,目前无疑是最好的时期之一,且当代诗歌还正处于一个上升状态,新的年轻的诗人和优秀的诗歌不断涌现。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歌的复兴是迟早的事情;也有人说是因为新诗起点很低,所以很容易被超越;还有人说现在诗歌、诗人很多,但比较混乱……

  • 标签: 诗歌精选
  • 简介:蒂尔索以唐璜传说为题材创作的剧本《塞维亚的荡子》一经问世,很快便从西班牙流传到了意大利,并在意大利戏剧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多种不同的改编本相继出现,其中包括希科尼尼的《石像的宾客》和吉利贝托失传的同名剧本。这一时期在意大利十分流行的即兴喜剧也对唐璜题材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据此改编的戏剧甚至成为了许多即兴喜剧剧团演出的保留剧目。唐璜传说在意大利的“成功”,一方面归团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应归园于传说所包含的“奇妙”因素适应了这一时期意大利观众欣赏趣味的需要。

  • 标签: 唐璜传说 意大利 希科尼尼 即兴喜剧 《石像的宾客》
  • 简介:16~17巫术案件在西欧大量出现,期间大量的巫师被投进监狱,其中很多人被烧死在火刑柱上。16~17时的西欧进人了转型时期,当时的西欧社会正处于极度的无序之中,而对“猎巫”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西欧社会转型问题的理解。

  • 标签: 西欧 巫术 猎巫
  • 简介:17的荷兰,随着七省联邦共和国的建立,拉开了“黄金世纪”的序幕。国家主权的独立,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于是,在自由的商业贸易中逐渐富足起来的市民阶层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新兴的市民阶层既保守又追求新奇,既节俭又追随时尚,其独特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审美趣味随着自身经济与政治实力的不断壮大,从此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得符合市民阶层审美风尚的通俗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 标签: 17世纪 荷兰 市民阶层 国家主权 商业贸易 思想观念
  • 简介:16、17英国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流民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流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圈地运动,价格革命,人口增长,解散修道院,解散封建家臣团,瘟疫和农业歉收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圈地运动.16、17英国的流民问题实质上是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变革造成的,'与封建制度瓦解密切相关'.

  • 标签: 16-17世纪 英国 流民 圈地运动 成因 农业
  • 简介:17宗教分裂运动是大牧首尼康在宗教礼仪方面进行的一些改革所引起的分裂运动。冲突双方分别为以尼康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大司祭阿瓦库姆为首的旧礼仪派。分裂运动产生的原因有宗教原因、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这场运动对俄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宗教改革 文化冲突 俄国
  • 简介:17的西方文化中,为了某种功用的艺术的古老艺术系统逐渐向现代纯艺术系统过渡,但古老系统的价值和实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历史情境仍然缺乏现代作者、艺术家观念的自主特征。艺术家的形象的关键要素如天才和灵感渐渐受到重视,但并没有凌驾于理性和判断力之上,而是与后者相协调。艺术家和身份和形象得到提高,但离现代艺术家的后浪漫主义的理念非常遥远。17并没有固定下来的纯艺术范畴,但在个别艺术门类中迈出一些重要的过渡性步伐,为纯艺术范畴的出现打通了道路。在这个过渡期,艺术主要依据目的和功用来看待,但趣味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17世纪艺术观 古老艺术系统 现代艺术系统 纯艺术 趣味
  • 简介:望加锡港作为印度尼西亚的重要贸易港口,在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华人早在16建城之前已在望加锡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在望加锡的经济政治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结合华人在望加锡的一系列活动梳理了16~17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前后,望加锡港由早期建立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侧面说明华人对望加锡乃至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 标签: 望加锡 发展 华人 活动
  • 简介:17中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明清鼎革时期,大批抗清失败、复明无望的明朝遗臣和军民,或因耻事异族,或恐遭清军杀戮,或因战乱无以为生,相继逃离中国本土,流寓海外,其中很大一部分移居到当时的越南南方。这一时期移居到越南南方的华人移民及其后裔对越南历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回顾并梳理了中外学术界对17~19越南南方华人的研究状况,希望能够与从事这一历史时期越南南方华人研究的学者同仁们一起探讨新的研究思路与角度,能够为越南华侨华人问题研究领域增添更为丰富的内涵。

  • 标签: 越南 华侨华人 研究状况
  • 简介:17上半叶澳门-马尼拉贸易是澳门葡萄牙人经营下的最主要贸易之一。它是澳门的主要贸易生命线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与日本的贸易。这一贸易,对于澳门至关重要,同样地对马尼拉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标签: 17世纪上半叶 澳门葡萄牙人 澳门-马尼拉贸易
  • 简介:[摘 要]17中期清军入关,边防空虚,沙俄哥萨克多次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中俄势力范围出现交叉。在1689年《尼布楚条约》订立之前,中俄东段边界尚不明确,在模糊的边界地带出现居民脱离本国管辖,向另一国纳贡并成为其臣民的现象,这些居民可称之为“逃人”。这一时期的逃人问题对中俄界务交涉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给清廷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造成困难。《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中都有关于该问题的规定,两大条约的签订构成了17-18中俄逃人问题的重要节点。本文将围绕17-18中俄逃人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具体沿革过程以及对该问题的有关评价展开叙述。

  • 标签: []逃人问题 中俄关系 边界划定 俄罗斯
  • 简介:跟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加拿大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在历史上她曾经被英国统治近一百年(1763—1867),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她迄今才只有130多年的历史。由于加拿大跟原宗主国英国(以及法国)的亲缘关系,在她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英国和法国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在加拿大英语诗歌中,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就曾经长期占据了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加拿大跟同处北美大陆的超级大国美国是近邻,两国之间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不设防边界,两国人民自由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世更多还原

  • 标签: 20世纪 加拿大 英语诗歌 文学评论 现代主义
  • 简介:17的多恩研究,围绕“才”和“象”这对核心观念,经历了品评、颂扬、反思三个阶段。反思预示着20的理论争鸣,而品评和赞扬则揭示了人们对16末那种典雅、细腻、优美、极富乐感的抒情诗传统的摈弃。17的研究尽管有着强烈的品评性质,但分析较为肤浅,反思也不系统,却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诗坛的基本走向和一般状况,特别是琼生、卡洛、德莱顿等人的评价,更对后来三百多年的多恩研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即便在今天,有关多恩研究的选题依据、分析方法和基本走向,连同多恩诗的类别划分和核心概念,都可见到17的影子,甚至研究重点、研究空白、争论焦点、审美关照等,都显示出对17的多恩研究的一种回应、继承与发展。

  • 标签: 多恩研究 17世纪 品评 颂扬 反思
  • 简介:17是西方歌剧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而威尼斯歌剧乐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以威尼斯歌剧乐派与蒙特威尔第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视角,不仅探讨了17威尼斯歌剧院的建成带来的歌剧环境的历史变化,同时对威尼斯乐派与蒙特威尔第之间的创作关系进行有益的深入探讨。

  • 标签: 威尼斯歌剧乐派 17世纪威尼斯歌剧院 蒙特威尔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