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脑肿瘤患者使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22年3月-2023年5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78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39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开颅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存活率、复发率、并发症、临床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等方面。结果:研究组存活率、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神经功能、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肿瘤患者使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存活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中药外贴双侧华佗夹脊穴的干预作用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8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和双侧华佗夹脊穴激光点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贴双侧华佗夹脊穴。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的水平;分析HLA—B27阳性和阴性的AS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水平和中药外贴对其的干预作用。结果:AS患者血液微炎症状态指标CRP、IL-6、IL-8、TNF—α的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5),且HLA—B27阳性患者血液微炎症状态指标水平较HLA—B27阴性显著为高(P〈0.05);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IL-8、TNF-α的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AS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血液存在高水平的CRP、IL-6、IL-8、TNF-α;HLA—B27阳性患者炎症病理损伤程度要大于HLA—B27阴性患者;中药外贴法能消除AS患者炎性因子IL-6、IL-8、TNF—α的刺激,抑制CRP的释放,从而改善其微炎症状态。
简介:基金项目贵港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贵科攻关1105024,业字(2011)5号文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newbom,HDN)相关实验中与传统试管法的比较研究。方法对339例母婴血型不合疑似ABO-HDN的新生儿用传统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结果微柱凝胶法、试管法检测结果分别为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结果阳性82例、118例,阳性率24.2%、阳性率34.8%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离试验阳性239例、202例,阳性率70.5%,阳性率59.6%,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释放试验阳性260例、205例,阳性率76.6%、阳性率61.4%,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接抗球蛋白实验,传统试管法比微柱凝胶法阳性率更高,灵敏度更高;但在游离试验及释放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比传统试管法阳性率更高、灵敏度也更高。微柱法试验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耗时短,标本用量少,结果直观明了等优点,阳性率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在临床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以海藻酸钠、魔芋葡甘聚糖共混体系为载体材料,制备黄连素结肠靶向凝胶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载药凝胶微球,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法对微球制备处方进行优化,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对微球进行包衣,并对其在人工胃液、小肠液、结肠液中的释药行为进行考察。结果:凝胶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处方为:多糖浓度为2.0%、共混比例为5∶1,加药量为0.5g;最佳包衣工艺处方为:EudragitS100浓度为5%,包衣增重为35%,增塑剂用量为20%,抗粘剂用量为30%。结论:该工艺制得的凝胶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均较高,药物在人工胃液、小肠液中释放少量,在人工结肠液中2h释放完全,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释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