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5例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研究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当中的不同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的表现,经过有效的治疗以后,5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的预后。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感染患者,治疗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如果无法选择放疗治疗,为患者选择抗Hp治疗或生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例数有限,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在今后还需要多对这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积累,以便于丰富临床的研究。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重症医学科(ICU)病区进行环境采样,了解CRO在ICU环境中定植现象,与ICU临床检出CRO菌株耐药谱比对,寻找是否存在交叉传播情况,从而分析ICU住院患者发生CRO定植或感染的具体途径,采取针对性干预,降低CRO院内感染发病密度,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Rh(D)阴性血型孕妇中使用储存式自体输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当地某三甲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住院的Rh(D)阴性血型孕妇20例,并对使用储存式自体输血后的相应血液指标同输血前的血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血液学指标红细胞计数(3.77±0.14)x1012/L,血小板计数(187.17±13.43)x106/L。Rh(D)阴性血型孕妇采血后一天血液学指标红细胞计数(3.17±0.24)x1012/L,血小板计数(217.17±23.43)x109/L。Rh(D)阴性血型孕妇使用储存式自体输血后的血液学指标红细胞计数(3.27±0.34)x1012/L,血小板计数(237.17±43.43)x109/L。20例Rh(D)阴性血型孕妇使用储存式自体输血后,血液学指标同采血前进行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孕妇在进行采血时未发生贫血反应,无虚汗、面白、肢凉情况。对胎儿进行对应的胎心监护后,提示胎儿健康。结论对于Rh(D)阴性血型孕妇使用储存式自体输血进行治疗,其安全性高,能够节约血液资源,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治疗疗效的比较。方法本案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HBeAg阳性38例,HBeAg阴性22例,均予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48周。结果经48周治疗后,HBeAg阳性组HBV-DNA转阴率为44.7%,ALT复常率为60.5%,HBeAg阴性组HBV-DNA转阴率为40.9%,ALT复常率为54.5%,经方差分析两组数据,两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和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同样有良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阴性预测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156例均做过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及常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主要评价对冠状动脉阴性预测率的准确性,进而得出64层螺旋CT对高危人群筛查的意义。结果多层螺旋CT所显示的1854支冠状动脉中冠状动脉狭窄128处,正确诊断109处,漏诊5处,误诊19处。阳性预测值为85.2%,阴性预测值为99.7%。结论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阴性预测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准确率高达98.7%,应该作为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首选方法,并可考虑作为中老年人常规体检项目进行宣传推广。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56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别接受TP方案与NP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收集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启东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6例。其中27例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具体方案:紫杉醇135mg/m'第1天;顺铂25mg/m'第1至第3天,21天为1个周期。29例患者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具体方案:长春瑞滨25mg/m'第1天,第8天;顺铂25mg/m’第1至第3天,21天为1个周期。每组患者均为2周期后评价疗效,每周期进行安全性评估。紫杉醇组患者共完成122个周期,每例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中位化疗周期4个周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系MDA-MB-231的CDH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空白对照组(control)、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组及ATRA组,分别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MDA-MB-231细胞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MDA-MB-231细胞CDH1基因启动子区处于甲基化状态,CDH1mRNA无表达,而5-Aza-CdR组与ATRA组CDH1基因启动子区处于非甲基化状态,CDH1mRNA表达明显上调,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ATRA能够通过去甲基化机制上调MDA-MB-231细胞CDH1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