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小儿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探讨脂肪酸合酶(Fattyacidsynthase,FASN)在小儿卵黄囊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卵黄囊瘤患儿临床资料,运用免疫组化检测26例卵黄囊瘤、17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胚胎性癌及12例相关部位正常组织标本中FASN的表达情况。结果26例小儿卵黄囊瘤发病平均年龄2岁5个月,16例单纯以肿块就诊,5例单纯以局部继发症状就诊,5例同时具有肿块及局部症状。FASN在卵黄囊瘤的表达程度(73%)显著高于未成熟畸胎瘤(28%)、胚胎性癌(0%)、正常组织(16%)。FASN在性腺内和性腺外小儿卵黄囊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和100%。伴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61%。FASN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以上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前后FASN表达率分别为72%和7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卵黄囊瘤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有效,FASN的表达可为诊治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胃肠道囊性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成人胃肠道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例患者中,3例单发、2例多发;发生于胃壁1例,十二指肠1例,回肠1例,回肠伴肠系膜多发病灶1例,回肠、结肠伴腹膜后多发病灶1例;病灶大小为2.4~23.7cm;其中4例病灶呈匍行生长趋势,伸入组织间隙;5例病灶均呈水样低密度囊性病灶,边界清晰,增强后均未见强化。结论胃肠道囊性淋巴管瘤多为单房囊腔,呈匍行生长,内含均匀液性低密度影,囊壁边界清楚,囊壁及其内容物一般无强化,与其囊性病理学特征相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透明层(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的相关性。方法对519例孕11周~13周+6产前超声检查提示NT增厚(NT厚度≥3.0 mm)的单胎胎儿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并对总染色体异常率(其中包含染色体数目异常及CNV)进行分析;根据NT厚度分为:3.0 mm≤NT厚度<3.5 mm、3.5 mm≤NT厚度<4.0 mm、4.0 mm≤NT厚度<5.0 mm及NT厚度≥5.0 mm,分别对染色体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1)总染色体异常率为25.6%(133/519),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率为21.2%(110/519),致病性CNV(pCNV)共16例,检出率为3.1%(16/519)。(2)不同NT厚度胎儿的染色体异常率、染色体数目异常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CN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共检出16例pCNV,其中有3例涉及X染色体大片段缺失或重复,可能表现为“Turner综合征”症状;2例(例3和8)涉及18号染色体大片段缺失或重复,分别为“18p四体”嵌合体和18p缺失综合征;3例分别涉及2、5、11号染色体大片段缺失或重复;另8例pCNV则为亚显微结构水平的微缺失或微重复。结论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随NT厚度增加而增加,但pCNV与NT增厚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涉及染色体片段性非整倍体异常的pCNV可能与NT增厚表型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采用宫腔水囊压迫的方法进行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该院进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患者,按照其所使用的止血方式随机分成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法,对照组采用宫腔添纱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填塞物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生病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水囊压破法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进行止血治疗,出血量较低、缩短了手术时间,临床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的46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23例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治疗,对照组23里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全部产妇均抢救成功,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操作时间(1495±25.4)s、填塞物留置时间(17.2±5.5)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发热率(2.33%)、腹痛率(4.6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水囊压迫疗法操作简单,价格亲民,适合患者采用也适合医护人员操作,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值得基层医院机构在普通止血方法无效时首选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位水囊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应用予以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足月妊娠并计划分娩的1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催产素对孕妇进行引产,观察组则在使用催产素基础上加用低位水囊对孕妇引产。对两组孕妇经过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及产后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妇产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上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的使用催产素对孕妇进行引产相比,加用低位水囊后不仅显著效果,并且安全性高,不会对孕妇及新生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在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得出结论,低位水囊值得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进行大力度的推广以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囊压迫配合纱布填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后大出血的患者1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纱布填塞进行止血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水囊压迫配合纱布填塞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以及止血显效时间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再次发生出血的几率以及产后感染的发生几率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囊压迫配合纱布填塞治疗产后大出血能够有效促加速患者止血,减少患者再次出血和并发感染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