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工勤人员院感知识/技能培训和落实情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4—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方便抽样调查广州市属医疗机构497名工勤人员的院感知识技能接受培训率、掌握率、落实率和配套工作设施便利充足率。结果工勤人员中女性、年龄>40岁、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不足五年的比例分别为85.11%(423/497)、76.66%(381/497)、87.73%(436/497)、48.09%(239/497);接受过系统规范培训的人员比例为73.24%(364/497),37.02%(184/497)的人员认为护士培训效果较好;手卫生、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分类、针刺伤处理相关知识技能未掌握比例分别为11.86%(59/497)、31.79%(158/497)、11.67%(58/497)、4.42%(22/497);手卫生、工具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工服卫生累计落实不规范比例分别为6.24%(31/497)、11.47%(57/497)、10.26%(51/497)、51.11%(254/497);洗手设施不便利、快速手消毒液不足、手套不足比例分别为14.28%(71/497)、9.06%(45/497)、14.49%(72/497);95.5%(42/44)的建议与加强培训有关。结论工勤人员结构需要优化,需要向该群体提供系统规范化院感知识技能培训和便利足够的院感设施和防护用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疗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纳入样本均为到我院进行专病疗养的疗养员,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疗养员筛选后纳入疗养员40例。共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不同的小组,在组间容量一致的前提下将疗养员分入小组之中,并在制定不同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开展组间对比。结果:研究中为观察组疗养员开展综合健康教育后,不同小组中疗养员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监测能力、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为疗养员开展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疗养员的疾病知识认识,从而保证其具有足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监测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疗养员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因此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救科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比两组血肿吸收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血肿吸收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2周时血肿量(7.19±2.54) ml,少于对照组的(11.27±3.50) ml,水肿面积(2.32±0.49) cm2小于对照组的(3.29±0.75) cm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1.51±4.50)分低于对照组的(17.74±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院感科工作中,实施强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择60例患者,分为常规、观察两组(n=30),前者常规护理,后者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院内感染发生率较低(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5年患者到医院就诊时HIV抗体阳性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防艾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近5年来我院就诊时检测HIV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法两种方法进行。结果:检测239847人共检出911例HIV抗体阳性(待复查)。检出率为0.38%,男性571例(62.68%),女性340例(37.32%)。结论:住院病人检出率(0.40%)明显高于门诊病人检出率(0.27%),(χ2= 15.21 , P<0.01)。男性高于女性(χ2= 116.37 , P<0.01),人口学特征显示,少数民族占36.64%、已婚者占69.81%、务农者占51.15%、青壮年占60.20%、学生占0.76%。德宏的防艾形式不容乐观,应重点加强对以上人群的防艾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
简介:摘要:在卫生医院发展和建设过程当中,档案管理是属于基层性的工作,通过不断的强化管理模式,能保证卫生院的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并且极大的提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然而,由于大多数卫生院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档案管理意识淡薄、设备仪器落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问题,对于卫生院档案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只有不断的加强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各种档案资源的方式,才能有效的提升管理档案水平。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档案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转变,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下,档案管理中通过综合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大数据、数字技术以及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贝运用到档案管理之中。在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本文对卫生院档案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方向,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院前急救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20年6月至2020年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实际价值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以医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所涉指标包括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急救时间、转运成功率以及急救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并评价急救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急救时间、转运成功率及急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以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段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对本院120例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心肌梗死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诊反应时间、心电图时间、入院时间、急救总时间,并对比2组患者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急救以及转运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以及转运改良流程能够明显提升急救效果,保证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有效缩短急救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乡镇卫生院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给医患关系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乡镇卫生院8名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把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各4名。两组护理人员分别管理50例患者。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情绪劳动情况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表层扮演、自然表现和深层扮演分别为(2.01±0.24)分、(2.68±0.45)分、(2.97±0.51)分,对照组表层扮演、自然表现和深层扮演分别为(2.95±0.32)分、(1.25±0.63)分、(2.13±0.42)分,组间相对比结果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医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2.00%、76.00%,观察组医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00%、94.00%,组间相对比结果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中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医患关系,必须加强情绪管理,这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中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120院前急救中心派遣执行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任务,根据是否应用手动心肺复苏仪进行救治,分为器械组和徒手组,分析两者之间的按压频率、按压移动、胸外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CCF)优秀率及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和预后等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收集51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器械组和徒手组基线资料比较,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目击者、是否除颤、外伤史、有无冠心病史以及按压时间和心搏停止估计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使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的器械组,ROSC恢复率、CCF优秀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以及按压部位是否移动情况均好于徒手组,且ROSC恢复、按压频率达标情况及按压部位移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最终器械组和徒手组生存率7/28 vs 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采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救治心脏骤停患者,在保证胸外按压质量、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方面有良好的价值,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方便携带等特点,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