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7月—2020年6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便利抽样,选取5所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关注2个糖尿病公众号的同类患者为线上补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自我病耻感量表(C-SS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9份,有效收回率为94.50%。结果80.42%的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病耻感处于中高水平。C-SSS总均分为(2.34±0.49)分,其中认知维度均分为(2.33±0.50)分,情感维度均分为(2.41±0.57)分,行为维度均分为(2.19±0.6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父母身体状况、糖尿病类型、家族史、糖尿病并发症、是否胰岛素治疗的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的病耻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糖尿病类型是影响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自我病耻感水平的因素(P<0.05)。结论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疾病病耻感水平普遍较高。医院、学校、家庭应加强联合,关注自我病耻感水平高的大学生,通过动态追踪、心理辅导等干预措施,针对性进行及早防控。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特质正念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并检验互依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本校48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互依型自我构念量表与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特质正念与生命意义感和互依型自我构念呈显著正相关; 生命意义感与互依型自我构念呈显著正相关;特质正念与互依型自我构念呈正相关;(2)互依型自我构念在特质正念与生命意义感间起调节作用,随着个体互依型自我构念的增强,特质正念对生命意义感的作用也相应增强。结论:自我构念在特质正念与生命意义感间起显著调节作用,而个体的特质正念可通过影响互依型自我构念从而间接影响其对生命意义感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的创新行为能力现状,分析护生职业获益感、自我超越与创新行为能力的关系,并探讨职业获益感在自我超越和创新行为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223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职业获益感、自我超越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SPSS 21.0对本科护生自我超越感、职业获益感、创新行为能力相关性分析,应用AMOS 22.0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估计职业获益感中介效应95%的可信区间。结果本科护生自我超越到创新行为能力的路径系数显著(r值为0.31,P<0.01),自我超越对正向职业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r值为0.36,P<0.05)。正向职业感的间接效应的Bootstrap检验95%的可信区间为0.02~0.07;正向职业感在自我超越和创新行为能力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4,总效应值为0.42,即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33.3%。团队归属感到创新行为能力的路径系数显著(r值为0.39,P<0.05),自我超越对团队归属感产生正向影响(r值为0.28,P<0.01)。团队归属感产生的间接效应的Bootstrap检验的95%可信区间分布在0.10~0.42。团队归属感在自我超越和创新行为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0.07,总效应值为0.42,即中介效应值占到总效应值的16.7%。结论本科护生自我超越既可以直接预测创新行为能力,也可以通过职业获益感中正向职业感知、团队归属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创新行为能力。临床教学中提高护生职业获益感、自我超越可能是提高创新行为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患者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和病耻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太原市某三甲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治疗的双相障碍抑郁患者217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AMOS 22.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217例患者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得分(30.92±6.41)分,自我和谐量表得分(101.54±16.99)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21.63±6.46)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13.36±5.03)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和病耻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8、-0.655;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和病耻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3、0.742;P<0.01);自我和谐与病耻感呈正相关(r=0.763,P<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自我和谐仅在消极应对方式和病耻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54%。结论消极应对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双相障碍抑郁患者的病耻感,还通过自我和谐间接影响其病耻感。医护人员可以开展以路径为依托的干预措施,降低双相障碍抑郁患者的病耻感。
简介:目的:探讨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188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专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一般自我效能较高,处于自信心较高水平,其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②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无显著差异;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学科和地区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性别和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④应对方式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⑤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其中,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⑥一般自我效能感能解释主观幸福感的比例达19.7%左右,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预测为22.4%,积极应对方式预测为12.8%,消极应对预测则为9.6%。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更有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护理策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自我超越理论的护理策略能明显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