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腹部损伤患者,分析对其开展护理配合与损伤控制工作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外科近半年收治的76例腹部损伤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抽取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死亡率比较,观察组
简介:为了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小鼠的DNA损伤和氧化性损伤。随机选取30只小鼠分成对照组以及7.5,15,30,60与120mg·kg^-1实验组,处理后,应用小鼠脾细胞进行彗星实验与抗氧化酶实验。测定DNA损伤情况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对盐酸小檗碱的DNA损伤与氧化性损伤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彗星实验中,随着盐酸小檗碱浓度的增加,尾部DNA含量、尾长与尾矩均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呈剂量-效应关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盐酸小檗碱剂量增加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7.5mg·kg^-1时上升,而后逐渐下降。在60mg·kg^-1和120mg·kg^-1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产生。由此可见,盐酸小檗碱对小鼠脾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能够引起小鼠脾细胞的DNA损伤和氧化性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急诊外科收治的68例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人。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PT与乳酸清除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文章对颅脑损伤患者枕部压力性损伤的国内外的发生情况、发病机制、发生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对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在颅脑患者枕部压力性损伤中的发生作用,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各疾病相关因素对该类患者枕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以及怎样规避上述因素,预防枕部压力性损伤进行解析,以期为从事颅脑损伤患者枕部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对急诊外科腹部损伤处理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94例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干预)各47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护理满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指数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加强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围术期骨盆损伤伴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2024年1月,共有18名研究对象参与,均为骨盆损伤伴血管损伤患者,其中,5名患者接受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4名患者接受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3名患者接受腹膜外骨盆填塞术治疗,6名患者接受血管吻合术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前,对患者进行骨盆CT检查,所有患者均检出损伤血管部位血肿;经相应的方法治疗,手术均成功,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存活率100.00%;术后出现骨盆术区感染2例,经创面负压引流、换药处理后痊愈。结论:对于骨盆损伤伴血管损伤患者,围术期选择动脉栓塞术、髂内动脉结扎术、腹膜外骨盆填塞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可起到有效止血的作用,临床需依据患者伤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评估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肾损伤因子-1(KIM-1)在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损伤程度以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AKI的患者3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17例;记录全部入组对象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AKI组确诊后24h、48h时尿RBP和KIM-1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KI组24h尿RBP表达水平无显著升高(P〉0.05),而48h尿RBP显著升高(JP〈0.05),24h、48h尿KIM-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KI诊断准确性ROC曲线显示,48h尿RBP、KIM-1曲线下面积(AUC)均在95%可信区间内的概率为0876、0.977(P〈0.05);与RBP或KIM-1次高水平组比较,RBP或KIM-1高水平组的eGFR和随访3个月eGFR均显著降低(P〈0.05);与非同时增高组比较,RBP和KIM-1同时增高组48heGFR厦随访3月eGFR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尿RBP和KIM-1表达水平升高是诊断AKI比较敏感和特异性的指标,对于评估AKI的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情况针对性对患者实施护理,护理前、后进行Braden评分,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情况及住院时间,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对两组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结果护理后,两组Braden评分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CS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运用可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Braden评分,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损伤早期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早期处理的尿道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前尿道损伤40例,其中球部尿道断裂24例,尿道破裂及挫伤16例,行尿道修补、对端吻合术20例,尿道镜下成功置尿管入膀胱11例,初次插尿管成功6例,3例单纯膀胱造瘘术行二次尿道修补术,共5例行尿道内切开术。后尿道损伤46例中单纯膀胱造瘘术4例,尿道会师术6例,尿道会师牵引术29例,改良尿道会师牵引术7例,共13例后尿道损伤后期再次行尿道内切开术。结论前尿道损伤经尿道镜置管可使病人免除手术,给合尿道内切开术可提高治愈率,尿道对端吻合手术疗效可靠。后尿道损伤改良会师牵引术可作为首选,应尽量避免单纯膀胱造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