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症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结果13例中11例为早产儿,胎龄28~30周6例,31~34周3例,35~38周2例。临床表现:肢体瘫痪10例、智力低下8例、癫痫5例。MRI表现:脑室周围可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灰质、白质分界不清。结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是早产儿脑瘫的一个主要原因,MRI具有特征性表现。

  • 标签: 儿童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脑积水病患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重要性。方法:择取58例脑积水病患为实验观察案例,回顾性分析资料后,对其均开展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统计所有病患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所有病患的生活质量。结果:55例(94.83%)病患的手术治疗效果理想,且仅有4例(6.89%)发生并发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优于术前,差异明显(P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钻颅行脑室外引流和腰椎置管脑脊液引流治疗破入脑室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局麻下采用自制的颅锥于床边行单侧脑室或双侧脑室前角锥孔后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术后5~6h将尿激酶1~2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中稀释至4~5ml注入脑室并夹闭引流管,头部抬高30°,2~4h后开放引流管,每日2次。双侧引流则采用交替开放与夹闭引流。侧脑室引流3~7d后,腰椎置管引流脑脊液。结果患者恢复良好19例,中残14例,重残9例,死亡14例,死亡率25%。结论采用床边锥颅脑室引流和腰椎置管脑脊液引流抢救治疗破入脑室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具有微创、快捷、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脑室引流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行侧脑室穿刺持续颅内压监测并指导临床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区间2015年1月 至2018年12月,探究对象为此区间本院接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统计78例,分为常规组(n=39)和观察组(n=39),两组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脱水降颅内压等治疗,基于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侧脑室穿刺术+持续颅内压监测+调整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比较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 ADL)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mRS致残程度下降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再出血率及甘露醇呋塞米使用量低于常规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在颅内压监测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均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以是否应用颅内压监测为划分依据,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颅内压监测,对照组未应用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颅内压监测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有利于患者预后,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侧脑室外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78例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分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纳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治疗。比较血肿清除情况、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丘脑血肿穿刺引流可有效减少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出血量,提高血肿的清除率,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 标签: 脑室外引流术 丘脑血肿穿刺引流 中等量丘脑出血 破入脑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鼓室内注射不同药物和鼓膜置管引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按照治疗药物、方式不同分为3个小组,给予A组20例患者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给予B组20例患者喜盐酸氨溴索和曲安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给予C组鼓室置管引流治疗,对3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比A组高(p<0.05),而A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C组低(p<0.05)。结论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采用盐酸氨溴索和曲安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鼓室内注射 鼓膜置管引流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及地塞米松的效果。方法 6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将患者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分析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0.5kHz、1.0kHz、2.0kHz频率下,观察组气导听力水平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盐酸氨溴索 地塞米松 气导听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及地塞米松的效果。方法 6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将患者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分析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0.5kHz、1.0kHz、2.0kHz频率下,观察组气导听力水平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盐酸氨溴索 地塞米松 气导听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及地塞米松的效果。方法 6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将患者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分析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0.5kHz、1.0kHz、2.0kHz频率下,观察组气导听力水平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盐酸氨溴索 地塞米松 气导听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20例患者,其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6例,脑室炎合并脑积水7例,脑室出血2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1例。所有患者均行脑室-腹壁长程外引流术,其中位引流时间为46.2 d(范围为28~180 d)。2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引流口感染、逆行皮下隧道感染、头皮或腹壁切口感染。其中18例患者行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无一例发生颅内或腹腔感染。术后5例颅内感染患者的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13例患者的脑积水症状缓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20例患者,其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6例,脑室炎合并脑积水7例,脑室出血2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1例。所有患者均行脑室-腹壁长程外引流术,其中位引流时间为46.2 d(范围为28~180 d)。2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引流口感染、逆行皮下隧道感染、头皮或腹壁切口感染。其中18例患者行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无一例发生颅内或腹腔感染。术后5例颅内感染患者的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13例患者的脑积水症状缓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辅助下经侧脑室额角入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型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接受内镜辅助下经侧脑室额角入路手术治疗的重型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共40例,观察40例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情况。结果 血肿清除率为85%,无颅内感染病例,1例患者为交通性脑积水,对40例患者随访3-6个月,3例患者死亡。结论 对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行内镜辅助经侧脑室额角入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保证血肿清除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型丘脑出血 神经内镜 经侧脑室额角入路 围术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某医院神经外科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42例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的患者,恢复良好14例,好转率33.33%。结论通过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加强患者营养、尤其是加强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脑室穿刺 外引流 护理
  • 简介:男,60岁,脑积水术后10年,意识不清3日入院。入院行头部CT检查示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张,并可见脑室端分流管位于脑室。查体:浅昏迷状态,颈项强直,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压迫分流泵数下,患者无明显好转,沿皮下未触及腹腔端分流管。行胸腹透视见腹腔端分流管完全位于腹腔内。急诊在全麻插管下行腹腔端分流管复位术,从腹腔取出分流管后见泵端不齐,为断裂所致,寻找并取出泵后,取下断端分流管后再接上新的腹腔分流管,沿皮下置入腹腔。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分流管断裂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脑室外引流的护理方法,并评估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月接收的60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其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入选的60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患者治疗护理顺利,无1例出现引流管脱出等事件,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引流管不通畅43次,经及时处理,均未造成临床不利后果。脑室冲洗造成颅内少量积气5例,均在3d内消失。60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2例,经积极治疗在7~10d内感染得到控制。本组拔管时间为术后1~18d,平均5.4d,4例拔管后再次行外引流术,8例因脑积水不能缓解,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针对脑室外引流护理措施的实施于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室外引流易出现的并发症,缩短脑室外引流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室外引流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