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血透联合血灌治疗时间及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灌治疗的 6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灌治疗加专项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灌治疗加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 经治疗后,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降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对血透联合血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有效护理方式,可改善维持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3d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住院平均时间、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术后3d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较好,而且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简介: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时间窗及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对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果。方法选取成功构建的人肺腺癌A54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54只,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荷瘤小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贝伐珠单抗组各12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贝伐珠单抗5mg/kg,于给药后选取第1、3、5、8天共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3只,测量瘤体体积及裸鼠体质量,采用Western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瘤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第二部分小鼠3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紫杉醇单药组和贝伐珠单抗单药组各5只及联合组15只。联合组于贝伐珠单抗给药当天及给药后第3、5天各选取5只腹腔注射紫杉醇,紫杉醇和贝伐珠单抗的剂量分别为3mg/kg和5mg/kg,于给药后选取第3、7、10、14、17、20天共6个时间点测量瘤体体积,21天后处死裸鼠称取瘤体质量,采用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瘤体VEGF水平和MVD。结果在第一部分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贝伐珠单抗组给药后肿瘤的生长得到抑制,以第三天抑制效应最显著,此时瘤体的体积最小,瘤体内VEGF含量表达减少,瘤体MVD也相应减少。在第二部分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贝伐珠单抗不同时间点联合紫杉醇给药均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以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第三天给药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且瘤体的体积、质量、VEGF含量及MVD均较其他联合给药组少。结论贝伐珠单抗诱导的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可能在给药后第1~3天,在该时间窗内联合紫杉醇可达到最大的抗肿瘤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营养均以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对照组给予常规进食,观察组给予早期不同时间(术后第1~7天)进食,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两组肝功能指标(AL、AST、STB)和营养指标(ALB、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7天肝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结论肝癌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疾病病情给予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提高患者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简介: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Ⅰ,cTnⅠ)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研究组于非体外循环下接受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术前及术后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cTnⅠ水平,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将研究组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较差组及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血清cTnⅠ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结果术前研究组血清cTn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血清cTnⅠ水平持续增高,术后72小时血清cTnⅠ水平开始降低,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两组血清cTnⅠ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研究组血清cTn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cTnⅠ水平0.71±0.24μg/L低于预后较差组的4.96±1.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Ⅰ水平与预后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cTnⅠ水平有所增高,可造成一定心肌损伤,但损伤程度较轻微,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效果具有明显相关性,可将其用于预后效果预测及评估,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营养均以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对照组给予常规进食,观察组给予早期不同时间(术后第1~7天)进食,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两组肝功能指标(AL、AST、STB)和营养指标(ALB、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7天肝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结论肝癌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疾病病情给予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提高患者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活动为框架的手术室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9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实施基于品管圈活动为框架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odifiedBarthelIndex,MBI)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遵医行为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品管圈活动为框架的手术室护理可缩短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时间,提高其术后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简介:目的:研究小鼠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输注G-CSF动员的自体脾细胞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GVHD阳性对照组(controlgroup)、移植后1d受者细胞输注组(+1dgroup)、移植后4d受者细胞输注组(+4dgroup)、移植后7d受者细胞输注组(+7dgroup)。输注3×10~7的G-CSF动员后的受者脾细胞,观察GVHD临床体征及病理变化,并检测各组外周血中CD3~+CD4~+、CD3~+CD8~+细胞亚群及其FasL的表达变化。结果:移植后4d组的GVHD发生率明显降低,中位存活时间〉60d,显著高于对照(24d)、移植后1d(21d)和移植后7d组(28d)(P〈0.01),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Fasl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4d,输注G-CSF动员的受者脾细胞能抑制供者T淋巴细胞的FasL的表达,显著减少GVHD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产妇100例所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十秒之内断脐(常规断脐),观察组在脐带搏动减弱后断脐(延迟断脐),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相对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Apgar1min、5min评分要高,复苏时间要短。结论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其窒息程度,提高复苏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