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测试时间与测试结果,以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行儿保的80例阿氏评分高于5分的新生儿,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在出生后的24~48小时进行听力筛查,研究组在出生后的72~168小时内进行听力筛查。对比两组的听力测试结果(即听力筛查通过率与双耳听力筛查通过时间)。结果研究组的双耳听力筛查通过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为92.5%,对照组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为57.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测试时间是其出生后的3~7日,若过早进行听力筛查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听力追踪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新出生的婴幼儿6564例,采用DPOAE法、ABR法等进行听力筛查,其中未通过的婴幼儿86例。对这86例婴幼儿行听力追踪,分别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再次进行听力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6例婴幼儿(172耳)3个月检查结果中,正常23.26%、轻度33.72%、中度19.77%、重度8.14%、极重度15.12%;6个月检查结果中,正常46.51%、轻度22.09%、中度9.30%、重度6.98%、极重度15.12%,两组检查结果中正常、轻度、中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不能立即判定为听力损伤。持续听力追踪证实,婴幼儿听力损失可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耳保健操对引起听力下降老年人的语言交流能力、听力功能、听力下降程度等因素,对治疗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治疗的效果及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80名听力下降老年人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0人。研究1组患者采用听力健康相关教育和耳保健操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研究2组患者采取听力健康相关教育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身体基本情况进行检查,其中包括1、纯音听阈测试2、言语识别率测量3、老年人听力障碍码量表筛查版问卷测评,病人治疗126天(18周)后再次进行测量1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分析发现两组老年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具有差异性(P<0.01);两组患者的高频区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语言识别能力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研究1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2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研究1组和研究2组两组患者的听力损失进行客观测量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观测量的听力损失程度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耳保健操对患有轻、中度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患者的听力功功能、言语交流、主观测量听力下降程度具有显著效果,耳保健操可以作为预防或延缓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对听力障碍新生儿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6月于我院筛查的23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18例,对照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加入早期干预方式。观察两组听力筛查通过率。结果研究组初筛通过率94.1%,复筛通过率96.6%;对照组初筛通过率85.6%,复筛通过率86.4%。研究组新生儿通过率要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听力进行普遍筛查可以早期诊断听力障碍新生儿,对新生儿今后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且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水平,可以帮助新生儿恢复听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西安市孕产妇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或治疗的3421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集孕产妇年龄、民族,以及本次妊娠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分娩方式、就诊季节、手术级别、是否由其他科室转入产科病房、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妊娠结局等临床资料。2组孕产妇住院时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3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1)本研究3421例孕产妇的住院时间为(6.4±3.0)d,生育年龄为(29.5±3.9)岁,高龄(≥35岁)产妇占11.0%(375/3421)。(2)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35岁与≥35岁),以及本次妊娠住院次数(1次与≥2次),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全自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术分娩)及手术级别(治疗性操作或未进行手术,一、二、三级手术),是否由其他科室转入产科病房,是否有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妊娠结局为不良与良好孕产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2.24,F=15.46、268.81、259.68,t=-7.58、-13.57、-13.82;P〈0.05)。(3)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本次妊娠医疗费用支付费方式为全自费(β=0.08,95%CI:0.01~0.16,P=0.035)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β=0.32,95%CI:0.06~0.59,P=0.018),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β=0.29,95%CI:0.04~0.54,P=0.026),手术级别为治疗性操作或未进行手术(β=0.95,95%CI:0.71~1.19,P〈0.001)�
简介:摘要在医疗污水的检测中,余氯含量是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但检测数值会受到采样、保存、检测时间等条件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误差。本文采用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在8d内,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余氯含量测定,得出满足检验要求的保存时间为3d以内,保存条件为0-5℃。
简介:目的:观察储存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不同储存时间功能变化。方法:留取10份健康自愿献血者外周静脉血各20ml,ACD-B抗凝,4℃保存。分别于储存第0、1、2、3、4、6天各取血2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博纳无血清选择性培养液培养NK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不同储存时间培养的NK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储存时间培养的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率。结果:我们在预试验中对储存血NK细胞进行长达30d的对比观察,发现血液储存第6天之后所有的NK细胞已经不能被激活。因此本研究仅观察储存≤6d的NK细胞功能变化。储存2d后的NK细胞激活率和功能有明显下降趋势,随着储存时间延长,NK细胞激活的百分率逐渐减低,至第6天时细胞激活率只达第0天的11.2%(P〈0.01)。储存6d后诱导培养的NK细胞杀伤活性(28.73%)明显低于诱导前(杀伤活性44.45%)(P〈0.05);血液储存时间对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有明显影响,储存前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分别为:(33.94±2.92)%、(77.11±6.87)%和(80.97±7.76)%,显著高于储存6d后[分别为:(24.53±2.83)%、(63.93±6.56)%和(73.84±7.21)%](P〈0.05)。结论:储存血中能保持NK细胞功能和活性最长时间为6d;在≤6d时间内NK细胞功能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而变弱。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瞬态耳声发射的应用﹑意义以及其局限性。〔方法〕运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对出生72-120小时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42天内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6个月内用脑干诱发电位﹙ABR﹚进行听力损失的诊断。对通过TEOAE筛查的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随访半年,对疑有先天性听力损失者行ABR检查,作出听力损失的诊断。〔结果〕8024例新生儿中有6919例通过初筛,通过率为88.23%,1034例通过复筛,两步筛查法的总通过率为99.12%,71例新生儿接受ABR检查,有13例诊断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对TEOAE通过但具有高危因素,疑有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新生儿共58例,接受ABR检查,有3例诊断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由本资料显示TEOAE的假阳性率为0.72%,假阴性率为0.37‰。〔结论〕TEOAE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一种快速、简便、无创的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素,提高听力筛查的质控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听力下降患者实施耳穴位注射辅助治疗的护理。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86例听力下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实施耳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听力变化、心理状态、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频率纯音听阈、受损平均听阈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力下降患者实施耳穴位注射辅助治疗配合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听力水平,增强临床疗效,改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听力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之间收治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40例年龄、性别等资料与220例糖尿病患者相匹配的无“三高”症状,无耳科疾病的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问卷以及纯音检测等方式对测试者的听力状况做出调查。结果(1)糖尿病患者中,62例主诉听力损失的患者经过证实100%存在听力损失;其余主诉听力正常的158例患者中有86例(54.5%)存在听力损失;(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平均听力低于正常组,且各频率听阈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糖尿并组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率与病程没有直接关系。讨论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较高的听力损失风险,并且患者主观并不能对听力损失有良好的感知;并且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率与患者的病程、血糖控制等没有直接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卧床24h指导患者下床运动,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卧床12h指导患者下床运动,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6%,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的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缩短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卧床时间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