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中医辨证就是对临床症状进行论证,马克思之辩证唯物论也是对一切事物要以辩证之观点去看问题,二者殊途同归。症状就是患者感觉得到的痛苦,以及感觉不到的脉舌变化。辨证就是辨别属于哪一类证候类型,比如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单一个表证就不知有多少症状,在八种纲领性证候类型中,细分起来不下千万症状。这么庞大的数字,看起来让人望而却步,其实不必望洋兴叹,只要生命有一定之再生力,抵抗力,在辨证施治中,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纲举目张,其它次生矛盾,牵涉性问题可随之而解。即使一张处方中,有3~5味药或1~2味药能解决病变中之关键问题,哪怕其它药不是很符合病情,但与解决主要矛盾没有太大冲突,也可起到较好之疗效,其它一切不适症也可随之而解,引起这种连锁反应之基本条件是:体质尚好,无五脏六腑亏损性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质学说应用至中医儿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心和诊所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体质检查之后,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结合中医体质特点实施改进治疗措施,并总结患儿中医体质特点。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痊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005%,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疾病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儿科疾病治疗而言,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体质学说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提升治疗效率,帮助患儿恢复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体质学说在中医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该院儿科治疗的风寒感冒患儿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2 例,观察组口服玉屏风散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感冒冲剂治疗, 7 天为一个疗程,结束之后,对两组患儿发生的咳嗽、发热或者是意识是否清楚等要素进行观察,通过显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通过对总体有效率进行观察,观察组有效率为 92.87% ( 39/42 ),对照组中患儿有效率为 80.95% ( 34/42 ),通过观察两组患儿之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中患儿存在的咳嗽以及发热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通过观察和总结,将儿科临床中应用体质学说,能够更好去了解患病类型以及具体发展情况, 从而用体质学说正确指导儿科疾病的防治。
简介:摘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可见仲景对于该证的症状描述颇多,但并未明确提出其病机,因此历代医家对于该证的理解众说纷纭。本文将基于清代著名医家彭子益的“圆运动”学说,将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机归纳为“邪陷少阳,相火上逆,中土不运”。基于“圆运动”学说归纳该证病机,能以动态地思维分析该证的症状和方药组成,有利于在临床中灵活辩证,更好地发挥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功效。
简介:摘要:黄帝内经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阴阳是中医,西医本质区别,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扩大中医影响力的力量之源,立足于物理,化学,信息工程等基础学科,找到一种方式,一种公式,一个场景,把《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表征出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