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甲状腺抗体阳性率的关系,以及初步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病情、疗效、预后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研究中,将在我中心就医过程中使用过头孢菌素类药物并且出现了不良反应的80名患者当成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进行了汇总分析,之后分析了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问题的原因,并以此为参考提出了完善的用药方法。结果: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均出现了恶心呕吐、过敏以及变态反应的症状。而导致出现这类症状的原因则主要包括过敏体质、饮酒以及药物因素。研究中,有29名患者出现了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占到了患者总数的36.25%。有19名患者出现了消化系统反应,占到了患者总数的23.75%。最后有16名患者出现了心血管组织受损的问题,占到了患者总数的20.00%。结论: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工作中拥有相对广泛的应用范围,所以有很多因素都能够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问题。基于此,我们需要分析这方面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原因,并以此为参考完善用药方案。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号)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药典委员会,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作为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其权威性不容置疑。《中国药典》的勘误或订正事关药典的权威性,一定程度会影响到药典标准的可执行性,而可执行性是药典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且应尽量降低药典的订正率。笔者结合2005年版和2010年版药典二部编制工作的实际体会,就两版药典二部勘误情况进行统计和原因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新生儿留置胃管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的发生状况及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400例患儿中发生留置胃管意外脱管41例,留置胃管意外脱管发生率为10.25%。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的原因为医护人员因素34例,占82.93%,包括导管固定不当12例(29.27%),患儿约束不佳11例(26.83%),导管维护不当11例(26.83%);患儿因素7例,占17.07%,包括患儿哭闹,2例(4.88%),患儿呛咳2例(4.88%),患儿分泌物过多3例(7.32%)。结论新生儿留置胃管意外脱管发生率较高,且留置胃管意外脱管的原因较多,可分为医护人员因素和患儿因素两大类,在实际护理中需加强对患儿的针对性监护。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甲状腺抗体阳性率的关系,以及初步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病情、疗效、预后的意义。
简介:普纳替尼(ponatinib)是一种多靶点的激酶抑制剂,已经被美国和欧盟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3年10月31日,鉴于“危及生命的血栓和血管重度狭窄”风险,FDA要求生产商暂停其销售和推广,这也是首个被撤市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因普纳替尼未来我国申请进口,其撤市不会给我国造成直接影响,但会影响到其他在我国上市或正在研发的同类品种的市场销售或上市进度。因此,建议我国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激酶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事件的监管,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国内相应仿制药企业。制药企业在新药上市前要进行充分的安全性评价,尽早发现潜在的风险,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