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应用价值及其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4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收,所有患者分别实施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对比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并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血流状况。结果 诊断准确率方面,超声诊断是95.56%,病理诊断是100.00%,两者对比,差异较小(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0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有19例、23例、3例,占比分别是42.22%、51.11%、6.67%。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病率较高,而且大部分不会出现转移,及早进行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使患者预后改善,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其可以准确显示病灶部位,并将病灶内部具体状况清楚的反映出来,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乳腺脓肿患者应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筛选68例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4例)和常规组(3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瘢痕长度等相关围术期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瘢痕长度等手术指标均明显小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术在乳腺脓肿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该种术式具有安全性高以及创伤性小的优势,对促进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在微小甲状腺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过程中,探究纳米碳示踪技术实施效果。方法:于2019.1-2021.1期间因微小甲状腺癌而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调研,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中实施纳米碳示踪技术共纳入30例病人,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改良小切口手术但未进行纳米碳示踪技术的30例进行对照。总结纳米碳示踪技术实施效果。结果:经对照研究组病人血钙水平较高、PTH水平较高、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多、阳性淋巴结清扫个数较多,两组差异明显,P值低于0.05。结论:在微小甲状腺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纳米碳示踪技术,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此技术实施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丙型肝炎确诊患者中采用HCV-RND和抗-HCV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丙型肝炎确诊患者228例,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抗-HCV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HCV-RNA采用实施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CV-RNA的总检出率为88.16%(201/228);抗-HCV总检测率为85.53%(195/228),两种联合检测结果为98.25%(224/228),HCR-RNA阳性与阴性患者的ALT阳性率相比较,P<0.05。结论:采用HCV-RNA联合抗-HCV检测,可尽早的确诊HCV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杆菌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测定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判定与评估作用。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行标准化抗结核治疗至6个月末的涂阳初治肺结核患者,入选时间均在2020.06月至2022.06月,入选患者共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痰浓缩集菌检测+痰结核菌培养检查,n=50)与观察组(结核杆菌RNA-SAT检测+痰浓缩集菌检测+痰结核菌培养检查,n=50)。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在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杆菌RNA-SAT用于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疗效判定及评估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有利于提高疗效判定与评估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杆菌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测定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判定与评估作用。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行标准化抗结核治疗至6个月末的涂阳初治肺结核患者,入选时间均在2020.06月至2022.06月,入选患者共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痰浓缩集菌检测+痰结核菌培养检查,n=50)与观察组(结核杆菌RNA-SAT检测+痰浓缩集菌检测+痰结核菌培养检查,n=50)。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在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杆菌RNA-SAT用于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疗效判定及评估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有利于提高疗效判定与评估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在验证不同浓度叶酸培养影响人正常肝细胞系增殖、周期和迁移能力的基础上,应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探讨叶酸缺乏与基因差异表达以及正常肝细胞恶性转化之间的相关性打下基础。方法不同浓度叶酸培养(无叶酸组0mg/L,正常叶酸组40mg/L)的人正常肝细胞系QSG-77016个月,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利用RNA-Seq技术对两组细胞中的mRNA进行检测,筛选差异mRNA;通过用实时定量PCR对RNA-Seq的结果进行验证,并结合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mRNA。结果无叶酸培养显著提高QSG-7701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分裂期,促进细胞的迁移能力;RNA-Seq检测得到含有16774条差异mRNA的数据集,初步分析显示其中391条差异mRNA可能与不同浓度叶酸培养相关,其中上调的115条,下调的276条;随机对其中11条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72.73%的结果与RNA-Seq一致;分析显示,差异mRNA相对应的基因与细胞周期等生理过程以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最终筛选出参与叶酸调控正常肝细胞恶性转化相关的基因,RNA-Seq技术能有效地用于差异基因地筛选。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在术后12个月对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调查,并对比6个月、12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结果 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的12个月,病灶的消失率为96.15%(100/104),治疗有效率为100%(104/104),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3.85%(4/104);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PCS分数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总分和MCS分数均有改善,改善效果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采取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率较高,并发症概率较低,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逐渐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效果及对生活治疗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在术后12个月对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调查,并对比6个月、12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结果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的12个月,病灶的消失率为96.15%(100/104),治疗有效率为100%(104/104),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3.85%(4/104):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 PCS 分数数据差异不明显, P >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总分和 MCS 分数均有改善,改善效果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