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民国时期,新式教育逐渐嵌入到乡村社会,单调、传统的乡村遭遇多元、异质文化的冲击.乡村教师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以中小学、师范学校毕业生和改良塾师为主.乡村教师所赚取的薪水不算多,自用较为充裕,勉强应付-家人的生活.乡村教师多为土生土长的本乡人,有些人因角色游离、心态游离、生活游离等因素-度徘徊于传统知识阶层和新式知识阶层之外,是边缘化的存在.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乡村教师逐渐担起了新式教育的实施者、乡村教育的参与者、外来事物的引介者、优秀文化的传递者等角色.这-过程中,有教师对士绅的附丽与反叛,有教师和塾师的竞争与合作,也有教师对乡民的顺应与改造.乡村教师作为村里的文化人,还被寄予厚望,该群体-定程度上肩负着近代中华文明传承与现代西方文化启蒙的双重责任,承载着教育进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简介:〔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和结果。师生关系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转化。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顺利蜕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认真研究师生关系,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的转化。
简介:江苏,的确是教育论文的大省,无可争辩。2014年,邢红军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中国知网2003年至2012年收录的论文为数据,统计了江苏与北京两地中学教师人均发表论文数量比值为2.22(见《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6期《北京市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基于北京江苏两省市的比较》),也就是说,江苏教师这十年中人均发表论文是北京的两倍以上。今天,本栏目发表的《论文大省背后的教师生态》一文的作者梁溪客老师则是从三本语文刊物的抽样中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江苏教师写论文的欲望与能力,足以让全国的"小伙伴们惊呆"。但是,两者对于论文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就大相径庭了。邢红军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论文不仅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并且还是教师水平的一种投射。"因此,"论文就成为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最为标准、最具说服力的科学标度。"而梁溪客老师对此并不认同:"北京、上海的基础教育并不比江苏弱,为何他们的教师论文就写不过江苏的教师呢?到底是他们不正常,还是我们不正常?""中小学教师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教育对象,忘记了自己的教学使命,抢种‘学者’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欢迎读者在阅读与思考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