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从不同针刺方法、刺激量深度等可量化方面切入,探寻这些因素与“得气”之间关系。方法:系统收集关于“得气”古文献以及近10年关于得气临床和基础研究相关文献。结果:(1)脑功能成像技术得气量表应用为近10年最常用“得气”量化指标;(2)影响针灸“得气”因素很多,涉及个人生理状态、疾病性质、穴位下解剖特点、不同针刺方法、刺激量深度等,其中不同针刺方法、刺激量深度等因素“得气”影响机制不同。结论:(1)“得气”不等同于针感;(2)隐性针感需要重新认识;(3)应重视施针针下感;(4)需要重新定义和理解“得气”含义。

  • 标签: 得气 针感 不同针刺方法 不同针刺刺激量 针刺
  • 简介:目的:研究沉默痛经大鼠穴位局部Cx43表达针刺效应影响和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大鼠镇痛机制。方法:利用己烯此酚造成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应用RNAi技术沉默穴位局部Cx43表达。将50只雌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正常组(对照),模型组(己烯雌酚),针刺组(己烯雌酚+针刺),针刺+干扰组(己烯雌酚+针刺+pSilencer—Cx43-shRNA)和针刺+干扰对照组(己烯雌酚+针刺+pSilencer—Con—shRNA)。末次注射催产素后,观察痛经大鼠30min扭体数。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子宫内膜催产素(OTR)和加压素(VPR)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①干扰组穴位处Cx43显著低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和干扰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②与模型组、干扰组比较,针刺组能显著延长痛经大鼠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数。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OTR和VPR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干扰对照组OTR和VPR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和干扰组之间OTR和VPRmRNA和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注射Cx43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载体有效沉默了穴位Cx43表达,并显著影响了针刺效应,表明Cx43可能与针刺疗效有密切关系。针刺通过调节子宫内膜OTR和VPR表达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

  • 标签: 针刺 原发性痛经 缝隙连接蛋白43 RNA干扰 催产素受体 加压素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埋线配合艾灸、放血疗法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根据治疗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4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埋线组取双侧肾关穴、明黄穴足三里穴埋线,每月1次,并配合艾灸少腹部脱发局部放血治疗;西药组口服非那雄胺,1mg/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随访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随访3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并计算其比值,统计分析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随访3个月T、E2、T/E2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治疗3个月随访3个月疗效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3个月时,埋线组血清E2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随访3个月时,埋线组T、E2T/E2均低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埋线配合艾灸放血疗法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T水平、降低T/E2值有关。

  • 标签: 雄激素性脱发 穴位埋线 温灸 放血 睾酮 雌二醇
  • 简介:本文从“骨度分寸”起源入手,从临床运用角度出发,分别辨析了腧穴定位“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针身长度“毫针寸”以及针刺深度“刺法寸”4种“寸”之不同,要求针灸实践中应知其意、明其理,灵活掌握、准确应用,从而提高针灸治病疗效,避免针刺意外发生。

  • 标签: 骨度分寸 手指同身寸 毫针寸 刺法寸
  • 简介:头针是针刺、艾灸等刺激在头部分布经络腧穴,以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治疗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刺激区进行针刺。其理论基础目前比较成熟有经络学说、大脑功能定位原理和全息生物学原理。笔者在临床上,或单用,或配合体针、灸法等,不仅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症,还可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以及皮质一内脏功能失调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列举了尿失禁、失明、口水过多3个病案,运用头针同时配合体针和各种针刺手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 标签: 头针 头针疗法 针灸 临床 气血运行
  • 简介:贾春生教授在李果、李中梓等古代医学大家学术理论影响下,结合其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针灸时应注意调补脾肾重要学术思想。在针灸实际临床操作中常取中脘、双侧天枢、气海、关元数穴,以固本培元,脾肾同治。由于上述五穴从位置排布上来看类似星形,故命名为“星形取穴法”,代指其重脾肾(元气)学术思想。针对多种疾病,尤其内伤类病变,常以星形针法为基础,加配相关穴位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

  • 标签: 贾春生 补土培元 星形取穴法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处方用穴特点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研究方法,检索近5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计算用穴数量和频次,分析其特点,挖掘其规律。结果:检索到针灸治疗抑郁症文献177篇,使用腧穴158个,使用总频次为1630次,其中百会、太冲、三阴交和神门使用最为频繁。从经脉看,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穴使用最多;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最多;配穴以远近配穴法多用。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以近端百会配合远端太冲、三阴交、神门等穴为主要处方。

  • 标签: 抑郁症 针灸 腧穴 取穴特点
  • 简介: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颈夹脊项丛刺治疗颈源性头痛100例,采用项丛刺,纵向取下脑户(位于枕骨下正中凹陷中)、风府、哑门,横向自风府至完骨作6等分,每1等分为1个穴位,左右两侧为12个穴位;另取双侧颈2至颈7夹脊。每日针刺1次,5d为一疗程,间隔2d行下一疗程。治疗1~4个疗程全部病例均达到临床治愈,可见针刺颈夹脊项丛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 标签: 颈夹脊 颈源性头痛 项丛刺
  • 简介:干针是针灸一种,因此,干针从业人员必须遵守FDA和各州针灸管理委员会制定法律。针灸执业法律,包含了执业人员基本针灸教育要求。本文旨在研究美国从事针灸三大类从业人员针灸教育和培训背景。研究显示,执照针灸师在申请执照之前,必须在美国教育部授权认证机构(如ACAOM)认证过学校或课程班里学习至少1905学时。西医医师,也就是西医针灸师,需要在美国医疗针灸董事局(ABMA)认可针灸培训机构中学习至少300学时,并有500例临床针灸治案记录,才能得到医疗针灸认可证书。而一些物理治疗师在周末继续教育学习班以干针名义只接受20—30小时针灸培训,从而涉足针灸,这种针灸教育背景显然存在严重不足。为了公众安全起见,理疗师应该在教育部认可针灸学校或课程班接受正规针灸教育,然后才能从事针灸。

  • 标签: 针灸 干针 理疗 法律范畴 教育
  • 简介:近年来在西方崛起干针疗法,以其不用经络学说作指导(去经络化)为主要理由,宣称自己不是针灸(去针灸化),其操作者无须接受针灸师所需要必要训练。本文驳斥了这种错误认识。我们首先回顾海内外列次针灸热中“去经络化”现象不同内涵,在认可其对于推广针灸正面作用同时,明确指出“去经络化”不等同于“去针灸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针灸定义,干针疗法与其他多种针疗法一样,尽管具有“去经络化”特征,但都属于针灸范畴。干针不过是现代针灸一种形式,也就是激痛点针灸。这不仅是因为干针所刺激体表位置——激痛点本来就是针灸穴位一种,而且包括针具在内干针技术与传统针灸技术无异,此外,干针机制与针灸机制完全相同,干针现代理论发展及其应用都离不开针灸临床试验与实验研究。虽然干针对激痛点刺激研究成果也强化了现代针灸重视刺激反映点认识并丰富了相关经验,但干针与经络体系完全切割,使它失去了传承千年针灸理论与宝贵经验支撑,导致它目前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缺陷。

  • 标签: 干针 激痛点 针灸 去经络化 去针灸化
  • 作者: 龙旭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针灸推拿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620500
  • 简介:面瘫,又称面肌麻痹,是一种面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疾病,导致患者面部表情失常,给患者生活和社交带来困扰。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面瘫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针灸在面瘫康复治疗中方式。

  • 标签: 面瘫;针灸康复;治疗方式
  • 作者: 朱宏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针灸推拿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
  • 机构:四川省仁寿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 眉山620500
  • 简介:面肌痉挛是一种疾病,常常被称为“痉挛性斜视”,它是由于面部肌肉不自主收缩或痉挛引起,并会导致面部畸形或扭曲,这种疾病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到普通面部表情,导致表情僵硬或异常。该病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是目前研究显示,大脑皮层神经元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面肌痉挛重要因素之一,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异常,也可能会导致面肌痉挛,同时长期暴露在噪音、光线过强、荧光灯等外界环境刺激下,会对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引起面肌痉挛,另外其也可能由生理因素、压力、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面肌痉挛治疗方法可能包括各种药物、物理疗法、针灸疗法等,以下是针对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探讨。

  • 标签: 针灸;面肌痉挛
  • 简介:传统时辰治疗最初出自《内经》,是以中国传统时期针灸治法为代表,以阴阳五行、日时干支、经络气血流注学说为基石,利用及时取穴到达治愈病症目的。一般分为子午流注纳甲法,子午流注纳子法,灵龟八法等,其特殊思维方式往往可以在诊断病情时获得独特效果,是中医学传统时期医术精髓。但这些年来,部分研究也对传统时期针灸治疗使用价值进行了检验,从而证明了其临床效果。

  • 标签: 传统时间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简介:当今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现状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担忧,日本国针灸同行指出临床中存在诸多弊端应引起同行业人士足够重视。应日方几点提问,提出当前存在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某些看法。所谓“辨证论治”是在临床“理、法、方、穴、术”科学有序具体运用中得以体现。但要达到有效提高针灸疗效目的,需在临床技能、作用规律、适应病证、影响因素等诸方面多下功夫。

  • 标签: 辨证论治 针灸疗法刺法 配穴法 中医基础理论
  • 简介:目的:观察欧洲人群针刺不同反应,分析机体耐受性,为欧洲针灸临床干预时间频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168例2013年12月–2015年6月(MediQiAGDieZentrenfürTCM)瑞士原住居民第一次就诊患者相关资料,针刺反应持续时间性质进行归纳整理,采用SPSS18.0软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针刺反应65例(男28例,女37例),反应发生率38.69%,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针刺反应中,乏力49例(男19例,女30例)、酸胀痛12例(男7例,女5例)、循经传导2例(男1例,女1例)、痉挛1例(男),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持续时间:男(13.00±12.51)h,女(32.81±25.59)h,经t检验,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刺反应发生率性质与性别无关;发生针刺反应持续时间与性别密切相关,女性发生针刺反应持续时间更长。

  • 标签: 针刺 机体的反应性 针感
  • 简介:目的:比较飞经走气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差异,为临床提供更好治疗方法。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飞经走气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2例,两组均穴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臂臑、曲池、外关,分别运用飞经走气针刺手法和常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以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疗效。结果:飞经走气组总有效率为96.9%(31/32),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1.3%(26/32),飞经走气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积分、肩关节活动功能积分、ADL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5),以上指标飞经走气组较常规针刺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肩周炎优于常规针刺,能更好减轻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肩周炎 针刺手法 飞经走气法
  • 简介: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在线英文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CBM)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搜集近10年来关于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类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HAMD结果示合并后WMD=-1.27,95%CI(-2.55,0.01),经Z检验,Z=1.9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DS结果示合并后WMD=-0.53,95%CI(-0.92,-0.03),经z检验,Z=2.08,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雌二醇为标准分析中,结果示合并后WMD=63.99,95%CI(13.39,114.60),经Z检验.Z=2.4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有效率为标准分析中,结果示合并后OR=3.15,95%CI(2.19,4.55),经Z检验,Z=6.1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有效,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行验证。

  • 标签: 针刺 产后抑郁 META分析
  • 简介:从拔罐疗法世界发展历史全球最新研究进展两方面进行系统整理,发现拔罐疗法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等地区早有拔罐疗法记载,一直广泛应用至今,而且传播到了欧洲、美国等现代发达国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拔罐疗法是世界传统医学共同财富。

  • 标签: 拔罐 刺血拔罐 传统医学
  • 简介:检索了近年来灸法治疗热证实验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从灸法退热、抗感染作用,对外周体液因子代谢、中枢神经递质水平影响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总结灸治热证作用机制,为“热证可灸”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为今后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热证可灸” 艾灸 热证 综述
  • 简介:“阿色穴”是一类治疗内科杂病经验效穴,是以患者局部皮肤色泽明显改变处作为针灸治疗部位。通过检查患者相关体表经络穴位反映,诊断治疗疾病方法在古籍中早有记载,但将局部体表皮肤色泽改变作为研究重点,并以此种反映点作为特殊腧穴进行针灸治疗验案在现代针灸临床中鲜见。笔者从“阿色穴”命名由来、取穴方法等方面对“阿色穴”进行探析,并以验案证之,为针灸临床诊治方法提供一思路。

  • 标签: 阿色穴 阿是穴 色泽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