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人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双苓扶正抗癌制剂(160μg/ml和320μg/ml)体外加药48h和72h,可启动人胃癌SGC-7901G0期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并将其阻滞于S期。结论:双苓扶正抗癌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

  • 标签: 双苓扶正抗癌制剂 胃癌细胞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术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大网膜清扫方式对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影响.方法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实施左或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病人123例,术前随机分入半网膜切除组(A组62例)和全网膜切除组(B组61例).统计学比较三年生存率和总复发率.结果116例完成三年随访.A、B组三年生存率和总肿瘤复发率分别为74%,72%和32%,31%,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手术时间、脾包膜撕裂例数及住院费用分别为117.87vs.147.29分钟;0vs.3例:7810vs.8754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网膜切除术未延长结肠癌患者三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增加了住院费用及脾包膜撕裂副损伤危险.

  • 标签: 结肠癌根治术 大网膜切陈 生存率
  • 简介: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营养组、普通营养组,化疗术前7d和化疗结束后14d分别检测多项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化疗后免疫营养组免疫指标明显高于普通营养组,有显著性差异;营养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肠内免疫营养可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肠内免疫营养 胃肠道肿瘤 化疗
  • 简介:患者对恶性肿瘤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而医护人员又顾虑对患者告知真实病情后患者会产生或加重不良的精神心理反应或行为,害怕承担医疗风险,使得告知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在中国很困难。现存的告知模式包括仅告知家属的模式、SPIKES模式和SHARE模式等。在SPIKES模式中,恶性肿瘤的告知模式由以前的隐瞒转变为直接告知,即此模式认为只有患者本人才是最终医疗决策的决定者;日本心理肿瘤医学学会设计出的SHARE模式是委婉、分步骤地告知患者真实病情,此种模式更符合东方文化。当患者高度怀疑自己患有恶性肿瘤,但是又得不到证实时,其焦虑情绪会更高;反而当患者知晓其真实病情后,会产生从恐惧与否认期变为过渡与接受期的心理变化,精神和心理极度不适的表现也会自然消退,精神压力会转换为治疗的动力,从而机体的免疫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患者才有可能充分地利用其剩余时间,维持较好的生命质量。告知肿瘤的关键是掌握对肿瘤患者的综合评估技能和告知的沟通技能。本文对国内外告知恶性肿瘤患者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探讨更好的告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告知模式 影响因素 医学告知
  • 简介: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原发敏感情况及药敏试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31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对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每种药物设3个浓度等级,根据每种药物的抑制率进行分析。结果:31例肺癌标本对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异长春花硷83.87%、长春新碱77.42%、丝裂霉索74.19%、阿霉素69.72%、卡铂69.72%、顺铂61.29%、足叶乙甙58.06%、氨甲喋呤22.58%、5-氟脲嘧啶19.35%;足叶乙甙和阿霉素对肺鳞癌抑制率明显高于肺腺癌,足叶乙甙和顺铂对低分化肺癌抑制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肺癌。结论:体外药敏试验受到多因素影响,药敏结果能够较好指导临床化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足叶乙甙 化疗药物 体外化疗 阿霉素 敏感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SSd)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致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n=20),对照组(n=10)与SSd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各组n=20)。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2g/L二乙基亚硝胺(DEN,10mg/kg)灌胃,每周5次,同时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不同浓度SSd(2.0,1.5,1.0mg/kg),至16周停药。分别于第6、12、16周处死大鼠,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和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各期肝组织病理学结构的改变。结果:SSd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SSd能够改善大鼠血清各项肝功指标,增加体重,明显减轻大鼠肝细胞的变性坏死,降低死亡率,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SSd各治疗组大鼠癌结节数及灶的大小均小于模型组,镜下单纯造模组癌细胞呈多形性,异形性明显;相反,SSd各干预组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异形性较低。结论:SSd对实验性大鼠肝癌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柴胡皂甙D 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
  • 简介:目的:研究miR-152分子对NK细胞杀伤JEG-3细胞效应的影响。方法:在滋养细胞肿瘤细胞系JEG-3细胞中分别转染pre-miR-152(实验组),Cy3标记的pre-miRNA-control(阴性对照),空白对照(NC)为未转染的JEG-3细胞。转染48h进行NK细胞的细胞毒测定,观察各组NK细胞对JEG-3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NK细胞对JEG-3细胞的平均杀伤率显著增高(P〈0.05),且随着效靶比的增高,杀伤率也增大。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NK细胞杀伤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iR-152可以提高NK细胞对滋养细胞的杀伤作用。

  • 标签: miR-152 JEG-3细胞 细胞毒
  • 简介:目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探讨TAMs对子宫内膜样腺癌侵袭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检测6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肿瘤内和肿瘤边缘的CD68和CD34的表达,分析TAMs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别有6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肿瘤内和61例的肿瘤边缘表达有CD68^+细胞(TAMs)。肌层浸润深度≥1/2者的肿瘤内TAMs和边缘TAMs数量均多于无浸润或肌层浸润深度〈1/2者(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边缘TAMs数量多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P=0.001);肿瘤内TAMs数量与MVD呈正相关(P=-0.001)。结论TAMs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且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 标签: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子宫内膜样腺癌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 简介:本文就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复苏期舒适改变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 标签: 胸部肿瘤 术后 复苏期 舒适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肝纤维化指数(HFI)对肝癌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肝癌切除术的65例患者分为低指数组(HFI≤5.4)与高指数组(HFI〉5.4)。分析两组术后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前资料,两组性别、年龄、谷氨酰转肽酶、透明质酸、血小板、肝功能分级、HBV-DNA拷贝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术后资料,两组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肝纤维化类型、术后血管侵犯情况、切缘情况、肝门静脉癌栓和HBVDNA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指数组并发症发生率20.0%,复发率23.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0%、53.0%、53.0%;高指数组并发症发生率22.9%,复发率25.7%,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0%、29.0%、25.7%,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数目〉3、HFI〉5.4、肝、门静脉癌栓是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肝纤维化指数对手术疗效及预后均有显著影响,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硬化 手术前期间 肝细胞 治疗结果 肝纤维化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992~2005年手术治疗的918例直肠癌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所在部位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侵犯肠管周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主要因素。结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侵犯肠管周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大体类型、生长方式相关,其中肿瘤的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主要因素。

  • 标签: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按检查时间先后顺序分为2组。干预组39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例均按照常规进行检查指导,干预组另增加心理、家庭、认知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对象在检查前的焦虑情绪、收缩压及心率变化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情绪、HR、S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程度,缓解其应激反应。

  • 标签: 护理干预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术前焦虑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能够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选取晚期肺癌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综合疼痛控制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控制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血压脉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前、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脉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疼痛控制措施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晚期肺癌 疼痛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TGF-β1对人单核细胞来源DCs活性的影响.方法:在诱导DCs成熟时分别加入TGF-β1、IL-2+TGF-β1、CD40L+TGF-β1以及TNF-α+TGF-β1,比较不同细胞因子对DCs的细胞表面标志CD50、CD83、CD80、CD1-α、CD86、HLA-DR和CCR7表达的影响;对DCs分泌IL-12水平的作用以及DCs活化自体T细胞能力的变化.结果:TGF-β1组DCs表面标志CD83、CD80、CD86、HLA-DR、CCR7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IL-12的分泌水平低于其它各组(P<0.05);激发自体T细胞能力亦较弱(P<0.05);与其余各组比较,在第10天时TNF-α组DCs表面分子表达较成熟,活化T细胞能力亦较强(P<0.05).结论:TGF-β1对DCs的成熟以及免疫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TNF-α能够有效逆转TGF-β1的作用.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疫苗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活性
  • 简介:对34例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在栓塞化疗前后分别采用RA-X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肝功十项检查。ALT,AST,TBili,DBili术后第一周内均有显著升高,TProt,ALB于栓塞后降低,结果提示;碘化油阿霉素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栓塞的部位应尽可能接近肿瘤,且应在栓塞前后加强支持治疗。

  • 标签: 肝动脉栓塞化疗 碘化油 肝功能 阿霉素 肿瘤 支持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转录水平基因沉默(TGS)技术和转录后水平基因沉默(PTGS)技术对肝素酶(HPA)基因干扰效果及其对肝癌SMCC-772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HPA基因启动子区和编码区分别设计并合成TGS和PTGS的小干扰RNA(siRNA),并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实时半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TGS和PTGSsiRNA转染后48、72和96hHPA的表达,并设空白组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干扰后SMMC-7721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TGS和PTGS两种技术在转染48h后,从mRNA和蛋白水平上均能成功干扰HPA表达;转染后72h,PTGS组HPA恢复表达,而TGS组仍保持沉默;转染后96h,两组HPA均恢复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TGS和PTGS组HPA基因均能使SMCC-7721的穿膜细胞数减少,TGS组效果更明显。结论TGS技术沉默肝癌SMMC-7721细胞中HPA基因的能力优于PTGS技术,并使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降低。

  • 标签: 转录水平沉默 转录后水平沉默 肝素酶基因 肝癌细胞 侵袭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他莫昔芬和来曲唑对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53例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他莫昔芬组(接受他莫昔芬治疗)22例和来曲唑组(接受来曲唑治疗)3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外周血MDSC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应用体外培养体系分析并比较两组MDSC对T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结果内分泌治疗前,他莫昔芬组与来曲唑组患者的MDSC相对数、绝对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来曲唑组患者的MDSC相对数、绝对数分别为(3.09±1.91)%、(1.73±0.35)×10^6/ml,均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的(9.65±3.50)%、(2.92±1.18)×10^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来曲唑组患者的外周血经MDSC处理后CD3^+T细胞的增殖水平为(65.93±17.48)%,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的(30.25±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他莫昔芬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来曲唑治疗,可降低MDSC的数量并抑制其功能。

  • 标签: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髓系抑制性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14—3—3β基因(酪氨酸3-加单氧矽色氨酸5-加单氧酶激活蛋白基因)对卡波氏肉瘤(Kaposigsarcoma,KS)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14—3—3β基因稳定转染入BCBL—1(HHV-8positiveandEBVnegativehumanBcells)细胞,Western—Blot检测14—3—3β蛋白的表达,最后利用Transwell法分析14—3—3β基因对BCBL-1细胞迁移的影响(设立空载体组和阴性对照组)。结果:pcDNA3.1/myc—His(-)A-14—3—3β组细胞迁移数目明显高于pcDNA3.1/myc—His(-)A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1/myc—His(-)A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3—3β基因能促进KS细胞的迁移。

  • 标签: 14—3—3β基因 卡波氏肉瘤 迁移
  • 简介: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我国人口超过13亿,60岁以上老人达1.3亿,根据推算,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人数已达1500万[1]。目前公认髌股关节炎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组成部分之一,Sarda等[2]报道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中,67%患者表现为单纯性髌股关节炎。目前在发达国家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br〉疗费用已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0%~2.5%[3]。低位髌骨是引起髌骨运动轨迹异常而导致髌股关节炎的常见原因,探索低位髌骨引起髌股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对预防和治疗髌股关节炎及减轻医疗费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髌股关节 髌骨 髌骨脱位 膝关节
  • 简介: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pyloriL—form,Hp—L型)感染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胃癌BGC-823细胞与Hp—L型以不同比例(1:20、1:100、1:500)共培养,以不加Hp—L型为对照组,在不同时段进行以下实验: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基因(skp2)、抑癌基因(p53)和核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Hp—L型作用BGC-823细胞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分裂增多,增殖旺盛,瘤巨细胞增多,出现明显的生长加速现象;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显示,Hp—L型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FCM检测可见,lip—L型影响胃癌BGC-823细胞周期的分布,使G0/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免疫组化可见细胞中Skp2、p53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增加;以上作用均呈细菌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结论:Hp—L型可促进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上调skp2、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L型 SKP2 KI-67 P53 胃癌BGC-823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