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螺菌属的鉴定和药敏试验过程,提高临床医师和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对罕见病原微生物关注和认知。方法采集1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经透析导管留取的血培养阳性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并对分离到单个菌落,分别进行质谱分析、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扩增细菌16S rDNA并测序;细菌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血培养瓶孵育20 h后阳性报警,涂片见革兰阴性杆菌。血琼脂上孵育16 h,见乳白色、凸起和无溶血菌落。VITEK2 Compact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335药敏卡检测药敏结果,发现该菌对氨曲南和多黏菌素耐药,其余抗生素均敏感。VITEK MS质谱仪临床数据库无法鉴定出种属,VITEK MS科研数据库鉴定为Herbaspirillum huttiense/Herbaspirillum aquaticum。该菌16S rDNA与螺菌属Herbaspirillum huttiense、Herbaspirillum aquaticum一致性均>99%。细菌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发现本例临床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Herbaspirillum huttiense subsp putei IAM 15032同源性为100%,证实本例分离株为Herbaspirillum huttiense。结论环境微生物演变成人类病原菌种类不断增多,螺菌属因其生化特性与其他菌种相似,极易被误鉴定,需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重视。

  • 标签: 导管相关性感染 菌血症 草螺菌属 基因组 细菌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作者: 沈琴 王攀 黄长征 张万里 卢静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湖北省中医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皮肤科,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武汉 43001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武汉 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外科,武汉 43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木犀苷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A431购自美国标准生物品收藏中心。分别以80 μmol/L(木犀苷-低组)、160 μmol/L(木犀苷-中组)和240 μmol/L(木犀苷-高组)木犀苷处理A431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对照组未行木犀苷处理,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肿瘤抑癌基因7-L(ST7L)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T7L、p21、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A431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木犀苷-低组、中组、高组A43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上升[(10.22±1.02)%、(23.51±2.36)%、(49.28±4.33)%,F=644.968,P<0.05],迁移[(87.36±8.33)%、(71.02±7.05)%、(55.32±5.43)%,F=81.657,P<0.05]和侵袭细胞数[(73.65±7.22)个、(60.25±6.03)个、(41.25±4.33)个,F=105.695,P<0.05]均降低,细胞中Cyclin D1(0.50±0.05、0.38±0.04、0.24±0.03,F=116.198,P<0.05)、MMP-2(0.57±0.05、0.44±0.04、0.31±0.03,F=107.242,P<0.05)和MMP-9(0.43±0.04、0.31±0.03、0.19±0.02,F=194.667,P<0.05)基因蛋白含量降低,p21(0.46±0.04、0.61±0.06、0.76±0.00,F=117.900,P<0.05)和ST7L(1.61±0.15、2.11±0.21、2.84±0.27,F=118.059,P<0.05)基因蛋白的含量升高。过表达ST7L基因可提高A43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40.56±4.32)%]和p21蛋白(0.73±0.06)含量,降低迁移[(61.58±6.17)%]和侵袭[(52.65±5.23)个]细胞数,下调细胞中Cyclin D1(0.29±0.03)、MMP-2(0.36±0.03)和MMP-9(0.24±0.03)基因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ST7L基因表达可逆转木犀苷对A4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结论木犀苷可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促进ST7L基因表达表达有关。

  • 标签: 皮肤鳞状细胞癌 木犀草苷 肿瘤抑癌基因7-L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血液检测指标变化值对急性百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血液检测指标变化值,包括白细胞计数(Δ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ΔNE)、淋巴细胞绝对值(ΔLY)、单核细胞绝对值(ΔMO)、动脉血氧分压(Δ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ΔPaCO2)、动脉血pH值(ΔpH)、HCO3-(ΔHCO3-)、剩余碱(ΔBE)、血乳酸(ΔLac)、总蛋白(ΔTP)、白蛋白(ΔALB)、丙氨酸转氨酶(ΔALT)、天冬氨酸转氨酶(ΔAST)、总胆红素(ΔTBil)、直接胆红素(ΔDBil)、血尿素氮(ΔBUN)、血清肌酐(ΔSCr)、血清钙离子(ΔCa2+)、血清钾离子(ΔK+);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百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百枯中毒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51例急性百枯中毒患者,死亡99例,病死率为39.4%。死亡组入院24 h内ΔWBC、ΔLac、ΔALT、ΔAST、ΔTBil、ΔDBil、ΔBUN、ΔSCr及ΔK+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存活组,而ΔPaCO2、ΔHCO3-、ΔBE、ΔTP及ΔALB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存活组。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ΔLac、ΔSCr及ΔK+是影响急性百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662(0.997~2.772)、1.045(1.010~1.083)和4.555(1.190~17.429),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ΔLac、ΔSCr及ΔK+预测急性百枯中毒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9(95%CI为0.505~0773)、0.811(95%CI为0.704~0.917)和0.649(95%CI为0.519~0.779)。当ΔLac最佳临界值为1.85 mmol/L时,敏感度为87.9%,特异度为47.7%,诊断准确率为70.2%;当ΔSCr最佳临界值为37.75 μmol/L时,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77.9%,诊断准确率为80.5%;当ΔK+最佳临界值为0.42 mmol/L时,敏感度为36.6%,特异度为90.7%,诊断准确率为68.3%。将ΔLac、ΔSCr、ΔK+三者联合预测急性百枯中毒患者死亡的效能大于单一指标,AUC为0.911,95%CI为0.834~0.989。结论入院24 h内ΔLac、ΔK+、ΔSCr均是急性百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当患者入院24 h内ΔSCr>37.75 μmol/L时,提示患者预后不佳;联合分析ΔLac、ΔSCr和ΔK+比单一指标能更准确预测百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中毒 百草枯 血清肌酐 钾离子 乳酸 预后
  • 简介:摘要: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C18色谱柱,在 230nm波长下对苄嘧磺隆 •五氟磺胺 复配悬浮剂 中的苄嘧磺隆 、五氟磺胺 同时进行分离和检测。 [结果 ]经检测苄嘧磺隆 、五氟磺胺 质量分数分别为 12.2 %、 10.2 %。在此分析方法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苄嘧磺隆 线性方程为 y=178.72 x+155.88 ,相关系数 R2=0.9969 ,五氟磺胺 线性方程为 y=100.08 x-41.05 ,相关系数 R2=0.9996 。 [结论 ] 该方法具有线性关系好、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检测时间快、分离效果好的特点,适合使用于定性定量检测。

  • 标签: 苄嘧磺隆 五氟磺草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C)、血红素氧合酶-1(HO-1)联合检测在老年急性百枯中毒(APP)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入住我院急救医学部的老年APP患者102例设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按入院72 h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59例和非AKI组43例。所有APP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0 h)、12 h、24 h、48 h、72 h检测血NGAL、CysC、HO-1、血肌酐(Scr);对照组患者体检当日检测上述指标。分析血NGAL、CysC及HO-1水平和发生AKI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GAL、CysC、HO-1及三者联合对APP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0 h NGAL、CysC、HO-1及Scr水平AKI组、非AKI组、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各指标均呈上升趋势,12 h后AKI组与非AKI组NGAL、CysC、HO-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2 h后AKI组与非AKI组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2、24、48、72 h NGAL、CysC、HO-1水平与APP患者AKI的发生均呈正相关,48 h相关性最强(NGAL:r=0.203、0.545、0.707、0.560,均P<0.05;CysC:r=0.242、0.340、0.754、0.467,均P<0.05;HO-1:r=0.249、0.536、0.677、0.509,均P<0.05)。绘制48 h时NGAL、CysC、HO-1、Scr及NGAL+CysC+HO-1对AKI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0.718、0.888、0.602、0.969。结论老年患者APP后12 h血NGAL、CysC、HO-1水平即可明显升高,48 h达高峰,其诊断AKI的时间明显早于Scr,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百草枯 肾功能衰竭 氧合酶类
  • 简介:摘要:农村教育在自身条件、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城市教育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但新时期下农村教育受到国家重视,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大力扶持农村教育,特别是关注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而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新时期下,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将其落实到位,真正的实现农村小学教育的意义,同时让所有农村小学生受到义务教育,让更多留守儿童‘有学上、有书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念,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从而茁壮成长。

  • 标签: 农村教育 小学班主任 留守儿童 义务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冬凌甲素对成骨细胞分化和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从SD大鼠股骨和胫骨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单核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细胞80%~90%汇合后采用不同浓度的冬凌甲素(0、1、2、3、4 μM)进行分组干预,CCK-8法及活死染色检测不同浓度的冬凌甲素对间充质干细胞及骨髓单核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ALP活性的测定以及TRAP染色检测冬凌甲素对成骨和破骨分化的影响;qRT-PCR检测wnt1、β-catenin、Runx2、ALP、collage-1(col-1)、骨钙蛋白(OCN)、TRAP、c-Fos、NFATc1和CTSK的表达;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wnt1、β-catenin、ALP、col-1、OCN、Runx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GSK-3β、p-GSK-3β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冬凌甲素(2 μM)具有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和提高ALP活性的作用;(2)冬凌甲素可以促进wnt1、β-catenin、Runx2的表达,在加入Wnt/β-catenin/TCF通路选择性拮抗剂ICG-001后,成骨相关标志物表达下降。(3)冬凌甲素可以促进OPG而抑制RANKL的表达。(4)冬凌甲素可以直接或间接抑制破骨相关基因TRAP,NFATc1和c-Fos的表达。结论冬凌甲素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向成骨细胞分化,同时,它还可能抑制RANKL介导的破骨细胞的形成。

  • 标签: 冬凌甲草素 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症 Wnt β-连环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 简介:摘 要: 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加快构建生态安全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山水特色。本文以武汉青山区严西湖北岸为例,在分析山水林田湖草体系构成的基础上,提出打造“青山山水林田湖生态示范区”的定位,重点阐述了 6 个方面的完善优化对策建议,为后续继续开展项目组织实施和生态类组织管理提供决策上的借鉴。

  • 标签: 绿水青山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百枯(paraquat, PQ)中毒早期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igh flow nasal cannulae, HFNC),评估此治疗措施对急性PQ中毒患者早期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因急性PQ中毒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患者。纳入标准:急性PQ中毒伴呼吸困难的患者,并符合以下条件:呼吸困难伴呼吸频率(respiration rate, RR) >25次/min或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O2, PCO2)<32 mmHg(1 mmHg=0.133 kPa)。记录HFNC应用前及应用后15 min、30 min及1、2、4、6、12、24 h的RR、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记录应用前、应用后6 h、24 h的血气结果。比较患者应用HFNC前后的RR、SPO2、HR、MAP、PCO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2, PO2)、pH以及动脉血乳酸(lactic acid, Lac)的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50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经随访28 d,存活26例,死亡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特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自诉服毒量、入院首次尿PQ浓度定量、Lac、PaCO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生化检查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HFNC可以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各时间点的RR和HR,应用后6 h的PaCO2明显升高,36 mmHg(34,38)mmHg vs 30 mmHg(27,32)mmHg,P<0.05。而MAP、SPO2、PO2、pH以及Lac在应用HFNC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在应用HFNC前后的RR及HR变化,发现生存组在应用HFNC后RR和HR比死亡组降低的更为明显,生存组患者应用HFNC的最大流速明显低于死亡组,35 L/min(25,40) L/min vs 55 L/min(50,60) L/min,P<0.01。结论HFNC可以明显降低急性PQ中毒伴呼吸困难患者早期的RR和HR,通过降低患者自身耗氧量对中毒后患者的相对或绝对低氧状态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呼吸窘迫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 简介:摘要:中共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必须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因此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本文以延安市安塞区为例,重点探讨了该地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的实践,并针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 修复 安塞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百枯(paraquat,PQ)中毒后不同时期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治疗肺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于2018年10至12月,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提纯SPF级SD大鼠的BMSC培养至第三代(P3)。对P3 BMSC进行表面抗原CD29、CD90、CD45、CD34检测并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分别以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ALP、钙结节和脂肪滴形成情况。随机选择36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N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百枯模型组(PQ组,腹腔注射20%PQ溶液18 mg/kg),BMSC-A组、BMSC-B组、BMSC-C组和BMSC-D组(分别于PQ染毒后3 h、3 d、7 d和14 d注射BMSC悬浮液1×106 cells/只)。28 d后处死,计算各组大鼠的肺脏器系数,碱水解法计算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肺损伤及肺纤维化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并获得高纯度BMSC,P3 BMSC阳性表达CD29、CD90,阴性表达CD34、CD45,并具有成骨、成脂分化潜能。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NC组大鼠肺泡结构完整,均匀;PQ组肺泡结构严重破坏,大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沉积;与PQ组比较,各BMSC组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以BMSC-A组和BMSC-B组减轻程度明显。与NC组比较,PQ组大鼠的肺脏器系数、肺组织中HYP含量及血清中的TGF-β1及TIMP-1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MMP-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Q组比较,BMSCA、B组的肺脏器系数、血清中TGF-β1、TIMP-1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Q组比较,BMSC-C、BMSC-D组的肺脏各系数血清中TGF-β1、TIMP-1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注射BMSC对于减缓百枯导致的肺纤维化效果更好,其机制可能是BMSC通过降低体内TGF-β1水平,调节TIMP-1/MMP-9的平衡,进而减轻炎症损伤、增加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减轻肺纤维化。

  • 标签: 百草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S)对百枯(PQ)中毒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选择SPF级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PQ组和PQ+SS组小鼠用60 mg/kg PQ灌胃,对照组和SS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PQ+SS组和SS组小鼠在灌胃前1 h及灌胃后3 h各向腹腔注射1次SS(20 ml/kg)。对照组和PQ组在相同时间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行为学的影响。在造模24 h后处死小鼠,摘除眼球后取血,剖腹取出双肾,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光镜下观察中毒性肾小管损伤特征性病理改变并以此为评分;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变化情况,化学比色法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SS组小鼠一般情况和行为基本正常;与对照组比较,PQ组小鼠表现为进食、活动减少,皮毛干燥、倒毛,精神萎靡;与PQ组比较,PQ+SS组小鼠症状均减轻。光镜下PQ组小鼠肾组织结构明显紊乱,被严重破坏,肾病理学评分(6.14±0.72)分;与PQ组比较,PQ+SS组小鼠肾病理学评分[(4.36±0.42)分]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PQ组小鼠血清TNF-α(39.89±3.32)pg/ml、IL-6(77.29±4.77)pg/ml、NF-κB(2.29±0.10)、MPO(0.31±0.02)μg/ml、MDA(0.91±0.03)mmol/mg prot、Caspase-3(376.51±8.24)%水平测定明显升高,肾组织SOD表达明显下降[(2.36±0.73)U/mg prot](P<0.05)。与PQ组比较,PQ+SS组小鼠血清TNF-α(33.82±1.57)pg/ml、IL-6(58.49±5.89)pg/ml、肾组织NF-κB(0.84±0.05)、MPO(0.22±0.01)μg/ml、肾组织MDA(0.72±0.05)mmol/mg prot、Caspase-3(327.32±21.93)%水平下降明显,肾组织SOD表达明显上升[(4.90±0.81)U/mg prot](P<0.05)。结论PQ中毒可导致小鼠AKI,而SS能减轻PQ中毒引起的AKI,改善PQ中毒小鼠的一般生存状态,对PQ中毒所致的肾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毒后导致的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实现。

  • 标签: 生长抑素 中毒 急性肾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肾小管损伤病理学评分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黄精四汤加味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 2019 年 3月份至 2020年 3月份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 96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 2组,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 + 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黄精四汤加味治疗方法。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及 血液流变学指标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 NIHSS 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黄精四汤加味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黄精四草汤加味 缺血性脑血管 NIHSS 评分 血液流变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湖北随县店殷店地区金银矿主要分布于燕山期岩体内外,受岩体控矿作用明显,初步测得年龄为94-114.2M(K-Ar);此外通过对张家山钼矿区内花岗质片麻岩中的锆石和辉钼矿矿物同位素测年显示均为(137.0Ma)白垩世形成,证实了这一成矿时间与东秦岭钼矿带大别山北部钼成矿事件、成岩时间一致。钼、铅锌矿的发现和突破,充分说明工区有着很好的成矿条件,具有寻找中-大型规模钼矿的条件。

  • 标签: 湖北 随县草店殷店 矿产地质 成矿背景 找矿前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related lipid carrying protein,NGAL)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百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于2019年3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收治的APP患者108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并根据观察组诊断结果及28 d生存情况将观察组分为死亡组51例,存活组57例,依据各自检测结果分析NGAL、NLR与APP患者死亡的相关性,探讨NGAL、NLR两者联合对APP患者死亡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GAL、NL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NGAL、NLR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NGAL、NLR与APP患者28 d死亡呈正相关,2 d时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638(P<0.01);NGAL、NLR及两者联合对死亡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869、0.905。结论NGAL+NLR联合检测对APP患者28 d死亡早期预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百草枯 百草枯中毒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枯(PQ)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自噬水平的影响及诱导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聚集的机制。方法以SH-SY5Y细胞作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体外模型,不同浓度PQ(0、18.75、37.5、75、150、300、600 μmol/L)处理细胞24 h,150 μmol/L PQ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12、24、36、48、60、72、96 h),每组设5个复孔。CCK8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确定剂量/时间-效应关系;不同浓度PQ (0、75、150、300、600 μmol/L)处理细胞24 h,150 μmol/L PQ处理细胞不同时间,检测细胞LDH活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Ⅲ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Vps34)、泛素结合蛋白(p62)及α-syn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α-syn基因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technique,IF)检测α-syn表达水平;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 100 nmol/L预处理细胞6 h,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前后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及α-sy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Q染毒细胞24 h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Q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H-SY5Y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染毒组细胞上清中LDH活力明显升高(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染毒组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比值(LC3II/LC3I)、Beclin1和Vps3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内α-syn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F结果显示,经PQ处理后,细胞内α-syn荧光信号明显聚集于胞质,荧光强度增强(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染毒组比较,RAPA干预组的LC3II/LC3I、Beclin1和Vps3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α-sy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PQ可能通过诱导SH-SY5Y细胞自噬功能障碍,引起细胞内α-syn的异常聚集。

  • 标签: 百草枯 SH-SY5Y细胞 自噬 α-突触核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针灸 +龙汤对带状疱疹伴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安全的作用。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撷取的 40例带状疱疹伴神经痛患者,以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分组,分为甲组 20例、乙组 20例。甲组施行针灸 +龙汤方案治疗, 乙组施行龙汤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结果: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甲组、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