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给予对照组单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角度、伤椎前高压缩比及脊柱功能恢复优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度及伤椎前高压缩比数据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度及伤椎前高压缩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其数据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脊柱功能恢复良好,其优良率为93.3%,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脊柱功能恢复优良率的60.0%,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使患者脊柱功能得到良好恢复,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还可称为转子间骨折,主要是指股骨颈基底至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老年群体身体各项机能发生退化,抵抗能力较弱,极易发生此病,患者多表现为患肢短缩、外旋畸形、疼痛、肿胀等不良症状,对其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且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极易引起不良并发症,增加致残率与病死率,对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痛苦,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认为,对于此病,治疗应以防止髋内翻畸形为主要目的,手术治疗为临床首选方法,但患者年龄较大,需要卧床时间较长,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因此,选取何种治疗方式,对患者创伤较更小、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较少,为临床一热点话题。现就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进展进行相关综述,旨在为临床更好的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提供可靠性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影响。方法:研究随机在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中随机选取了50例,并将其按手术时间排序根据奇偶性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腰痛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超声引导椎旁阻滞在肺癌手术中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入的肺癌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两组均行肺叶切除术,其中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椎旁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 观察组术后2h、6h、12h、2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 结论 肺癌手术中的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阻滞镇痛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改良长蛇灸器灸法结合常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从而为临床治疗制定出治疗骨质疏松锥体压缩骨折的最优方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临床收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改良长蛇灸器艾灸督脉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对比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0.5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abilityindex,ODI)。以及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疗效差距。结果:西药结合改良长蛇灸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能快速减轻患者疼痛指数,也能较快得促进骨折部位愈合,恢复患者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较单纯服用西药而言,疗效由于对照组。结论: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联合改良长蛇灸器艾灸督脉治疗能够促进腰椎骨折状况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其肛门功能评估情况。方法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78例,对照组(行开放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患者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肛门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P<0.05)。对照组、观察组肛门功能良好率为84.62%和87.18%(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和7.69%(P<0.05)。结论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肛门功能,而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恢复快,较开放手术更具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随机从中抽取74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固定术(PFNA)治疗,而观察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髋关节能改善的优良率显著较高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比对照组少,相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组都多于对照组,各组指标对比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更显著,其术后并发症少,对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显著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垫枕法应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定。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4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讨,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垫枕法联合治疗,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伤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分析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前后VAS评分、伤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创伤、脊柱功能恢复的影响。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选取了84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2人。切开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观察组则接受PVP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创伤较小(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切开组),脊柱功能恢复表现更佳,且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评分、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上均优于切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PVP治疗能有效降低手术创伤,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比椎旁肌间隙入路同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分为对照组(传统入路治疗,n=25)和观察组(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n=25)。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VAS评分),影像学指标(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伤椎Cobb角矫正率)及住院时间费用。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2周和6周的VAS评分四项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伤椎Cobb角矫正率三项影像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同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相比于后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年 3月至 2016年 4月在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收治的 21例儿童寰枢椎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12例,女 9例;年龄 3~ 9岁,平均 6.1岁; 14例 为Ⅰ型不稳定寰枢椎脱位,7例为Ⅱ型牵引可复位寰枢椎脱位;患儿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分别测量颈椎侧位 X线片颈椎整体曲度、曲度角度及下颈椎的稳定性大小来评价该术式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并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及植骨融合效果等。结果 术前的颈椎曲度角度为 31.7°±4.2°,与术后( 15.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末次随访曲度角度为 19.1°±2.7°,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43);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远期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4)和研究组(n=34),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9.40±15.16),常规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4.59±15.23),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中配合优质护理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