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烧伤患者伤后功能锻炼现状及影响烧伤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 2016年 12月至 2018年 6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灼伤整形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瘢痕整形患者 60例,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患者入院前功能锻炼情况将 60例患者分为功能锻炼组 (n=28)和非功能锻炼组 (n=32)。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现状调查,收集患者的年龄、居住地、付费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等基本资料,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 S)评分,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3个维度。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χ2检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共发放 60份,回收有效问卷 60份,回收率 100%。功能锻炼组 28例患者中,入院前坚持每日锻炼次数大于 6次的仅 8例 (28. 6%),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功能锻炼信息主要来自医护、电视或网络、亲朋好友及其他。功能锻炼组患者社会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SSR S总评分分别为 (11. 6±4. 0)、 (25. 3±6. 2)、 (7. 9±2. 1)、 (46. 5±10. 0)分,与非功能锻炼组 (9. 6±2. 3)、 (22. 1±4. 5)、 (22. 1±4. 5)、 (39. 2±10. 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 48、 3. 29、 4. 17、 3. 32, P值均小于 0. 05)。对 2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付费方式、职业和家庭月收入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月收入对其进行功能锻炼有一定的影响 (χ2=0. 032、 2. 672、 0. 342、 0. 893, P=0. 021、 0. 017、 0. 031、 0. 004),而与其居住地、付费方式无关 (χ2=1. 973、 0. 931, P=1. 377、 4. 091)。对影响患者功能锻炼的因素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月收入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一定的影响 (P值均小于 0. 05),而患者年龄、居住地、付费方式对患者功能锻炼没有影响 (P值均大于 0. 05)。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收入水平的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促使患者更好地进行烧伤后功能锻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非穿透性角膜异物伤术后患者配戴角膜绷带镜对术后恢复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选取我院眼科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诊治的非穿透性角膜异物伤术后住院的100例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给予常规基础康复护理的患者为常规组,而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前提下配戴角膜绷带镜的患者为实验组,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角膜愈合时间和角膜刺激症状发生率。结果:经医护人员统计,术后常规组角膜愈合时间为3-7天,平均愈合时间为4.58±0.96天;实验组角膜愈合时间为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s扁平皮瓣在手部皮肤脱套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取在2021年8月至2021年6月出现手部皮肤脱套伤的患者共计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例,其中干预组主要采用腹部s扁平皮瓣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皮瓣修复创面治疗,比较应用传统皮瓣修复手术和腹部s扁平皮瓣的手术治疗效果。在手术治疗完成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创面恢复情况。结果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腹部s扁平皮瓣治疗的干预组手部恢复的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组,在后续恢复治疗过程当中,自身的关节活动情况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至受伤前阶段。结论 通过应用腹部s扁平皮瓣对手部皮肤脱套伤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的后续恢复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伤票在院内小组式救治成批伤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中心2007年7月~2012年12月救治的15起突发公共事件84例,将2007年7月~2009年1月应用常规急诊流程救治的8起成批伤员41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应用自制改良伤票小组式救治的7起成批伤员43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分诊时间、平均救治时间、身份识别错误率及医护人员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为31.63±2.35s,平均救治时间A区29.50±13.60min、B区34.00±12.84min、C区31.11±12.8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分诊时间62.91±4.75s,平均救治时间A区65.17±20.44min、B区58.50±7.31min、C区51.38±13.96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3.274、5.034、4.871、4.760;P<0.05)。观察组身份识别错误率4.65%,对照组24.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678,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率93.02%,对照组75.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865,P<0.05)。结论在成批伤员救治中应用改良伤票快速分诊,实施分区小组式救治,能迅速建立良好的救治秩序,减少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缩短抢救时间,有效提高成批伤员救治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佩戴 n95口罩脸部压伤的防护干预措施。 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 12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的 60名医务人员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 30名医护人员,给予常规处理 措施,研究组30名,则采取口罩脸部压伤的防护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医护人员的干预后的效果。 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佩戴口罩后脸部发生压痕、红肿以及破溃和感染的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干预后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我院医护人员长期佩戴N95口罩采取 口罩脸部压伤的防护干预措施,其防护干预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避免医护人员脸部产生压痕、红肿以及破溃和感染等情况,该方法值得广泛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接收的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救治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落实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这样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救治,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因此这种控制技术有推行的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部队官兵训练伤恢复期心理因素,并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究。方法:在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抽取20例部队官兵训练伤患者(实验组)与20例部队官兵训练未受伤者(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以上40名部队官兵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分析训练伤恢复期心理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经调查表明,观察组焦虑、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心理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经分析,发现引发部队官兵训练伤恢复期不良心理有焦虑、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会对康复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而采取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提升康复效果。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场所、器械类型和防护等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锐器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上海质量控制中心发布的《锐器伤登记表》统一标准,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发生的锐器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6年发生锐器伤共计274例次。2012-2016年发生锐器伤实际人次有逐年升高趋势,占医院总人数的比例也呈逐年提升趋势。锐器伤的发生涉及34个科室,在医院所有临床医技和后勤部门均有锐器伤发生;高发锐器伤的前3位科室是骨科、手术室、普外科;高发锐器伤的前3位地点是手术室、普通病房、治疗室。共有126名年龄≤25岁的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从职业分布来看,在发生锐器伤的人群中,护士、实习医生、实习护士占前3位。90%的锐器伤存在感染的风险。医生发生锐器伤的器械和场所主要为缝合针(51.5%)和手术室(60.9%),89.8%的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受伤,多为中度损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器械和场所主要是头皮钢针(56.3%)和普通病房(61.9%),主要发生环节是为患者拔除针头(38.9%),以轻度损伤为主。发生损伤的主要防护措施是佩戴手套。发生锐器伤人群一半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针刺伤预防的培训。结论锐器伤多发生在低年资医护人员,医生护士锐器伤发生和防护存在差异,对不同群体应针对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