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口间歇鼻饲法对于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5例由脑卒中引起的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经口间歇鼻饲法协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持续经鼻鼻饲法协同吞咽功能训练,干预14d后分别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间歇鼻饲法对脑卒中引起的咽期吞咽障碍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管置管 经口 间歇 鼻饲 脑卒中 咽期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囊放气等待吞咽术在昏迷合并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垂直管法,研究组应用气囊放气等待吞咽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成功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研究组后的血压升高发生率、血氧饱和度降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放气等待吞咽术用于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具有较高的一次性成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囊放气 吞咽置胃管 气管切开 昏迷
  • 作者: 陶思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第16期
  • 机构:宣城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安徽 宣城 242000
  • 简介:目的:改良长度管法对老年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50例,常规长度管法)及观察组(50例,改良长度管法),评价记录胃肠减压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数据差异(P<0.05)。讨论:临床为老年肠梗阻患者实施改良长度管法干预可明显改善胃肠减压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长度胃管置管法;老年肠梗阻;胃肠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误吸相关因素,并对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择40例老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于我院2022年2月-2023年7月接受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较高,而误吸发生率则较低(P<0.05)。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误吸的可能性,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留置胃管 误吸因素 人文关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和中心静脉(CVC)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鉴定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处理,计算两组相关研究指标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24个随机对照试验(RCT),总样本量2900例次。PICC组在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血气胸发生率、血肿发生率等共8项指标方面优于CVC组;在脉管炎发生率、血栓发生率方面CVC组则较优。结论临床应用中PICC较CVC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PICC前系统评估对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行PICC患者,并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最基础的常规评估,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评估,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非计划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评估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PICC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非计划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ICC患者实施系统评估可以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降低非计划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PICC置管 系统评估 置管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认识的逐渐深入,营养支持已由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鼻空肠管或(肠)造口途径的肠内支持为主[1]。多项临床研究[1-2]认为,肠内营养无论在营养支持效果、费用、安全性还是可行性上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养。鼻在临床饲的应用中最为普遍。鼻饲术(nasogastricgavage)是通过鼻经鼻腔插入胃肠道,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

  • 标签: 鼻胃管 位置判断 喂养
  • 简介:摘要探讨不同临床固定的方法,有效预防的脱落,提高患者留置的时间和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留置的并发症,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 标签: 留置胃管 固定方法 护理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合理、牢固地做好固定,不但能保证作用的发挥,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为此,我们总结了一种新的固定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非常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胃管固定 临床应用效果 护理工作量 医疗费用 固定方法
  • 简介:为提高浅昏迷、中度昏迷病人的一次性插成功率,在《基础护理学》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对的选择、操作物品准备、润滑荆的选择以及插入的时机进行了改进,既减轻病人鼻咽喉部刺激的痛苦.又降低损耗,经济实惠。

  • 标签: 昏迷病人 胃管 硅胶
  • 简介:喂养主要是因为呼吸系统症状妨碍经口进食或经口进食不足,为有异常呕吐反射的新生儿提供一条肠饲通路。新生儿喂养以早产儿尤其是亟低体重儿居多,胎龄越小,喂养的时间越长。临床上通常用从口插入,其缺点是不易固定,常发生患儿不自主拔或滑。2005年2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对早产儿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早产儿 胃管喂养 胃管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置入法提高球麻痹患者一次性成功率。方法患者处于右侧卧位,经左侧鼻孔插入,插至14~16cm(约咽喉部)时,另一名操作者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停顿数秒,仔细观察病人呼吸状态,待病人呼气末,护理人员轻柔而快速沿咽后壁稍加旋转顺势加压,将呈C形弧度以l~2cm长度插人,人16~18cm,用压舌板轻轻下压病人舌根部,证明通过会厌部进人食管,若管有阻力,旋转90~180°,然后将轻缓置入内。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成功44例,占73.3%,观察组一次性成功56例,占93.3%。结论改良置入法操作简单安全,在球麻痹患者护理中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胃管 球麻痹 吞咽困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改良型固定法结合(圆角鼻贴)结合“工”字胶布高举平台法在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留置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3M胶布制作的鼻贴固定法,观察组使用3M胶布制成的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在面颊部用高举平台法加固。结果观察组病员卷边率、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鼻贴更换时间显著延长,留置时间延长。结论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的高举平台法应用于固定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增强了固定效果,提高了病员的舒适度。

  • 标签: 胃管固定 改良鼻贴 高举平台法
  • 简介:摘要观察改良衣袖在PICC中的应用效果。取患者的贴身衣袖,将PICC侧衣袖缝纫隐形拉链,进行进静脉输液和换药操作时,脱去外衣,拉开拉链即可实施相关操作。在PICC患者中,应用改良衣袖充分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可提高PICC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综述近年来临床常见的各种洗胃方法,为临床找到一种适合本科室的方法

  • 标签: 洗胃技术 置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成人深静脉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到进行深静脉术的成人患者共 80例,均于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针对接受深静脉术的患者可实施术后护理方案,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成人 深静脉置管术 护理
  • 简介:中心静脉在肿瘤科的治疗中运用广泛,由于治疗需要,导管需在体内长时间放置,据报道,中心静脉导管最长留置使用时间为1a。因此,预防导管的脱落、有效地固定导管成为护理的难点之一。本文重点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寻找有效、简便、舒适的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4年4月共护理中心静脉病人689例,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对比,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固定方法 护理技术 置管时间
  • 简介:【摘要】早期肠内营养非常重要,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作用。高误吸风险患者应用鼻肠管喂养,可减少相关并发症。本文对现临床中应用的多种鼻肠管方法及利弊进行综述,寻求最佳鼻肠管方法

  • 标签: 肠内营养 危重患者 鼻肠管 置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