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发病至严重的3、4级患者,采用通常的针灸按摩、封闭治疗,疗效多不佳。凹刃针注射疗法通过刺切开鞘环状韧带,以及注射入封闭药物,直接解决了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病理机制中,骨纤维管狭窄和的炎症的本质问题,具有疗效显著,损伤小,痛苦小,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抑郁情况的差别,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对130例COPD患者进行分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问卷进行抑郁评价,并完成对其肺功能检查及相关病史(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教育程度,每年住院时间)的采集,根据一般情况不同,分成支气管炎型组及肺气肿组。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130例COPD患者,男71例,女59例,其中42例诊断为抑郁,抑郁发生率32.3%,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体重,FEV1%pred,每年住院时间,教育程度的患者抑郁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吸烟及年龄与COPD合并抑郁无显著相关性(P>0.05),COPD合并抑郁中不同临床分型存在显著差异(P=0.025)。结论COPD易合并抑郁,与不同性别、体重,FEV1%pred,每年住院时间,教育程度有关,不同临床分型抑郁发生率不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得出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6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征、既往病史、猝死诱发因素、猝死时间、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引发心脏病猝死的基础病因主要有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其中冠心病者最多(46.4%)。患者死亡时间集中在冬春两季,以中午至凌晨多见。猝死前23例(41.1%)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16例(28.6%)患者出现心室率加快,血氧饱合度下降5例(8.9%),血压下降5例(8.9%),意识丧失7例(21.4%)。低钾患者49例,高钾7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急诊患者血乳酸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EICU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4例内科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预后,将其分为D(死亡)组和L(存活)组,其中D组31例,L组53例。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24h内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进行分析,探讨二者间的关系。结果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其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大于30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21~30分的患者(P<0.05),APACHEⅡ评分为21~30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11~20的患者(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L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的关系为正相关,即血乳酸浓度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而升高,而APACHEⅡ评分又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检测指标,所以内科急诊疾病严重程度与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动脉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30例患者同时予以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两组患者的治疗进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C反应蛋白、CD4+/CD5+细胞比值、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改善显著,CD4+/CD5+细胞比值、免疫球蛋白A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实施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36例(42只眼)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散瞳后瞳孔直径(2.5±0.4)mm,在手术中采用的是透明角膜切口。需以chopper钩及晶状体调位钩辅助,扩大瞳孔至4~5mm,松解粘连,进行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原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于连续环形撕囊后。结果在手术之后,部分患者相较于术前瞳孔直径偏大,总体上患眼瞳孔接近圆形或椭圆形;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视力≥0.5者26只眼(61.9%),术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患者在术后1只眼后囊少许破裂,2只眼再发部分后粘连,植入人工晶状体无显著偏位。结论通过上述手术技巧进行的治疗干预,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恢复较好,且顺利完成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接近或保持生理性圆,手术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相对减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检验及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75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线索细胞检查、BV快速检测、pH值检测、胺试验,观察对比各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总结分析细菌性阴道病诱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线索细胞检查的检出率为62.7%(47/75),BV快速检测的检出率为61.3%(46/75),胺试验的检出率为50.6%(38/75),pH值检测的检出率为48.0%(36/75),pH值检测与线索细胞检查、BV快速检测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性阴道病诱发的危险因素有滴虫性阴道病、经常清洗阴道、多次流产、避孕套使用、性卫生习惯。结论BV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是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检验的首选方法;线索细胞检查可以作为BV快速检查的补充予以运用;胺试验和pH值检测联合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性别早发严重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一病房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85例早发严重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与114例冠脉正常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女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在高血压、肥胖、DM、TG、早发CHD家族史、LDL-C、HDL-C、WBC、BMI及CRP等方面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在高血压、吸烟史、DM、肥胖、早发CHD家族史、HDL-C、WBC、BMI、Fbg及CRP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不同性别对比,各因素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危险因素高于3个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结论不同性别早发严重冠状动脉三只病变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存在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肌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运动系统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运动系统性疾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80,采用肌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和研究组(n=80,采用肌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功能优良率相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运动系统性疾病可显著改善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尽快恢复,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术前疼痛敏感度与术中创伤性应激反应强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切口≥15cm)的女性患者50例,ASA分级I-Ⅱ级,年龄35~65岁。术前1d测定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异丙酚-瑞芬太尼-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于人室后平静l0min时(基础状态)、气管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分钟、插管后10min、切皮前即刻、切皮后1分钟、术中30min、1h、2h及关腹时、术毕11个时间点记录MAP和HR,并于相应时点抽取动脉血样,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人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计算相应时间点前后MAP、HR及血浆NE浓度的差值。术前痛阈、耐痛阈与各相应时间点前后MAP、HR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人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的差值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各相应时间点前后的MAP、HR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人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的差值与痛阈无相关性(P>0.05)。气管插管前后、切皮前后和关腹前后MAP的差值(r=-0.714,r=-0.641,r=-0.741,P<0.05),HR的差值(r=-0.558,r=-0.708,r=-0.628,P<0.05),血浆NA的差值(r=-0.794,r=-0.720,r=-0.676,P<0.05)与耐痛阈呈负相关;与基础值比较,术中半小时、术中1小时和术中2小时血浆COR浓度的差值(r=-0.757,r=-0.858,r=-0.747,P<0.05)与耐痛阈呈负相关;与基础值比较,术中1小时、术中2小时血浆SOD的差值(r=-0.591,r=-0.768,P<0.05)),MDA浓度的差值(r=-0.786,r=-0.671,P<0.05)与耐痛阈呈负相关。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前耐痛阈与术中创伤性刺激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强度呈显著负相关;痛阈与术中创伤性刺激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强度无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指标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选择性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44人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三组,分别在入院后检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ApoB等。结果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ApoA1/ApoB比值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正常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又显著高于双支及三支病变组(P<0.05)。结论HDLc和ApoA1/ApoB比值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诊脂肪肝患者12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度组32例,中度组61例,轻度组27例,另选取同期非脂肪肝自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者行静脉血抽检,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脂肪肝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TG、TC、LC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TG、TC、LCL-C随病情严重程度递增,HDL-C随病情严重程度递减(P<0.05);脂肪肝严重程度与TG、TC、LCL-C呈现为正相关性,与HDL-C呈现为弱负相关性(P<0.05)。结论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呈现为密切的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及并发症预防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86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3例,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RBSI)的风险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实ICU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803例,其中发生CRBSI46例,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结果46例患者发生CRBSI的原因与操作不当、导管的类型和材料、置管部位、时间及患者因素等有关;其中4例患者更换导管,7例拔除了导管,其余35例感染得到控制。结论患者、导管及置管因素均影响CRBSI的发生,通过纠正诱发因素,降低CRBSI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无症状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无症状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资料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为合并无症状脑梗死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血压等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无症状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危险因素。结果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疾病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饮酒史、吸烟史、颈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白质病变以及高脂血症,患者的性别和房颤和无症状性脑梗死疾病的出现无相关。结论老年患者的年龄、饮酒史、吸烟史、颈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白质病变以及高脂血症属于无症状性脑梗死疾病出现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