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基础教育解决应试教育问题的必由之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4

论我国基础教育解决应试教育问题的必由之路

胡明辅 李淑兰 胡正祥 解 波

昆明理工大学教育改革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教育改革研究所 云南省化工学校 云南曲靖市 沾益区第三中学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问题比较突出,且历经数十年的改革仍未能有效解决。研究认为应试教育是一元化高考招生恶性竞争、“施考—应考”恶性循环的直接结果。从科学性和素质教育与评价的实用性出发,学生素质应当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技艺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六种。克服应试教育,必然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解决应试教育唯一有效的途径是把学生的全面素质纳入高考考查,并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即实行“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该模式能够彻底破解应试教育难题,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可以淡化高考,降低竞争烈度;可实现高考选拔标准与基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促进国民教育良性发展;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节基础教育走向,并便于高校选拔适合学校定位和专业特点的考生。

【关键词】一元化 多元化 高考招生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着与西方大国的激烈竞争。大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文化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在我国教育被称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因而党和政府历来都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国的教育事业还不尽如意,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且历经数十年的改革治理却未能有效解决:老师为考分而教、学生为考分而学;教育被窄化为教学,教学被窄化为应试训练[1];学生的好奇心、敏感性、想象力和求知欲受到抑制,创新思维被泯灭;学生负担过重,无谓的花大量时间精力于应试训练,浪费了亿万青少年学子的青春年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未能真正落实;传递到高校,学风不正、学生无心读书的现象并不少见,即便是名牌大学也概莫能外。鉴于此,本文从应试教育的成因、素质与素质教育分析出发,探讨克服应试教育、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可能路径,为其相应的教育改革作理论探讨。

  1. 应试教育的主要成因

研究[2]认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主要成因是:一元化的高考招生模式、教育评价标准的异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国民意识中教育观念的局限等。但“一元化高考招生模式”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主要矛盾。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其次要矛盾便可迎刃而解。

我国传统的高考仅通过笔试考核部分高中科目的内容(纯学科考试),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单一的,高校招生则根据高考成绩(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即录取的依据也是单一的,我们称之为“一元化高考招生模式”。由于高考仅笔试高中部分文化课科目,其他如音体美劳、人格品性、素质能力、创新思维等均难以在高考中体现,因此只要把高考科目的“应试”搞好,就可以考入大学甚至高水平大学。如此,学生、教师、学校、社会都将关注的重心集中于应对高考科目的考试,从而导致应试教育。

高考作为一项高利害性的常模参照考试,考生需凭分数占据一个进入高校的优势位置。对施考者而言,若试卷难度长期坚守教材和考试大纲,随着中学教学不断适应试题难度,考生成绩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趋同,造成考试区分度弱化,不利于招生选拔。若强求一定的区分度,则要扩展考试范围和深度,要设计偏题怪题难题以及“挖坑布雷”,教学工作势必又要迎合施考趋势,如此便构成了“施考—应考”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更有甚者,类似“衡水中学”模式的考试工厂在全国野蛮生长,叠加逐利资本的介入,引起激烈的“剧场效应”,把应试教育推向无以复加的地步。

综上所述,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过重是一元化高考招生恶性竞争、“施考—应考”恶性循环的直接结果。

  1. 学生素质与素质教育

在当今语境中,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后天发展形成的基本品质,是人在社会中获得生存与发展机会的基本能力。素质教育是使得个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获得品质充分发展的过程,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就素质的结构而言,从科学性和素质教育与评价的实用性出发,研究[3]认为学生素质应当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技艺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六种,其内涵与外延阐释如下:

“思想品德素质”,是指人对社会的基本认识、价值取向和道德水准。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集体和家庭的责任与情怀;对人的尊重、善良、同情、诚信与合作;人伦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

“科学素质”,是指人所具备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数理逻辑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等。

“文化素质”,是指人的文化底蕴、文化修养与人文精神。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艺术审美、文明修养、人文精神和文学写作能力等。

“技艺素质”,是指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能力素质。包括劳动技能、实验技能、观察技能、交际技能、组织协调技能、艺术(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技能、体育技能等。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品质特性。包括人的自信、自省、自爱、自尊、自律、勇气、胸怀、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抗挫能力、进取心、意志力、坚韧性、适应性等。

“身体素质”,是指人身体的体质和身体运动的机能水平。

以上提出了技艺素质的概念,并定义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而获得的能力素质”,从理论上解决了素质类别覆盖的完整性,并可在素质教育中突显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人作为一个整体,各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其间, 某一素质要素发生变化,可引起其他素质要素乃至整体素质随之发生变化。

  1. 解决应试教育问题的必由之路

  1. 克服应试教育,必然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应试教育的目的在于“应试”,即应对学科考试,其手段和着眼点都是围绕着在学科考试中取得优势,教育中体现短期效应和高烈度竞争,教师和学生成为考试的工具。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按国家总督学柳斌的提法, 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第二要义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即唤醒人性潜能,激发内生动力,着眼于学生持续的、长远的发展。

显而易见,应试教育是一种异化的、病态的教育,素质教育才是科学的、健康的、人性的教育。因此,克服应试教育,必然就是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摒弃应试教育,发展全面素质教育,是我国党和政府近30年来教育变革的主要目标,是全国人民的长久期盼,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1. 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是解决应试教育问题的必由之路

高考作为一种决定青年学子前途命运的高利害性考试,引起极大的关注是必然的,因此高考招生必然成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这是不可能改变的。另外,高考作为高校选拔生源的手段,作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手段,是不可能取消的。

因此,解决应试教育问题,必然要对高考招生制度进行改革。通过分析应试教育的成因,我们知道应试教育是一元化高考招生恶性竞争、“施考—应考”恶性循环的直接结果。那么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把高考的一元化考试(纯学科性考试)改革为多元化测试,即降低学科性考试的权重,从而淡化学科性考试。另外,根据前面分析,克服应试教育,必然以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那么把学生的全面素质纳入高考考查,并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便把高考指挥棒的指向由应试教育(纯学科性考试)转向素质教育(全面素质考查)。如此便形成“学科性考试+全面素质考查”的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4]

我们知道,影响基础教育走向的,除了高考招生指挥棒外,还有一个指挥棒,即“教育评价指挥棒”。那么,如果不改变高考招生模式,只改革教育评价能否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从逻辑上分析,教育评价分为社会(百姓)评价和官方评价,其中社会评价自然是高考导向的(以高考成败论英雄),至于官方评价,高考成绩也必然占很大权重,可见教育评价不可能独立于高考评价,而且社会评价即老百姓的口碑,无论教师和学校都得重视,否则老百姓用脚“投票”,是任何学校都不可承受之重。从实践上说,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到现在近三十年时间,转变应试教育为全面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政府和教育界不变的主题,然而却推而不动。几十年来,实践素质教育被高考逆淘汰的事例并不鲜见。如最近的2020年高考,南京一中仅仅在教育的理念上有所改变,“分分必争”的“应试”稍有松懈,即导致南京一中400分以上分数段人数与同类学校相比偏少,便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家长冒雨聚集在南京一中校门前,手举“高分低出”“一中不行”“校长下课”等纸牌表示抗议[5]。在严重的“剧场效应”中,人们都已经站着看戏了,任何想回归坐着看戏都只能是空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是解决应试教育问题的必由之路。

  1. 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概要

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详见文献[4],在此仅作概要介绍。所谓多元化,即“多元测试+多元评价+多元录取”。多元测试是指测试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多元评价即对考生评价的多元化;多元录取即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多元化。

  1. 多元测试

多元测试=“高中学科考试+全面素质考查”。

“高中学科考试”由省级组织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完成,等级计分,不设选考科目,所学必考。

“全面素质考查”,包括“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技艺素质”和“身体素质”六种。其中:

“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考查,拟设置 “科学与自然”“人文与社会”两科考试,主要采用笔试,分别考查其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两科考试不局限于高中学科内容。科学素质的考查,包括科学自然知识、数理逻辑、创新思维、科学方法、学习潜力、智能因素等。文化素质的考查,包括中外文化知识、综合思辨、文化修养、艺术美育、人文精神、写作能力等。

“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技艺素质”,拟采用“模拟面试+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考查。“模拟面试”即利用计算机模拟面试情景,对考生进行测试。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拟面试,可以相互弥补、印证,提高其辨识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如此可对考生的思想品德、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心理品性、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语言逻辑性、观察能力、知识面、应变能力、技能特长、基本生活技能等进行识别判断。这样的面试方法,不但可以避免专家面试的人情干扰和主观偏见,还可以极大的拓展面试的功能与发展空间。

“身体素质”考查,可通过运动测试、医学检测和学生个人体育锻炼、体质变化等大数据分析进行考查评价。要注意的是,传统习惯把体育技能当成身体素质,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1. 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即多元测试的结果,不进行加权汇总,没有总分,也不作综合评价,全面反映考生的个性特长。

  1. 多元录取

高校根据自身的定位、价值取向和专业特点,自定各部分评价的权重和招生录取规则,并按规则实行自主招生,学校与考生双向选择。

  1. 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的应用分析

通过逻辑分析,实行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可以带来如下效应:

  1. 改变高考指挥棒的指向,彻底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使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把学生全面素质考查纳入高考招生,高考指挥棒便指向素质教育。把全面素质考查与高中学科考试相结合,学科考试作为学生申请高校的必要条件,学生不能不重视,教学质量便得以保证;但学科考试不是进入高水平大学的充分条件,因此不需要过分追求考试的区分度,即可避免考试中的偏题难题怪题、“挖坑布雷”,教学则不需要题海战术、不必研习解题技巧,学生负担便可以减轻,应试教育即可避免。

  2. 高考被淡化,其关注度大幅度降低,教育回归健康轨道。在多元化的模式下,学科考试不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考定终生”不复存在;大数据分析是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结果,与高考无关;模拟面试,每个人面对的问题都不一样(面对的问题与大数据分析、个人背景、面试中表现有关)。另外,每个高校乃至每个专业,在招生中的价值取向不同,因而招生规则不同而且每年都会有变化。因此,任何学校和培训机构,都很难针对高考招生作应试训练;即便训练,也不会有明确的预期。如此,高考即被淡化,其关注度大幅度降低,教育回归低烈度竞争的赛道。

  3. 实现高考选拔与基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使得高校选拔人才从单纯的部分学科的考试转变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实现了高考选拔与基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如此,必然给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以正确导向:注重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如重视道德品性的培育;注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培育进取心、培养创新思维特质;根据孩童的不同天性,发展个性特长;规范个人行为,养成良好、文明的习惯;锤炼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基础教育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并通过多元化高考模式的选择,大学生的素质便随之提高,高校的学风会随之好转,全民族的素质也就随之提高。总之,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将有力的促进国民教育良性发展。

  4. 利用高考招生指挥棒,可以比较自如的调节基础教育的走向,同时选拔适合的专业人才。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的特点是“全学科、全素质”考查,由此即可通过高考考查的导向,引导基础教育的走向。在调节基础教育的走向方面,如我国社会正由小康走向富裕,公民的文明程度亟待提高,即可在高考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艺术休养方面有所强化;又如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由追赶走向并跑甚至领跑,需要大量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也可在高考科学素质中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考查方面有所强化。在选拔人才方面,如研究型大学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招生录取中可以提高科学素质、创新素质方面的权重;又如对于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则应优先选择心理健康、性格活泼、心胸开阔、心地善良、责任心强的学生。

  1. 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可望使得我国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然而,该模式目前只是总体上搭建了一个大的理论框架,还不具备实用的条件。而且限于作者的专业和能力,即便理论框架也必然存在不科学、不严谨、不妥当的地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包括各种素质的内涵及其外延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确立考查指标、“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考查的题型、样题研究,大数据分析、计算机模拟面试的软件、硬件研究与开发等。因此,后续工作涉及面极其广泛,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大数据与云计算、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众多学科,是一个超大型的系统工程,仅靠少数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鉴于此,建议利用我国的举国优势,组织国家力量、聚集各相关专业专家加以研究,开发相应的软硬件,为下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必要的基础。

  1. 结语

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是解决“应试教育”问题的必由之路。教育的问题牵动着全国亿万家庭福祉,关乎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兴衰。退一步讲,应试教育的问题总是要解决,没有更好的办法,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教育改革要重建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J].中国教师,2017,(9)5-8.

  2. 胡明辅,李淑兰,别玉, 等.我国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成因及其破解之道[J].基础教育研究,2019,(9):16-18,23.

  3. 胡明辅,李淑兰,丁国东.论基础教育的全面素质教育及其实施支撑条件[J].基础教育研究,2019,(23):11-14.

  4. 胡明辅,李淑兰,丁国东, 等.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9,(69):1-3.

  5. 余慧娟,任国平,魏倩. 发展素质教育亟须净化教育生态--南京一中高考舆情风波调查与分析.人民教育,2020,(17):24-28.

【作者简介】胡明辅,1955年,男,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研究生,教授,昆明理工大学教育改革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问题及其改革的方向路径

李淑兰,1957年,女,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大学本科,教授,昆明理工大学教育改革研究所,中国教育问题及其改革的方向路径

胡正祥,1985年,男,云南省化工学校,讲师

解 波,1980年,女,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第三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