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街口社区0-2岁儿童超重肥胖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20年新街口社区管理的408名0-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参照2006年WHO儿童生长标准,以身长别体重为判断标准,统计和评价超重肥胖情况。【结果】①男童总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4.74%,女童总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6.67%。男女童的超重、肥胖、总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8月龄以内随着月龄的增加超重肥胖检出率逐渐升高,18月龄以后随着月龄的增加超重肥胖检出率逐渐降低。③不同分娩方式的超重肥胖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出生体重、母妊娠期患病和本市户籍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高于非高出生体重、母妊娠期无患病和非本市户籍儿童,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街口社区0-2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影响因素为高出生体重、母妊娠期患病和本市户籍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婴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新街口社区儿保门诊2018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556例6-12月龄婴儿,经血常规检测,以血红蛋白数值在110g/L以下作为诊断贫血的标准,统计贫血发病情况。结果:556例婴儿中发现 71例贫血患儿,未发现中、重度和极重度贫血,婴儿贫血发生率为12.77%。母亲孕期无贫血的婴儿贫血率低于母亲孕期贫血的婴儿(P<0.01);母乳喂养的婴儿贫血率低于人工喂养的婴儿(P<0.01);4-6个月添加辅食的婴儿贫血率低于6个月以上添加辅食的婴儿(P<0.01);合理添加辅食的婴儿贫血率低于未合理添加辅食的婴儿(P<0.01)。结论:婴儿贫血的相关因素主要是母亲孕期贫血、人工喂养、辅食添加不及时和不合理等。需加强健康宣教,提升家长保健意识,指导孕期保健,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添加辅食,降低婴儿贫血的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以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为"金标准",评价ATP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ATP负荷/静息MPI并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连续病例95例[男65例、女30例,年龄(56.2±8.5)岁],观察ATP负荷试验的不良反应,并对MPI结果行半定量分析,获得负荷总积分(SSS)、静息总积分(SRS)及差值总积分(SDS);对CAG图像行定量分析,获得QCA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百分比)。以QCA作为"金标准",计算ATP负荷MPI的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SS与QCA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百分比间的相关性。结果95例患者中,ATP负荷试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7%(70/95),停药后均能自行缓解。ATP负荷MPI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灵敏度为45.3%(24/53),特异性为81.0%(34/42),阳性预测值75.0%(24/32),阴性预测值54.0%(34/63),准确性为61.1%(58/95);ATP负荷MPI诊断冠状动脉狭窄≥70%的灵敏度为15/16,特异性为78.5%(62/79),阳性预测值46.9%(15/32),阴性预测值98.4%(62/63),准确性为81.1%(77/95)。SSS与QCA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中度相关性(r=0.418,P=0.017)。结论ATP负荷MPI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的同时,对医院卫生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了解医院中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不仅可以满足医院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还可以通过规范以及总结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优化人力管理资源的重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铁载体毒力基因entB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毒力的影响。方法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到的30株CRKP菌株中筛选出CRKP-27作为实验菌株,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构建entB基因缺失株ΔentB、回补株C-ΔentB,并通过PCR验证敲除及回补是否成功。观察CRKP-27、ΔentB、C-ΔentB菌株的菌落形态并进行拉丝试验,初步了解entB对CRKP菌落形态和毒力表型的影响。绘制菌株生长曲线,测定entB对CRKP菌株生长的影响。铬天青S(CAS)检测液对菌株产铁载体能力进行定量检测。建立小鼠腹腔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生存率直观了解entB基因对CRKP毒力的影响。计量资料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小鼠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CR结果显示缺失株和回补株构建成功。entB基因对CRKP的菌落形态、荚膜和毒力表型无明显影响。ΔentB组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CRKP-27组(P=0.008)和C-ΔentB组(P=0.001),说明entB基因削弱了CRKP菌株的生长能力。entB组与CRKP-27组(P=0.001)和C-ΔentB组(P=0.001)相比铁载体产量明显下降,分别下降11.739 3%和11.964 2%,说明entB基因显著增加了CRKP产铁载体能力。动物实验中,与CRKP-27组(P=0.023)和C-ΔentB组(P=0.024)相比,ΔentB组小鼠生存率明显增高,说明entB基因增加了CRKP菌株的毒力。结论铁载体毒力基因entB明显减弱了菌株的生长能力,但使CRKP产铁载体能力、毒力明显增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感染促进TNF-α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炎症改变的机制。方法建立Fn感染细胞及TNF-α炎症诱导模型并分为4组,即未感染对照组、Fn感染组、TNF-α诱导组、Fn+TNF-α组。首先用Fn感染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和结直肠癌细胞HCT116、LoVo,分别检测Fn对不同结肠细胞的黏附情况。TNF-α诱导HCT116细胞3 h后加入Fn感染,24 h后分别用CCK8试验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内和细胞培养上清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细胞因子(IL-6、IL-8、IL-1β)的表达。结果Fn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LoVo的黏附性较强(P<0.05),但基本不表现出侵袭,反而在24 h后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有较高侵袭率。与未感染Fn组相比,Fn感染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损伤增加(P<0.001)。在TNF-α诱导3 h后,Fn感染进一步促进了细胞死亡和损伤(P<0.001)。Fn感染和TNF-α单独处理组的NF-κB表达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01, P<0.05),Fn+TNF-α组的NF-κB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独处理组(P<0.001)。Fn感染和TNF-α单独处理组中,IL-6和IL-8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01),IL-1β无明显改变(P>0.05)。Fn+TNF-α组中IL-6、IL-8、IL-1β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独处理组(P<0.05)。结论Fn能够优先黏附于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上,进而促进TNF-α诱导的细胞损伤、死亡和NF-κB及其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β的表达和释放。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Gemox方案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0月贵州省肿瘤医院60例经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ENKTL患者资料,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P-Gemox方案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完全缓解率为65.0%(39/60),部分缓解率为25.0%(15/60),总有效率为90.0%(54/60)。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氨基转移酶升高、放射性黏膜炎等,多为轻中度,予对症处理或放化疗停止后缓解,无治疗相关死亡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75%、69%,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6%、68%、62%。治疗期间因疾病进展及感染死亡3例。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及放疗剂量与预后相关(均P<0.05)。结论P-Gemox作为一线诱导化疗方案联合调强适形放疗对ENKTL患者的近期疗效佳,安全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法依据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护理中心的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包括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及效果评价4个方面。获取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最佳证据并制定相应审查标准。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护理记录进行资料收集。证据应用前后各有80例患者及18名护士纳入。分析每条证据应用存在的障碍及可解决方案。比较证据应用前后,各审查指标依从性、吞咽障碍筛查率、筛查准确率、筛查记录率及护士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证据应用前审查指标依从性为0~33.3%,应用后审查指标依从性达到95.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对吞咽障碍识别知识问卷得分由40~80(60.56 ± 10.69)分上升到60~100(82.78 ± 1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39,P<0.05)。吞咽障碍筛查率由7.5%上升至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9.10,P<0.05),筛查准确率100%,筛查记录率97.4%。应用后24例吞咽障碍风险患者仅4例发生肺部感染。结论将吞咽障碍识别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筛查情况,规范护士行为,改善吞咽障碍护理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作为结肠癌癌前病变的结肠腺瘤性息肉(CAP)中肠道菌群的改变特征。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CAP组)30例和无腺瘤息肉的健康个体(HC组)30名。通过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收集CAP患者的腺瘤组织和健康志愿者(HC)的肠黏膜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对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扩增,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序列测定,实验结果使用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进行比较法分析。结果CAP患者的腺瘤组织中肠道菌群α多样性高于健康肠黏膜组织(Chao指数、Ace指数P<0.01)。门水平分析中,CAP组中拟杆菌门(FC=0.38)的丰度显著降低(P<0.01);属水平分析中,拟杆菌属(FC=0.32)、埃希菌属(FC=0.57)、瘤胃球菌属(FC=0.42)、Blautia(FC=0.27)、Dorea(FC=0.57)在CAP组中丰度降低(P<0.05);假单胞菌属(FC=2.43)、乳球菌(FC=2.84)、土芽孢杆菌属(FC=2.07)和不动杆菌属(FC=2.36)丰度升高(P<0.05)。结论与HC肠黏膜组织相比,CAP患者腺瘤组织中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差异,表明腺瘤性息肉患者黏膜中菌群存在失衡现象。这种肠道微环境的失衡,对研究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炎患者的灌肠方法,减少灌肠液外流,以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60例需做灌肠的胰腺炎患者,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30例,改良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吸痰管灌肠,对照组采用开塞露塞肛,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液外流情况及排便效果。结果改良组灌肠外流液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吸痰管灌肠法能够增加胰腺炎患者排便的成功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内分泌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02例患者进行研究,并选用随机分组法将102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增加一项护理质量改进内容,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有52例患者的内分泌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有效率达到96.30%;对照组只有36例患者的内分泌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有效率仅有75.00%。两组患者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内分泌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增加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可增强内分泌疾病患者疗效,值得内分泌科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