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聚合酪蛋白酸钠(Na—CN)生物聚合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了MTGase改善Na—CN乳化性能作用机理。紫外光谱显示,MTGase聚合Na—CN生物聚合多肽链Trp和Tyr残基紫外吸收峰强度明显低于Na-CN,说明生物聚合“空间结构效应”占较重要地位。荧光发射光谱显示,Na—CN生物聚合Wrp和Tyr残基荧光强度比Na—CN有显著增强,表明生物聚合疏水性区域更加暴露。然而,MTGase长时间催化(12h)得到生物聚合荧光强度反而有所下降(与4h场合相比),这反映了“空间位阻效应”。红外光谱显示,Na-CN与其生物聚合酰胺特征峰相差不大,说明两者二级结构基本上相近。此外,MTGase改善Na—CN乳化性能机理是:MTGase催化导致Na—CN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进而改变了蛋白表面的表面疏水性质,最终达到改善Na—CN乳化性质效果。

  • 标签: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 酪蛋白酸钠 生物聚合物 光谱分析 改性机理
  • 简介:采用木瓜蛋白对罗非鱼进行解,对不同液固比和浓度对水解罗非鱼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总氨基态氮含量作为评价木瓜蛋白水解能力为指标,结果表明木瓜蛋白水解罗非鱼最适加量为0.6%,水解最经济固液比在1∶3左右。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木瓜蛋白水解罗非鱼最佳工艺条件为:浓度0.7%、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3h、pH值6.0。

  • 标签: 罗非鱼 木瓜蛋白酶 酶浓度 固液比 工艺条件
  • 简介:目的:从海参体壁组织中分离提取蛋白体,研究其学性质。方法:新鲜海参组织经匀浆、Tris-HCl缓冲液浸提后得到粗提物,再经(NH4)2SO4盐析、二乙氨乙基葡聚糖纤维素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分离纯化后得到海参蛋白体。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分子质量200ku。结果:海参蛋白体特异性最强检测底物Boc-GAA-MCA,最适pH8.0,最适反应温度45℃。40℃时蛋白体活性稳定,在1h孵育过程中呈现一定热激活效应。在50~60℃,活力随孵育时间延长迅速下降。K+、Ca2+、Mg2+、Zn2+均可明显抑制其活性。抗痛素、N-甲苯磺酰-L-赖氨酸氯甲基化酮、N-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及E-64均可显著抑制该蛋白体活性。结论:海参体壁蛋白体具有典型蛋白复合型活性,其中胰蛋白样活性较强,之后是糜蛋白样活性,而肽基谷氨酰肽水解样活性最弱。

  • 标签: 海参 蛋白酶体 纯化 酶学性质
  • 简介: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品天然产生1种2A级致癌物。建立以氨基甲酸乙酯脱氨为基础生物清除方法,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单因素比较方法,通过测定比活,对氨基甲酸乙酯脱氨发酵条件和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乙酯最适发酵条件是:以15.0g/L麦芽糖为碳源,5.0g/LNH4Cl+5.0g/L酵母膏为氮源,7.5g/L氨基甲酸乙酯,培养温度28℃,起始pH5.5。培养菌株枯草芽孢杆菌ZJ0930h后,氨基甲酸乙酯脱氨活达到最大值18.86U/mL。经盐析、离子交换和膜浓缩后,氨基甲酸乙酯脱氨纯化倍数达到174,冷冻干燥粉比活力为32186U/g。氨基甲酸乙酯脱氨最适催化温度45℃,最适反应pH4.0。该具有一定热稳定性,在酸性环境催化活力和稳定性较好,适当浓度Zn2+和Mg2+对活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ZJ09所产氨基甲酸乙酯脱氨具有良好催化能力,易于发酵制备,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食品用,具有广泛产业化应用前景。

  • 标签: 氨基甲酸乙酯 脱氨酶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 简介:由于传统面制品在品质和营养方面并非十分理想,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对提高产品品质,合理利用食品资源是非常经济有效而且健康。本文简要介绍焙烤食品和蒸煮食品中一些常用种类、特点及应用。

  • 标签: 焙烤制品 蒸煮制品 应用
  • 简介:采用生物传感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基于游离氨基酸含量对胶原蛋白胰解进程预测模型,以实现对解进程在线监控,获得最大量目标活性肽。以大马哈鱼皮为原料制备胶原蛋白,对其解,建立不同条件下解动力学曲线。结果显示: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随解时间延长而增加,与胶原蛋白水解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以浓度、底物浓度、游离谷氨酸含量、赖氨酸含量、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为输入参数,水解度DH为输出参数,建立基于谷氨酸含量、赖氨酸含量以及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蛋白传感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3个模型水解度样本值与拟合值进行比较分析,R2分别为0.98,0.9805和0.981,对样本值拟合度很高。利用模型进行独立试验验证,理论值与实验值相符合,水解度实验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0.404%~6.45%,0.76%~2.27%和1.67%~2.72%。3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仿真监控,可用来在线预测水解反应动态进程。

  • 标签: 大马哈鱼皮 胶原蛋白 酶解进程 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 简介:以部分脱乙酰几丁质为载体,戊二醛为偶联剂,共价法固定果胶(E.C.3.2.1.15),研究了果胶固定化条件、固定化性质,结果表明:固定化果胶最适pH为3.5,比游离小0.5个单位;最适温度为50℃,比游离提高了10℃;其表观Km(3.67mg/mL)接近游离Km(3.97mg/mL).以pH4.0、0.25%果胶溶液为底物进行柱式反应,结果表明:以1.7mL/min流速运行26h,果胶活力基本无变化,操作半衰期为37d.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山楂汁、12%苹果汁为例进行柱式实验,粘度可分别降低66%和60%.

  • 标签: 果胶酶 共价固定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脱乙酰几丁质 固定化条件 游离酶
  • 简介:乳及其制品中均含有一定量脂解,该能水解乳脂肪生成游离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品品质。乳脂解作用分为两种:一是自发性水解,其作用起始于乳冷藏过程;二是诱导性水解,是由乳加工引起,如经过均质后脂肪球膜被破坏,使脂解有机会进入脂肪中发生水解。脂解活性测定方法主要有:pH值统计法、以脂肪酸量增加来表示及琼脂糖扩散法等。本文采用琼脂糖扩散法对UHT乳中脂解活性进行定性分析,其测定原理为:脂解以三丁酸甘油脂为底物,将其水解,从而使含有三定酸甘油脂产生肉眼可见亮斑,测得亮斑直径再通过换算即可知道

  • 标签: 脂解 UHT乳 油脂 水解 均质 冷藏过程
  • 简介:以蓝色刺孢霉为出发菌株,利用复合(紫外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出发菌株,筛选凝乳酶高产菌株,并对其做遗传稳定性试验,研究蓝色刺孢霉产学性质。研究表明,先UV后DES复合诱变初筛,最可能为正突变株有AI,A7,A15和A18;先DES后UV复合诱变初筛,最可能为正突变株有B9,B12,B20,B22和B27。通过对上述菌株进行复筛,A18,B9和B20凝乳酶活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0.80%,104.32%和37.51%,其中以先DES后UV诱变菌株B9相对活最大,达到(115.95±7.20)SUmL~.活增加104-32%。遗传稳定性试验表明B9具有较好遗传稳定性。通过抑制剂试验,确认蓝色刺孢霉所产为天冬氨酸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制定标准曲线,由其方程得出该凝乳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400ku。通过与小牛皱胃酶切位点比较.得出水解产物和小牛皱胃基本相同。

  • 标签: 蓝色刺孢霉 凝乳酶 诱变选育 酶学性质
  • 简介: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研究,抗除草剂"超级杂草"随着时间推移改变了自身交配策略,进化转变帮助它们抓住宝贵基因,从与其他植物竞争中胜出。文章近期在线发表于《生态学》杂志上。这项研究探讨了较为普遍农业杂草——牵牛花中,植物交配系统和除草剂抗性之间关系。

  • 标签: 牵牛花 抗草甘膦 美国密歇根大学 自交 《生态学》 除草剂抗性
  • 简介:日本味之素公司在研究核酸系鲜味调味料过程中,找到能进行特异位置磷酸化反应微生物,从而发现了由这种微生物产生能适应生产核酸系鲜味调味料需要鲜味物质,使生产这类核酸系调味料技术取得新突破。此项研究成果已经于今年3月31日在广岛大学举行日本农业化学学会研讨会上发表。味之素公司在研究中首先进行微生

  • 标签: 调味料 鲜味 磷酸化反应 微生物 核酸 产生
  • 简介:采用超声波、加热、酸、碱等处理方法研究改善玉米蛋白可溶性问题,探讨法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玉米肽方法。结果表明:调节玉米蛋白悬浮液pH值为11,在超声功率45W,超声温度60℃条件下超声30min,可显著提高玉米可溶性蛋白得率;比较6种蛋白解产物抗氧化能力,确定Alcalase为制备玉米抗氧化肽最佳水解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适解工艺是:底物质量浓度10.0g/100mL、加量2806U/g、反应pH值9.0、反应温度56.0℃、反应时间185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玉米解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40±0.27)%,与理论预测值相对误差在±l%内。

  • 标签: 玉米蛋白 酶解 抗氧化肽 响应面分析
  • 简介:在分析测定脂肪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脂肪作用条件对馒头外观品质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脂肪对馒头增白作用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脂肪影响面粉流变学特性和馒头外观品质。脂肪使面团吸水率、筋力增加,适量添加脂肪使面团加工时间延长并有利于维持面团稳定性。适量添加脂肪有利于馒头成型,但添加过量会使面团耐搅揉性、延展性和抗拉伸性减弱,不利于馒头胀发。

  • 标签: 外观品质 脂肪酶 馒头 面团流变学特性 单因素试验 工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