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话中的"+VP"是近几年由港台传入大陆的方言句式,讨论这种句式的类型、语用特征以及它在大陆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旨在说明,方言语法与普通话语法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我们应以从俗的原则接纳各种方言成分,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语言的变异现象.

  • 标签: “有+VP”句 类型 语用特征 成因 发展趋势 中国大陆
  • 简介:生活中,人们总能说出一些让人困惑的句子来,如:"小明谁都不认识"意思可以是"小明不认识任何人",也可以是"任何人都不认识小明"。大家几乎都知道这句话歧义,却很少有人理解产生该歧义的原因。句式"NP+谁+都+不+VP"中,NP_1和NP_2(谁)作为施事和受事指向不明,从生成语法来看,该是由于移位产生歧义的。当然产生歧义的原因并非任意,该句式中任何一个成分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对NP_1、NP_2(谁)、都不、VP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并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该句式产生歧义的原因进行解释,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类否定歧义

  • 标签: 歧义句 “NP+谁+都+不+VP” 句子成分分析 句法分析
  • 简介:两岸四地"+VP"形式在来源、实时的使用情况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在台湾,它与闽方言源形式差异明显,已经成为通用口语的"主流"形式,但在书面语中却只是"支流"。在港澳地区,"+VP"用得更多,并且有更为浓厚的"古旧"色彩,在"港式中文"中则更多保留方言源形式。在大陆地区,"+VP"只能算刚"露头",它的进一步发展情况有待观察。这一形式的研究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有很大的拓展与提升空间,可以分别着眼于大陆与台港澳三地或其中的一地,研究其来源、与旧有形式的竞争及现状、将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等。

  • 标签: 两岸四地 句法 “有+VP”形式
  • 简介:现代汉语普通话中“VP仅限于“”和动词的直接搭配,它的兴起是汉语方言和港台普通话共同作用的结果。“VP”句中“”的性质对句式的成立和结构有着决定性作用,它用来表示确定或者强调,应归属副词词性,甚至是完成体的“体标记”。

  • 标签: 有VP结构 副词词性 体标记
  • 简介:在JEFC教材中,感叹是一种重要句型,它表达高兴、喜悦、惊奇、愤怒等强烈感情,其句型变化灵活。不易掌握。本文试就其句型类作一小结。一、What引导的感叹

  • 标签: 感叹句 类型 初中 教学 英语 语法
  • 简介:近段时间愈发明白一个道理:其实一话是真的可以带有温度的。让我印象深刻的第一带着温度的话,是一位杂志编辑发来的邮件:“很抱歉杂志不能采用诗歌题材,但仔细阅读了您的诗作之后发现,您的文笔优美,情感也很细腻,希望您能尝试一下以叙事体的形式来写作。”

  • 标签: 温度 杂志编辑 诗歌题材 叙事体 诗作
  • 简介:感叹是初二册第24单元的重要语法。感叹主要有两种,what引导的感叹和how引导的感叹。下面就感叹的基本构成与用法及其记忆作一总结和指导。

  • 标签: 感叹句 用法 初二 引导 指导 基本构成
  • 简介:“没()”虽然是“”字句的否定形式,但是由于“”字句的比较项一般是体词性的,“没有”的比较项可以是体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字句多表示虚比,而“没有”主要表示实比。因此,造成“”字句与“没()”在比较项性质、比较点、比较值“那么,这么”的省略、X的选用、相互转换上不完全对称。留学生由于不了解这两个结构的不对称而常常出现偏误。

  • 标签: 不对称 实比 虚比 偏误
  • 简介:文章对明清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中的“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进行穷尽性分析描写,同时参考明清时期山东方言背景的其他语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代汉语形成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汉语北方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的发展演变情况,并且从地域性上挖掘明清山东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的某些特性;澄清人们在此句式研究问题上比较关注句式发展的时间性,而不注重地域性的挖掘的模糊认识。地域性的挖掘对汉语语法史研究又很有意义。

  • 标签: 差比句 时间性 地域性 山东方言
  • 简介:翻一下初一上册英语教科书,来见,正式感叹出现,但用陈述、忻使及单词或词组表达惊奇、喜悦、愤怒等情绪的感叹比比皆是:以下略举几例。

  • 标签: 感叹句 初一上册 教科书 单词 词组 英语
  • 简介:1986年的元旦.我正在某军事学院大学生队受训。教导员告诉我们:上午10点,首长来检阅我们的分列式。结果10点30分首长才来.检阅完毕.走进餐厅时已经是12点了,会餐前,教导员请首长讲话,首长清了清嗓子,说:“今天不多讲,只讲三话。”大家为首长善解人意和自己空空如也的肠胃热烈地鼓掌!

  • 标签: 即兴演讲 表达能力 语言形式 工作效果
  • 简介:动词后面"到"的词性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议,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这一情况严重影响到相关问题的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现代汉语出现频率极高的动词、形容词为基础,从具有代表性的各种观点入手,分析了这种句型的三种构成形式以及"到"前面动词的情况,参照判断动词的语法标准,弄清了"到"的性质,从中得出结论:动词后面的"到",动词特征比较突出,是动词,并没有介词化。

  • 标签: 语法特征 词性
  • 简介: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的形成较多地受到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视角、主观认识和情感的影响。为了探寻人类对条件结果关系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的条件与语言形式中的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全面地认识条件系统,论文以现代汉语中表示条件关系的标记条件为研究对象,从形式入手分析了条件的形式和语义、功能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规律。从语言主观性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理论,探求条件语义的生成和表达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条件系统做了层级和细类的划分。

  • 标签: 现代汉语 条件句 认知语言学 主观视角 认知过程 主观认识
  • 简介:摘要强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贯穿于口语交际和书面语当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不得不注意的一个重点。本文旨在通过应用布拉格学派的标记理论分析带有标记词的强调,并探讨其在对韩国学生的教学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而对韩国学生习得有标记强调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建议。

  • 标签: 标记理论 有标记强调句 韩国学生
  • 简介:<正>《现代汉语小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在“看”字条下列有八个义项,第八个义项是:“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本文讨论的就是这种“看”。通过讨论,以便弄清出现在“看”前面的动词或动词结构(以下记作VP)的特点,“VP看”的语用特点,并对“看”的性质作些讨论。

  • 标签: “看” 祈使 动词结构 谓语 小词典 句子
  • 简介:“左VPVP”对举格式可分为三个次类,且三个次类间存在一个语法化等级序列。语料分析发现,此格式的语法化过程贯穿两条线索:一是“左”“右”词汇语义的分化与虚化;一一是“表动作反复”格式语义功能的产生与发展。“左”“右”词汇语义的分化使其在“S+VP”结构中由主语降格为状语,加之前后两个VP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变化,古代汉语中两个并列的“S+VP”结构最终在重新分析的作用下形成“表动作反复”的新语言形式;而这一语义功能的稳固又促使该结构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最终促成“左一个N,右一个N”这一对举格式。

  • 标签: “左VP右VP” 方位词 对举格式 语义分化 语法化
  • 简介:谁在开封府铡了陈世美?黑包公。谁在狮子楼剁了西门庆?好汉武松。谁在下邳城宰了吕奉先?奸雄曹操。这个答案谁不知道?然而,往深处想想。就可以看到真正杀人的是某人的一话。

  • 标签: 西门庆 武松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