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5世纪末至16世纪是西欧各国经历巨大变化的时期。在封建社会解体的同时,资本主义已经前发并逐渐发展起来,文艺复兴迎来了思想解放和科学艺术的繁荣,打破了中世纪文化专制的禁烟;绕过非洲前往东方的新航道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使国际市场急剧扩大,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向了大西洋沿岸;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方兴未艾,封建神权统治的中心——罗马天主教会的地位已发发可危。就在这个历史转折的时刻,一个旨在强化专制工权,顺应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扩大“圈地”的要求,自上而下推行的英国宗教改革发生了。一、宗教改革前的英国教会基督教约在公元6世纪末,“七国时期”(Heptarchy)传入英国。当时的不列颠岛正遭受盎格鲁─
简介:摘要:1517年,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门前贴出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自此德国成为了宗教改革的发端之地。而作为文艺复兴始发之地的意大利,虽然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宗教改革却未能更早发生。作为世界近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宗教改革的发端问题引发了很多历史学家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德国和意大利两个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宗教改革发端之地是德国而非意大利的原因。
简介:〔摘要〕早年的亨利八世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出于与法国对抗的需要,他也打着保护教皇的大旗,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亲密合作。当听到在马丁·路德的倡导下,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正方兴未艾时,他亲自撰文谴责马丁·路德,为教皇辩护,由此从教皇那里赢得“信仰捍卫者”的称号。然而,几年后,形势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亨利八世成为教皇眼中的头号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