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局部性肠坏死的病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以来收治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肠坏死的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进行过腹部手术而继发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患者有30例,占患者总数的60%,而进行过肝硬化脾切除术而继发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患者有24例,占腹部手术的80%;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抗凝溶栓治疗两种。44例患者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经治疗后,1例患者死于肠坏死,2例患者死于中毒性休克,病死率为6.82%,其余41例患者预后良好;6例患者采用抗凝溶栓治疗,无死亡病例,病人预后良好。结论腹部手术、血液的高凝状态、高血压及门脉高压症是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急性期患者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预后效果良好,慢性期患者采用抗凝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简介:本文利用中国乡村的经验证据,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局部性(经济)改革(PartialReform)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现有文献所不同的是,本文着重分析地方官员而不是国家一级的政治精英在局部性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的结论是,给定中央政府的改革方案,地方官员因为拥有政治权力,可以选择性地实施那些只对他们自身利益有关的改革措施,而对那些可能会减少寻租机会,或削弱他们的权力基础并进而威胁其未来寻租机会的改革措施,地方官员会反对或阻挠,从而造成不同内容和性质的改革措施进展参差不齐的所谓局部性改革现象。随着改革的进展,原来支持和推动改革的力量可能会转而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和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是否为鼻息肉治疗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并行内镜鼻窦手术,且术后至少1年以上的18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按照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意见书(EPOS)2012对所有病例进行疾病临床控制程度的评估。在校正一般的以及合并症的混杂因素后,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外周血和组织嗜酸粒细胞数量与病情控制不良风险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根据外周血和组织嗜酸粒细胞是否增多将病例分为4组:同时伴有外周血和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鼻息肉为BT-high组,仅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鼻息肉为B-high组,仅伴有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鼻息肉为T-high组,不伴外周血和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鼻息肉为BT-low组。其中BT-low组的患者比例最高,达到了41.5%;BT-high组的病例次之,占31.2%;而T-high组和B-high组的患者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15.3%和12.0%。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数量和组织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病情控制不良的风险增加独立相关。此外,相比于B-high和T-high组的患者,BT-high组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术后病情控制不良风险。结论系统性和局部性嗜酸粒细胞同时增多的鼻息肉患者,术后病情控制不良的风险显著高于仅伴有外周血或组织嗜酸粒细胞增多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局部性牙周炎患者行后牙单颗固定种植修复后其功能及结构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治疗的牙缺失需进行后牙单颗牙固定种植修复的患者1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慢性牙周炎(稳定期),将患者分成牙周炎组(40例,合并慢性局部牙周炎)和牙周健康组(93例,牙周健康)。随访6个月,比较在种植修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种植体探诊深度(PD)、牙龈厚度、牙龈乳头指数(PIS)、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边缘骨吸收变化等参数,考察两组的种植修复成功率。结果两组种植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93/93)比95.0%(38/40),χ2=1.94,P=0.163];牙周健康组与牙周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0.0%(0/93)比2.5%(1/40),χ2=0.19,P=0.663]。牙周炎组术后3个月、6个月PD与术后1个月比较,参数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4.30,P=0.020、< 0.001)。牙周炎组术后6个月mSBI(t=1.97,P=0.048)、牙周健康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mSBI(t=3.64、4.50,均P < 0.001)与相应组术后1个月相对应参数比较均降低。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PD、PIS、mSBI相关参数同一时间点进行组间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间PD、mSBI相关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2.13,P=0.041、0.035)。种植修复术后6个月,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边缘骨吸收量较其术后呈升高趋势,牙周炎组术后1个月分别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比较(t=1.64、0.63,P=0.100、0.524),牙周健康组术后1个月分别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比较(t=1.70、1.18,P=0.088、0.236),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牙周炎组牙龈厚度术后1个月分别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比较(t=0.99、0.49,P=0.321、0.620),牙周健康组牙龈厚度术后1个月分别与术后3个月、6个月比较(t=0.87、1.36,P=0.379、0.1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牙龈厚度、边缘骨吸收量在相同时间点术后1个月分别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9、0.39、0.54、0.77、0.55、0.38,P=0.623、0.693、0.590、0.439、0.580、0.699)。结论单颗固定种植修复术可用于治疗牙缺失合并慢性局部性牙周炎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对牙龈厚度、边缘骨吸收量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较牙周健康者具有较高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
简介: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高层次表现形式,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弘扬光荣传统,打造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品位,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