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曝光率的增加,社会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度也有了明显的强化。从食品安全的具体分析来看,食品当中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含量会严重影响食品的品质,所以在食品安全性检测的时候,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微生物的检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食品中微生物检测的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从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在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时候,不同的方法利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且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积极的分析各类方法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这样可以甄选出性价比更高的技术,实现其在具体利用中的推广。本文就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快速检测法应用做具体分析,旨在判断检测方法的实用性。
简介:目的:评价同一种国产试剂在不同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7034人份ALT及酶免双试剂检测阴性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分为A、B两组进行HBV、HCV、HIV三项联合核酸定性检测,试验均采用上海浩源生物试剂进行8人份混样核酸检测。A组:采用全自动加样仪、核酸提取仪和实时荧光PCR仪检测系统。B组:利用CHITAS及实时荧光PCR仪检测系统。分析比较两组的操作性、运行时间及阳性检出率。结果:A,B两组从操作上比较,A组的手工操作步骤多于B组,B组的自动化程度高于A组。如当天混样/单样测试数不大于48,则B组快于A组。如大于48且不大于96,则两者运行时间基本一致。两组的NA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30%,0.0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一种国产检测试剂,分别在不同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试验结果相关性良好,两者在使用性能、检测结果方面均较稳定;国产检测试剂质量和检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和部分进口产品相比仍有些许差距,我们期待其可以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提高检测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检测模式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到6月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200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标本和末梢血标本,并将处理后的静脉血、末梢全血、末梢预稀释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不同模式下测得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对不同模式下检测得到的各项血常规指标进行比较,可见经末梢预稀释血和末梢全血测得的各项指标中,仅有PLT的比较有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的情况,其余三项指标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这两种模式下测得的WBC、RBC、PLT、Hb均与经静脉血全血测得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模式下测得的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