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小球法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应用经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观察组应用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可以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患者,均属于我院2019年02月至2022年02月期间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遵循随机信封分组原则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n=37)以经胆囊三角解剖入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n=37)以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术后指标较参照组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参照组少(P<0.05)。结论:在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时,选取此次研究入路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情况,加速患者康复出院,值得使用。
简介:探讨肝右叶巨大肝癌切除术中应用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联合前入路绕肝提拉法的临床效果。2014年1月—2015年12月,60例肝右叶巨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行右半肝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Glisson蒂横断联合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行右半肝切除术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肿瘤破裂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术中输血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平均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果表明,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联合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行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右叶巨大肝癌,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肿瘤破裂的风险,降低了术后胆漏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18例患者经尿管输尿管碎石术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法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3d清石率、术后30d清石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简介:选择2010年2月-2014年12月行前入路联合绕肝提拉法右肝巨大肿瘤切除术患者33例(绕肝提拉组),同期行常规右肝巨大肿瘤切除术患者27例(常规切肝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术后生存情况.绕肝提拉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常规切肝组(P<0.05),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切肝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ALT、AST、血清点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绕肝提拉组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切肝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绕肝提拉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切肝组患者(P<0.05).前入路联合绕肝提拉法应用于右肝巨大肿瘤切除术中安全性较好,术后肝功能恢复较快,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2例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观察组患者采用桡动脉组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SD、并发症发生率6.52%优于对照组患者34.78%,两组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LVEF对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效果更佳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痛苦程度,提升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股骨颈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患者自愿的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2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微创SuperPATH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优良率(91.67%)明显比对照组患者(79.17%)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下床行走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微创SuperPATH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简介:目的探讨侧入路4步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解剖性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采用侧入路4步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解剖性剜除术治疗体积〉80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记录术中出血量,切除腺体体积,手术时间,对比术前术后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结果9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30-120ml,平均(56±21)ml;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60±23)min;切除腺体50-120g,平均(69±29)g。与术前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比较,平均切除率68.6%(62.5%-76.3%)。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83.4±25.6)mlvs(7.2±2.5)ml,P=0.017],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7.4±3.2)ml/svs(21.3±5.6)ml/s,P=0.019],IPSS评分明显好转[(25.6±4.3)分vs(7.3±3.6)分,P=0.012]。结论侧入路4步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解剖性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尤其对于外科包膜的寻找有独到优势,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实行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关节愈合时间、并发症率、假体移位情况、术后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2.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7%,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关节愈合时间为(13±4.5)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7±4.5)天,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率35.7%,少于对照组66.8%,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假体移位为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3例,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95±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2.5)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十分有效的疗法,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率,缩短关节愈合时间,减少假体移位及减少术后引发的并发症和提高术后Harris评分,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及对肘关节Mayo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肘关节内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两组肘关节Mayo评分,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改善肘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简介:背景:传统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当中使用广泛;微创经皮内固定是近年出现的新技术,其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否具有优势,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循证学证据。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Meadline、荷兰医学文摘、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专业实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表关于微创经皮内固定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的临床试验,按照特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Manager5.3.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21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计1625例患者,其中微创组808例,传统组817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肱骨头坏死、术后3个月Constant评分方面,微创经皮内固定组优于传统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内固定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在术后12个月Constant评分、术后并发症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微创经皮内固定创伤小、在近期临床疗效方面优于传统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内固定组,但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由于部分文献质量不高,可能存在各种偏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简介:目的了解神经内镜经鼻入路至颅底中线区及鞍上区的内镜解剖特点,以及颅底中线区可暴露面积和鞍上区的可操作空间,探讨该入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选用新鲜成人尸头10具,红色与蓝色明胶分别灌注动、静脉血管,75%医用乙醇浸泡保存5d,经CT薄层扫描和重建影像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应用直径4mm,长度18cm的0。和30。硬质内镜,在神经导航辅助下模拟手术过程,采用双鼻孔扩大经鼻入路对尸头进行颅底中线区及鞍上区内镜下解剖,重点观察该入路中重要解剖结构及其位置关系,以及颅底可暴露面积及鞍上区手术可操作空间。结果内镜经鼻入路可以安全、清晰地暴露前颅底面积平均(6.43±0.7)cm2,中颅底面积平均(3.43±0.5)cm2,后颅底面积平均(8.31±1.1)cm2;由于脑池提供了自然空间,因而可以充分地暴露鞍上区,并具有较宽裕的手术操作空间。结论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可较广泛地暴露颅底中线区,为鞍上区手术操作提供了宽广、清晰、多角度的手术视野和空间。内镜经鼻入路不仅是临床治疗颅底中线区和鞍上区病变的一种安全、可行的微侵袭手术方法,而且是具有发展前景且不可替代的手术方式。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经鼻蝶入路垂体切除术后患者降低并发症及提高睡眠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我院进收治的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手术前两种方法用口呼吸训练对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3例经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出两组,对照组26例,实验组27例。对照组在手术前用手捏鼻法进行用口呼吸训练;实验组在手术前用纱条填塞鼻腔法进行用口呼吸训练。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与术后相比,对照组的呼吸,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纱条填塞鼻腔进行用口呼吸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冲吸式吸痰管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盲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口腔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口腔护理工作中应用冲吸式吸痰管;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39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牙菌斑指数与牙菌斑清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39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39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20.5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冲吸式吸痰管具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