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患儿父母在整个围手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3例,2008年就诊的51例为干预组,2007年就诊的52例为对照组。在干预组患儿住院期间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延用目前临床常用护理模式。以状态焦虑问卷(stateanxietyinventory,SAI)评估两组患儿父母在术前、术中和术后CCU期间和术后的焦虑程度。结果干预组患儿父母在患儿入院后手术前、手术等待过程中、CCU监护治疗过程中以及术后病房康复4个阶段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先心病患儿父母围术期的焦虑情绪,可使父母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照护围术期患儿而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 以孕产妇为中心的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接诊收治的 200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初产妇镇痛分娩选择情况,两组产妇产程,两组初产妇合并症及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两组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药物镇痛率为 5.00% ,对照组为 15.0% ( χ²=5.5556 , P=0.0184 );非药物镇痛观察组的应用率高于对照组 ( P<0.05);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 P<0.05); 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0%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各 1 例,胎儿发育受限、产后出血各 2 例;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9.0% ,产后出血 15 例、妊娠期高血压 10 例、胎儿发育受限 13 例、妊娠期糖尿病 11 例, 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满意率为 99.0% ,对照组满意率为 90.0%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初产妇分娩期间,选择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 可增加顺产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提升药物镇痛分娩选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在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供更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策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心肌缺血患者2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脏康复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包括个性化康复计划、心理支持、生活方式指导、家庭参与和定期随访。观察指标包括心理状态(HAMA、HAMD评分)、生理指标(心率、血压)、生活质量(SF-36评分)和康复效果(6MWT、NYHA分级)。结果:实验组在心理指标(HAMA、HAMD评分)、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和康复效果(6MWT、NYHA分级)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的SF-36评分在所有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脏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指标和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康复干预为中心的靶向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以康复干预为中心的靶向护理。统计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以康复干预为中心的靶向护理模式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培养自我护理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自我管控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年至12月我社区66例慢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以家庭为中心干预,干预3个月后使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试量表(AHSMSRS)评价患者疾病管理情况,使用生活量表(SF-36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量表总分以及3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慢性疾病患者采取以家庭为中心方式培养自我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控能力,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妇产科学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在治疗和预防各种妇科疾病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与基础、临床相关,又包含着对女性生活状况的关怀,集中体现对女性的关注和重视。根据妇产科学的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妇产科的“思政”要素,强化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作为一项根本任务,以培养出更优秀的国家栋梁。妇产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实践性很强,对医务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很高,要具备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是以教材理论为基础,穿插临床个案、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但随着许多新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到医学教育中,妇产科学的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兴趣,如何使学生对妇产科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何培养出理论与临床知识密切结合的学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以人的器官系统为主线,通过整合与重构课程体系,以其教学流程为基础,结合以问题为中心(PBL)模式,积极探索在现代学徒制环境下,将课堂理论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实习技能训练,提高临床思维、临床技能等综合素质,以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