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全瓷修复体最主要的优点是能逼真地模仿天然牙的色泽和半透明性。另外,运用粘接技术能够使一些病人不需要牙体预备即可完成全瓷修复。这个病例描述了在没有邻牙体预备的条件下采用粘接全瓷修复体关闭前牙间隙的情况。粘接时采用的是硅烷偶联剂和树脂水门汀。用全瓷修复体关闭牙间隙,使其恢复了牙齿的自然外观。因此,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没有邻预备的全瓷修复体也能很有效的改善美观。

  • 标签: 前牙瓷修复体 全瓷修复体 牙体组织 牙间隙
  • 简介: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116例肌痉挛进行面部肌肉局部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16例肌痉挛患者,总有效率为98.3%,1年后复发率为85.1%,重复注射后仍有良效。主要的并发症是轻微周围性面瘫和眼睑下垂,无过敏及全身毒副作用。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是治疗肌痉挛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 标签: 治疗 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并发症 临床研究 总有效率
  • 简介:<正>4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均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同时予鼻()罩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在(BiPAP),每日2次,每次3~4h,连续3天。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PaO2、SaO2比较,P<0.01。示辅助通气能迅速提出高PaO2、SaO2,并有效降低PaCO2,能改善缺氧与二氧化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

  • 标签: 重症哮喘 BIPAP通气 平均血压 常规吸氧 解痉平喘 辅助通气
  • 简介:临床上制作覆盖义齿永久保留牙根的方法为二方:①根管治疗后制作金属根帽,②根管治疗后,在根管口制备洞形,作出倒凹,用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充填[1].前者需要特殊设备,精确度要求高,价格昂贵,患者就诊次数多.后者需制作作凹固位,充填物边缘易产生微漏,造成根面的继发龋,且银汞合金含汞对人体有害,复合树脂对牙龋有刺激,易产生龋炎[2].1993年10月至2001年3月,本科应用银离子(含银玻璃离子粘固粉,日本产)对根管充填后的残根进行根充填,在其上制作覆盖义齿,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残根 银离子 覆盖义齿
  • 简介:目的探讨对AO分类C型桡骨远端以背侧关节塌陷为主的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该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根据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0例,时间2~20个月。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价,优8例,良1例,可1例。结论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以背侧关节塌陷为主的C型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方法。

  • 标签: 桡骨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患儿男,2岁,因左颜面大片红斑,发育迟缓2年于2004年12月26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儿2003年1月出生后发现左颜面部以中线为界,布满红斑,压之不褪色,波及头皮.躯干及左下肢有散在不规则大片红斑,躯干部有大片青灰色胎痣样色素沉着.2003年4月中旬,患儿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抽搐,每次数分钟或10多分钟,2~3次/d.在当地医院做头部CT及MRI检查,显示左额颞顶硬膜下积液,给予钻孔引流,引流出淡黄色液体约200ml.

  • 标签: 颅面血管瘤 影像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DSA 2003年1月 2003年4月
  • 简介:背景:孤立的股骨远端髁冠状骨折(Hoffa骨折)十分罕见,其诊断困难,在治疗上也存在争议。股骨远端髁上骨折合并冠状骨折也很少发生。此项研究的目的就是明确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合并股骨髁冠状骨折的机率.并描述m这些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89例患者的202个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回顾性评估。结果:在202个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中有77个(38.1%)诊断合并有冠状骨折。在这些冠状骨折中有59个(76.6%)只累及单髁,18个累及了股骨内和外髁累及单髁的冠状骨折中有85%位于外髁。股骨远端开放骨折合并冠状骨折的可能性是闭合骨折患者的2.8倍(95%可信区间,1.54~5.25)。在102个进行CT检查的膝关节中有47%被诊断出冠状骨折,与其相比,在100个未行CT检查的膝关节中,其诊出率只有29%(p=0.008)。术前未被诊断出的10个冠状骨折只是在术中固定股骨远端骨折时才明确诊断,且这些病例术前均未行过CT检查。结论:冠状骨折经常与高能的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合并发生;在本研究中,合并冠状骨折的发生率为38%。外髁较内髁更易受累。累及双髁的冠状骨折也很常见,并且大多数冠状骨折伴有开放伤口。加上了冠状骨折的诊断使股骨远端髁上-髁间骨折的外科治疗的策略和方法发生改变,因此,术前对股骨远端损伤者,特别当合并有开放损伤时,竭力推荐进行CT扫描。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冠状面骨折 髁上骨折 髁间骨折 HOFFA骨折 诊断困难
  • 简介:目的为中份骨折临床整复制定适宜的手术方案。方法利用三维螺旋CT扫描为手术提供最佳进路及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通过最佳的手术切口整复中份骨折畸形而不遗留明显手术瘢痕,以及明视手术达到解剖复位,复位顺序为:利用下颌骨的完整性,重建上下颌正常咬合关系,然后再复位颧骨、颧弓,并将其固定于颅骨,最后将颧骨和上颌骨自然合拢,在颧牙槽嵴及犁状孔处固定,再进行鼻眶筛区骨折的复位固定,而后进行软组织(眼球复位和内眦韧带固定)修复。采用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HIF)术固定。结果手术后面形改善,张口度增加,咬合功能明显恢复。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的病例,额肌麻木、暂时性面瘫等并发症半年后均恢复,2例钛板异物反应Ⅱ期取出后愈合,围手术期无一例手术切口感染。结论采用该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面中份骨折 整复
  • 简介:目的分析颅骨血管瘤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例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颅血管瘤病的CT表现,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CT主要表现为:(1)脑表浅部位钙化灶;(2)钙化相邻皮质不同程度脑萎缩;(3)患侧颅壁稍增厚、头颅不对称。结论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颅血管瘤病的诊断方法,准确、方便,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同时应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

  • 标签: 颅面血管瘤 CT检查 钙化 脑萎缩 颅壁增厚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介绍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及听神经保留技巧.方法对51例大型听神经瘤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所有51例病人均行肿瘤全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6%.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20例(39%)术后3个月内面神经功能为Ⅰ~Ⅱ级,27例(53%)为Ⅲ~Ⅳ级,4例(8%)为Ⅴ~Ⅵ级.根据Gardener-Robertson听力分级标准,3例(6%)听力保留.无手术死亡、脑干和后组颅神经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技术,绝大多数大型听神经瘤均可以在保留面神经解剖完整的前提下手术全切.

  • 标签: 听神经瘤 听神经 乙状窦后入路 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效果,探讨其优缺点。方法72例患者上下颌骨骨折施行微型钛板坚幽内固定。结果67例患者伤口术后无感染,均达到了Ⅰ期愈合,68例咬[牙合]关系恢复到术前的咬[牙合]关系,4例咬[牙合]关系壮本恢复。术后张口度均大于3.6cm,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结论骨骨折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效果可靠,除多发性骨折外,避免颌间结扎带来的饮食限制,对颞颌关节功能的影响小,口内入路手术避免了面部瘢痕的形成,较传统的骨骨折钢丝拴扎和颌间结扎固定具有明显优势,无论口内或口外手术,由于纯钛或钛制品的组织相容性较好,且无毒性,免除了再次手术取出固定物的烦恼,不足点在于微型钛板成本价格高,治疗费用相应升高。

  • 标签: 创伤 面骨骨折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 简介:目的:总结134例老年人口腔颌肿瘤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术前解除患者对手术恐惧心理,使病人主动配合手术,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内感染;结果:术后1例行三次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另1例皮瓣皮肤部分坏死,余132例切口一期愈合,术后因心脏病、肺内感染死亡2例,死亡率为1.49%;结论:增强术后护理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疾病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颌面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哺乳早期易发生奶胀,常用治疗方法为热敷、按摩、挤奶等,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产妇怕痛往往拒绝实施,使乳房胀痛症状得不到及时缓解,从而引发体温上升、乳腺炎等并发症.为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减少并发症,我科自2002年起采用内服鹿角粉和外敷生酵面的方法治疗乳房胀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乳房胀痛 并发症 外敷 内服 产妇
  • 简介:目的观察光索在儿童颌瘢痕畸形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一组11例张口困难或合并颈部活动受限的颌瘢痕畸形患儿,应用光索辅助进行气管插管,观察完成气管插管每例患者所用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插管,最长需时10min,最短3min,平均5min,所有患者无声门水肿发生.结论光索是解决儿童颌外科气管插管困难问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光索 困难气管插管 儿童 颌面瘢痕畸形
  • 简介:目的提高对猫抓病淋巴结炎的诊治水平,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对6例颈部猫抓病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7~41岁,平均20岁;男女之比为1∶1;发病部位:腮腺区2例,下颌角1例,颌下区1例,颈部2例.所有病例均作随访,最长9年,最短1年,无1例复发.结论详细询问猫抓病史和豢养史,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及病变淋巴结切除活检,是本病诊治关键.

  • 标签: 猫抓病 淋巴结炎 面颈部 诊断 抗生素 病例分析
  • 简介: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颅底肿瘤手术有较快的发展。为积累和交流经验,本文总结了16例颅底恶性肿瘤病例,探讨手术径路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今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采用颅联合径路切除的16例颅底恶性肿瘤病例资料,探讨手术径路、修复方法,总结生存、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结果:16例中前颅底手术12例(13次手术,其中1例两次前颅底手术),侧颅底3例,后颅底1例。6例硬脑膜切除后用额骨骨膜、颞肌筋膜、阔筋膜和人造硬脑膜修复,颅底缺损3例用钛网、1例用玻璃钢,其它只用额骨骨膜和/或帽状腱膜和/或肌肉修复,皮肤缺损3例用带血管蒂皮瓣、2例用转移皮瓣修复。颅底手术后生存时间为1~9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8例术后复发,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0个月,4例术后未控,4例无瘤生存。7例出现较轻微的并发症。结论: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前、侧、后颅底手术径路进行颅联合手术可以安全和有效地切除肿瘤,同时配合术后放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颅面联合进路 颅底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 手术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