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视纵隔镜在纵膈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纵膈物采取电视纵隔镜检查,获取物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本组中,恶性病变18例(64.29%);良性病变8例(28.57%);纵隔镜检查未明确病理诊断2例(7.14%)。病变组织部位分析结果显示,24例2R、4R区(75.00%),3例6区(9.38%),2例2L区(6.25%),1例10R(3.13%)、1例5区(3.13%),1例7区(3.13%)。结论纵隔镜是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能获得纵膈物明确病理诊断,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电视纵隔镜 纵膈肿物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肉芽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15例肉芽性乳腺炎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使用抗酸染色及碘酸雪夫氏染色患者标本,分析肉芽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该病患者皆为女性,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2±4.5岁。(2)以小叶为中心发生病变是该组织病理的主要特点,病灶多呈多灶性结节状分布,通过小叶内可视以上皮样细胞,主要以多核巨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在病变组织的切缘处无炎症细胞存在。(3)经抗酸染色及碘酸雪夫氏染色的所有病例标本均无枝杆菌及霉菌。15例患者均采取以乳腺小叶区段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仅出现2例复发者。结论肉芽性乳腺炎与乳腺癌在临床中的鉴别比较难以确诊,目前唯一有效的确诊方法就是组织病理学检查。

  • 标签: 肉芽肿性 乳腺炎 确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新生淋巴管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在58例贲门癌和22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标本中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正常贲门粘膜微淋巴管密度值与贲门癌中淋巴管密度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VD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提示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贲门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管密度 D2-40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Elivision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显像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腹部影像分型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相关影像学资料。8例患者在直接淋巴造影术后胸腹部MSCT联合扫描。结果经MSTCT淋巴管成像图片显示所有患者均为病变肠管和肠管以外病变,其中有8例为肠管扩张,有8例为肠壁增厚,有4例为胸腔积液,有6例腹腔积液,有2例为心包积液,有8例为肠系膜水肿包纵隔淋巴反流,有5例为肠系膜结节,有1为腹腔淋巴管瘤,有5例肠淋巴干反流,有8例腰淋巴肝反流。结论MSTCT淋巴管成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准确的诊断出患者肠管中的病变组织位置。

  • 标签: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部影像 淋巴显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常规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n=150),以及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n=150),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6.3±7.3min)、术中出血量(140.7±11.4ml)、切口长度(6.3±1.2cm)肛门排气时间(42.7±13.3h)以及住院天数(9.6±1.8d)均低于对照组,而淋巴结清扫个数(19.9±3.6)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患者肿瘤病理学分类Ⅰ期、Ⅱ期、Ⅲ期人员比例分别为18.67%、48.00%以及33.33%,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术后六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7%(P<0.05)。结论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清除患者大量淋巴结,预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开腹手术 淋巴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肠系膜血管栓塞致肠坏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对5例肠系膜血管栓塞致肠坏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前均出现误诊,1例死亡,死亡率20%,死亡原因为感染中毒性休克。结论提高对肠系膜血管栓塞疾病的认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手术治疗,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及时处置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基层医院 肠系膜血管栓塞 肠坏死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44例),分别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传统根治术治疗。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淋巴清扫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确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淋巴清扫数量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根治术 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动、静脉病变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增强血管造影诊断肠系膜上动、静脉病变45例。采用GE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增强扫描于注射对比剂后延迟25~30s扫描动脉期、60~70s扫描门静脉期。在GEW4.4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肠系膜上动、静脉图像,分析肠系膜上动、静脉血管成像对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均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共发现肠系膜上动、静脉病变48处,其中累及肠系膜上动脉24处,肠系膜上静脉14处,肠系膜上动、静脉同时累及15处。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静脉解剖结构,对肠系膜动、静脉病变有准确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及节省宝贵时间。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肠 肠系膜上静脉 体层摄影术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治疗直肠癌低位直肠或肛管吻合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39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口服无渣肠内营养制剂、缓泻剂进行肠道准备;术中盆腔外吻合口放置引流管并维持通畅,术后定期观察盆腔外引流管引流物的色泽和性质,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患者坐浴和缩肛训练。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张力膀胱3例、肺部感染5例,均经治疗缓解。所有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控便功能良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加强直肠癌TME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定期观察盆腔外引流物的色泽、性质对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处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临床患者9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治疗,术后无明显复发,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取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经腹腔镜下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降低了术中出血量,使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值得关注。

  • 标签: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 开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64排螺旋CT评价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及腹部脂肪分布相关性。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法通过64排螺旋CT观察175例正常检查者(对照组)和25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患者(实验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大小以及腹部脂肪体积百分率。结果175例正常检查者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为47.68度±26.48度,腹部脂肪体积百分率为(33.58±8.53)%。25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为16.27度±5.39度,腹部脂肪百分率为(20.89±10.8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我们可以通过64排多层螺旋CT清楚看到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该夹角小于25度时易发生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腹部脂肪体积百分率越大,该夹角的大小越大。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 腹部脂肪分布 64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颜面部浅表物切除术后的创面修复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颜面部外伤与浅表物术后患者中,有40例为浅表物(囊肿与色素痣)切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中颜面部浅表囊肿患者22例,颜面部色痣患者18例,所选患者中,对颜面部浅表囊肿与颜面部色痣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切除后所有患者均通过应用0~0/5丝线进行缝合。对40例患者创面修复的满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对颜面部浅表物切除后的创面修复较满意的有36例,主要为颜面部浅表囊肿20例,颜面部色痣16例,原因为修复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且疤痕小,而感到一般满意的患者有4例,主要为颜面部浅表囊肿2例,颜面部色痣2例,原因为患者自我感觉修复的时间过长,局部仍有明显手术切痕,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对患者颜面部浅表的物进行切除后,通过用细丝线全层来缝合具有恢复较好,患者创面的疤痕小等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患者颜面部浅表物切除后的修复中进行应用。

  • 标签: 颜面部浅表肿物 创面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门诊霰粒手术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选择我院门诊的96例需行霰粒手术的患儿进行研究。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平均疼痛评分和平均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霰粒手术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轻或消除患儿不良的心理情绪与心理恐惧,改善患儿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霰粒肿手术 儿童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通过手术治疗85例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分析本科室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85例结节性甲状腺患者,根据前期诊断的结果分别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或患侧腺叶、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手术结束后进行随访,分析总结治疗效果。结果85例结节性甲状腺切除手术均顺利进行,其中35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50例行患侧腺叶、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术。手术结束都没有出现声嘶和呼吸困难等现象,仅2例患者出现切口血肿,随访12-24个月,随访率100%,2例患者复发,行二次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患者伤口愈合后顺利出院。结论本研究证实通过前期诊断的结果施行手术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手术治疗 诊断 结节性 甲状腺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检查对女性非妇科来源的盆腔内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妇科肿瘤科收入进行手术的15例非妇科盆腔内物的超声影像图特点以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超声检查共15例,呈囊实性7例,实性7例,囊性1例;诊断为卵巢肿瘤7例,子宫浆膜下肌瘤5例,盆腔物性质待定3例。15例均行手术探查,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术后病理检查示15例中物来源于胃肠道7例(46.7%),腹膜后肿瘤6例(40.0%),其他部位肿瘤2例(13.3%)。结论女性非妇科盆腔物术前超声检查易误诊为卵巢肿瘤或子宫浆膜下肌瘤,超声科医师结合其临床特点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避免思维定式可减少误诊。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盆腔肿物 非妇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45例单纯性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通过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全部患者都治愈出院。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指导,使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 标签: 单纯性甲状腺肿 护理 内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历代的外科著作以及临床经验总结的分析,研究关于阳证疡外用药的用药规律以及用药特点,并总结出常用药物,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获取满意效果。

  • 标签: 阳证肿疡 外用药 组方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