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往的研究表明,在皮肤黑色素中经常有BRAF(V-raf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体B1)或NRAS[神经母细胞RAS病毒(V-ras)癌基因同源体]基因突变,但是这些变异和肿瘤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在人黑色素中尚未被证实。作者研究的51例原发性结节黑色素和18例伴有转移的患者中,15例原发性肿瘤(29%)和8例转移病例(44%)有BRAF(密码子600,以往被表示为599)突变。而NRAS突变率分别为27%和22%。除1例外,BRAF和NRAS基因突变在所有病例中不同时存在,并且从原发肿瘤至转移灶都持续表达。

  • 标签: RAS基因突变 皮肤黑色素瘤 肿瘤细胞增殖 结节性 患者 存活率
  • 简介:患者男,39岁。双眉脱落两年,手足麻木、皮肤干燥1年,伴左足溃烂1月余。经甘肃省两当疗养院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细菌学检测,确诊为界线类偏型麻风(BL)。有在县、乡级医疗单位就诊史,均以其他疾病治疗。无家族病史,病因不明,患者长期在外打工,不排除在外地感染。

  • 标签: 麻风 瘤型 麻风 庆阳市
  • 简介:血管和脉管畸形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血管和脉管畸形的分类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判断愈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近年血管和脉管畸形发病机制及分类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血管瘤 脉管畸形 发病机制 分类
  • 简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血管与脉管畸形的临床治疗进展迅速。外用药、全身用药、激光、血管内硬化、介入等治疗手段日渐成熟,治疗方案也逐渐规范化和综合化。很多非手术治疗日渐成熟,并取代手术治疗成为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在很多情况下,手术治疗作为其他治疗方案的补救措施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明确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恰当地选择手术介入的时机,将手术治疗作为脉管性疾病多学科、序列化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血管瘤 脉管畸形 手术 适应症
  • 简介:目的:分析血管角化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诊治的58例血管角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包括临床、组织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该病多见于中青年,性别无明显差别,临床以丘疹型及阴囊型多见。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包绕的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扩张的微血管不只限于真皮乳头,真皮中部也有。局限型除上述特点外,还可见特征样增殖。治疗以手术切除及激光治疗。结论: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 标签: 血管角化瘤 组织病理 临床特点
  • 简介:报道1例高脂蛋白血症Ⅲ型黄病。患者,男,42岁,广东人。因肘膝部、手掌出现黄色扁平斑块半年。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病理检查真皮中、下部可见较多的泡沫细胞浸润。诊断符合高脂蛋血症Ⅲ型黄病。

  • 标签: 高脂蛋白血症 黄瘤病 泡沫细胞
  • 简介:患者女,22岁。左大腿褐色斑片伴毛发增多2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深层可见大量纵横交错的肿瘤组织,增生细胞大多呈梭形,平行排列,胞浆嗜伊红染色;部分细胞大小不完全一致,未见核分裂像,肿瘤组织内可见散在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中央可见较多散在毛囊。免疫组化染色示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诊断:先天性平滑肌错构

  • 标签: 平滑肌错构瘤 先天性 文献复习
  • 简介:一96岁男性出现息肉样黑色素,肿瘤有明显的透明基质,与黏液样黑色素相似,但阿辛兰染色(pH2.5)和胶样铁染色均为阴性。不清楚具有假黏液样特征的黑色素(假黏液样黑色素)是否为黑色素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学变异。但是,其必须与真正的黏液样黑色素相鉴别,后者有阿辛兰染色阳性的酸性黏多糖。

  • 标签: 皮肤黑色素瘤 黏液 酸性黏多糖 铁染色 阿辛兰 息肉样
  • 简介:神经纤维病(NF)被认为是一种神经外胚层异常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有神经纤维、多发性牛奶咖啡斑、擦烂雀斑样斑点和Lisch结节。嵌合现象能解释此病的非典型表现。组织分化前的早期突变导致了此病的全身泛发。作者报道1例非典型的神经纤维病患者,表现为神经纤维异常性分布,在躯于出现临床与病理上均特殊的神经纤维合并卵巢浆液囊性腺纤维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 非典型表现 囊性腺纤维瘤 临床表现 神经外胚层 卵巢浆液性
  • 简介:89岁男性患者,双下肢肿胀、血管迂曲20余年,左踝外侧皮肤反复溃破、结痂3年。皮肤科查体:左踝部紫色及褐色色素沉着斑,斑片上可见3个绿豆大小糜烂面,组织病理符合小汗腺汗孔及淤积性皮炎诊断。肿瘤经局部手术切除治疗,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 标签: 皮炎 淤积性 小汗腺汗孔瘤
  • 简介:报道1例单发的肢端型血管角皮。患者,女,64岁,右手无名指腹起紫红色角化性斑丘疹约8年,病理组织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被向下延伸的表皮突所包绕。

  • 标签: 血管角皮瘤 肢端型
  • 简介:报告2例上皮样血管,分别为18岁女性和10岁男性患者,临床表现均为皮肤出现丘疹、结节、质硬肿物。病理表现均为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凸出管腔,形成墓碑状,真皮下层血管增生,管周不等量淋巴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淋巴滤泡形成。诊断符合上皮样血管。并对其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上皮样血管瘤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农民。因面颈部斑块、结节、溃疡伴疼痛,间断发热2个月,于2015年6月就诊。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面颊部出现散在黄豆大小红色结节,皮损不断增多、增大形成斑块,并逐渐蔓延至右侧面颈部,部分皮损破渍形成溃疡伴疼痛。在当地医院按湿疹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

  • 标签: 淋巴瘤 T细胞 原发性
  • 简介:Kaposi样血管内皮细胞(KHE)是一种罕见的局部侵袭血管肿瘤,好发于新生儿与儿童。KHE患者有时会发生卡-梅现象,临床预后往往较差。组织学上,KHE表现为浸润结节、梭形细胞和裂隙样管腔,对内皮细胞、淋巴管、平滑肌标志物呈阳性反应。丛状血管与KHE的组织学特征存在重叠现象,被认为是KHE更轻微、良性、局部的表现。KHE的其他组织学鉴别诊断包括婴幼儿血管、先天性血管、梭形细胞血管、疣状血管、Kaposi肉瘤等。既往认为切除术为KHE的根治方法,但常因病变范围无法实现完全切除;因此通常利用单一或联合化疗治疗KHE。最近研究显示雷帕霉素能够成功治疗难治和复杂的KHE病例。

  • 标签: Kaposi样血管内皮瘤 血管性肿瘤 卡-梅现象 雷帕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