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配合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对撤机成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主体抽取我科室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接收92例呼吸衰竭患者,研究组(n=46,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常规组(n=46,基础训练),浅析不同训练干预对患者撤机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短,且撤机成功率显著较高(P<0.05);呼吸肌力水平指标中,常规组明显较差(P<0.05)。结论:对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分阶段式呼吸肌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肌力水平,促使呼吸功能恢复,提升撤机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呼吸湿化治疗仪在低氧合患者呼吸机拔管撤机后的应用价值,为低氧合患者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ICU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低氧合呼吸机拔管撤机患者(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20例呼吸机拔管撤机患者接受鼻导管/面罩吸氧,观察组20例呼吸机拔管撤机患者接受呼吸湿化治疗仪。对比2组患者拔管后不同时间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氧合指数变化情况以及再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6h、24h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再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咽干、痛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比传统鼻导管及面罩,撤机拔管后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辅助氧疗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降低了再插管率。
简介:摘要目的就培土生金法针刺治疗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通过培土生金法进行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不使用其他特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撤机时间分别为(6.9±2.3)d,撤机成功率为98%;对照组的平均撤机时间分别为(8.4±2.2)d,撤机成功率为84%。两组患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针刺治疗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影响较大,能够有效地提升撤机成功率,减少平均撤机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膈肌功能和超声B线评分在判断重症患者撤机成败及对撤机结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并准备进行撤机处理的重症患者66例。根据患者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52例和撤机失败组14例。收集患者撤机前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比较2组患者膈肌移动度、膈肌增厚率和B线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对这3种指标在撤机预测的准确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撤机成功组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和左心房压值均较撤机失败组降低,分别为(17.9±5.2)分比(22.8±4.5)分、(14.7±3.1) mmHg比(88.2±11.1) mmHg(t值分别为3.22、42.69,P值均<0.05)。撤机成功组患者膈肌移动度和膈肌增厚率较撤机失败组升高,分别为(1.8±0.6) cm比(1.2±0.7) cm、(0.33±0.1)%比(0.26±0.1)%(t值分别为3.39、2.46,P值均<0.05),而超声B线评分较撤机失败组降低,为(8.5±3.0)分比(12.9±2.2)分(t值为5.23,P<0.05)。在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膈肌功能和超声B线评分对患者撤机预测的准确度上,结果显示超声B线评分对患者撤机预测的曲线下面积0.89、敏感度71.2%、特异度100%和阳性预测值100%,均最高。结论膈肌功能和超声B线评分这两种超声评估方式对重症患者撤机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而在准确度上超声B线评分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镇静撤机法在婴幼儿心脏手术机械通气后的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2月接受的100例心脏手术机械通气婴幼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行清醒撤机法,实验组患儿行镇静撤机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成功撤机率以及撤机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一次性成功撤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0.0%VS40.0%),X2=5.542,P<0.05。实验组患儿撤机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VS10.0%),X2=5.102,P<0.O5。结论对于心脏手术机械通气婴幼儿行镇静撤机法可有效提高一次性成功撤机率,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在AECOPD撤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AECOPD撤机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撤机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直接撤机的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方法。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均较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例数较少,试验组患者PaCO2分压,PaO2量显著升高,其心率和呼吸频率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过程中,应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方法,实现对患者呼吸状况的有效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全麻苏醒后自主呼吸困难撤机拔管的对策。方法对115例接受臂丛神经根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中5例术后不能及时撤机拔管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辅助通气、自主呼吸锻炼等方法积极治疗。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1~5天撤机拔管,1例患者气管切开呼吸机持续辅助通气,经152天后各项拔管条件达标后拔除气管导管。结论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对患者呼吸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绝大部分均能术毕后及时恢复自主呼吸撤机拔管,小部分通过合适机械通气模式和呼吸肌锻炼在数天内撤机拔管,仅1例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经152天呼吸支持后撤机拔管。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监测膈肌增厚率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回顾分析60例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重症患者,比较撤机成功组与困难组的膈肌增厚度及其他相关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并通过ROC评价膈肌增厚率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入组重症患者60例,其中撤机困难或发生再次插管18例,顺利撤机42例,发生撤机困难或再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天死亡率等指标明显高于顺利撤机组(P<0.05)。成功撤机组的膈肌增厚率1.23±0.22,撤机困难组的膈肌增厚率1.13±0.17,其于成功撤机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BT1小时为标准,ROC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12,以此为节点预测重症患者撤机成功率的特异度为85.7%,敏感度为72.9%。结论超声监测膈肌增厚率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NC)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有创通气后预防拔管失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19年12月--2023年12月接收的60例应用气管插管后需无创辅助通气患儿,随机分为经NIPPV组和HHHFNC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拔管前平均气道压(MAP)、拔管前吸入氧气浓度(FiO2)、有创呼吸机应用时间、总用氧天数、等呼吸参数情况,撤机后(24、48、72小时)PaCO2、PaO2/FiO2水平,拔管失败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拔管前MAP、有创呼吸机应用时间、拔管前FiO2呼吸参数、总用氧天数、撤机后(24、48、72小时)PaCO2、PaO2/FiO2水平、拔管失败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IPPV与HHHFNC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的续惯治疗均有效,且并发症较少,均属于安全有效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射流雾化器在ICU间断撤机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本院ICU建立人工气道并间断撤离呼吸机的患者共67例,按床号单双数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两组患者人工气道撤机期间分别使用不同方式气道湿化,其中观察组采用大容量氧气射流雾化湿化,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湿化前后痰液粘稠度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每小时按需吸痰次数、发生刺激性次数、出现痰痂次数以及人工气道带管平均时间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容量氧气射流雾化湿化法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按需吸痰次数减少,降低了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操作和取材简便,基层医院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机中实施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共计58例,在撤机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一组为实施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各29例,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次撤机成功率、再插管率、病死率以及平均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撤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病死率相比差异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