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烫熨疗法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有效性和意义。方法将5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烫熨疗法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28例中显效10例(36%),好转17例(61%),无效组1例(3%);观察组28例中显效22例(79%),好转6例(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烫熨疗法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可提高疗效。

  • 标签: 中药烫熨疗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血不足(CCCI)的疗效。方法将86例CCCI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10丸、尼莫地平40mg,口服,tid;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40mg,tid;均两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35﹪)优于对照组(76.74﹪),P<0.05;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等指标,治疗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CCCI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尼莫地平治疗,能明显改善CCCI患者脑动脉血液供应。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复方丹参滴丸 尼莫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2例,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有良好疗效。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丹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68例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性的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西药尼莫地平20mg,2次/d,阿司匹林75mg,1次/d,辛伐他汀10mg,1次/d,四周为一疗程,治疗组3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定眩汤加减,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椎&mdash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为带血半腱肌肌腱转位重建后交叉韧带(PCI)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例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半腱肌肌腱的形态、血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2侧新鲜下肢标本进行摹拟术式。结果:半腱肌腱长15.2cm,宽0.5cm,厚0.4cm,其血主要来源于Guo动脉的半腱肌支、膝下内侧动脉的腱支和腱外周组织血管网。肌门位于半腱肌外后,距股骨内上髁上方3.6±0.8cm。结论:半腱肌肌腱与后交叉韧带形态相似、有足够的游离长度。血丰富为多源性。以半腱肌肌腱转移重建前交叉韧带易成活和恢复功能。故采用带血的半腱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是较理想的替代物。

  • 标签: 带血供半腱肌肌腱转位 应用解剖 交叉韧带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老年患者慢性脑血不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老年慢性脑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每日治疗2小时,连续治疗1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LVA、RVA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LVA、RVA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干预治疗老年患者慢性脑血不足疗效明确,可增加患者头部氧,明显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增加患者LVA、RVA血流速度,值得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慢性脑供血不足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静滴血栓通注射液,对照组每日静滴丹参注射液,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作为椎—基底动脉血不足临床常规药物。

  • 标签: 椎&mdash 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血栓通注射液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58例住院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单盲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天麻素注射液600mg和盐酸丁咯地尔注射剂0.1g静滴,每日1次,疗程7天,统计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组明显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患者的眩晕、头痛、头昏等症状,30例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组显效23例(76.67%)、有效5例(16.67%),总有效率93.33%;盐酸丁咯地尔注射剂对照组显效14例(50.00%)、有效6例(21.43%),总有效率71.43%。经卡方检验x2=6.088 ,p﹤0.05,差异有显著性。未发现天麻注射液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可用于急症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天麻素注射液 随机对照试验 从肝论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采用外周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观察九种常用抗感冒药物对中期染色体G显带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九种抗感冒药物对染色体结构均无明显的致畸变作用;但其中有五种对DNA复制有一定损伤,早孕妇女应避免使用为宜。

  • 标签: 感冒 药物诱变 染色体畸变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痛消Ⅱ号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血不足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连续服用脊痛消Ⅱ号、银杏叶片2个月后,用经颅多普勒观察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痛消Ⅱ号对椎-基底动脉血不足型颈椎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似清脑抑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西医常规对症,支持基础上分别加用奥立保克(对照组19例)及清脑抑眩汤(治疗组20例)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多普勒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清脑抑眩汤对椎-基底动脉血不足眩晕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液黏度可能是其治疗学机制之一。

  • 标签: 清脑抑眩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建立一体化的采、、用血信息管理模式,全面加强信息网络建设,规范采用血全过程的信息管理,提高信息质量及使用效率,保障献血者、用血者的身体健康。方法建立辖区信息网络管理一体化;采、、用血机构网络结构及安全防护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制度建设及技术培训一体化;信息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监督考核一体化。结果建立了覆盖采用血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了采用血信息管理工作迈上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轨道。

  • 标签: 血液信息网络 管理模式 实践探索
  • 简介:摘要为了加强县血库的输血管理,落实全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实现安全科学有效输血,更规范更高效地对县血库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操作,我们血库引进了modern2000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V5.0软件,并应用在血库的血液管理当中,实现了血库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加强了患者输血安全的保障。

  • 标签: moderb2000管理系统 县供血库 输血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麻素针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用天麻素注射液600mg和盐酸丁咯地尔0.2分别加液静滴,1次/d,10d为1疗程;对照组60例,用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内静滴,1次/d,10d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盐酸丁咯地尔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报告存在肝外动脉血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及其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中的价值。方法总结我科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病人行常规腹腔干动脉→肝总动脉及可疑性肝外血动脉探寻筛查,寻查发现伴存肝外动脉血病人共37例,多予以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术(TACE)。结果观察3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共探查寻见到45支肝外血动脉;据统计资料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参与血17支占比(37.7%);左膈动脉参与血占比5支(11%);右膈动脉参与血占比6支(13.3%);胃左动脉参与血占比9例(20.2%);胃十二指肠和胃网膜动脉参与血占比4支(8.9%);右侧肾上腺动脉参与血3支占比(6.7%);右侧肋间动脉参与肿瘤血1支占比(2.2%)。无法进行超选择性插管9支占比(20.2%)转而行选择化疗药物灌注(TAE),其余不分肝外肿瘤血动脉36支,或采用同轴微导管,均成功予行超选择性插管并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术(TACE)。结论存在肝外动脉参与血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临床颇为常见,对其进行有效的化疗、栓塞术(TACE),在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介入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肝外血供 介入治疗 临床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术前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富血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富血脑膜瘤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术以及传统的显微技术进行栓塞,观察并记录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死亡率、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和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术,对富血脑膜瘤进行术前选择性栓塞,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P<0.01);缩短患者术后住院天数(P<0.05);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1)、术后并发症以(P<0.01)及3年复发率(P<0.05)。结论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联合脑血管造影术,对富血脑膜瘤进行术前选择性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超选择性栓塞 术前 富血供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方式小肝细胞癌的CT及MRI表现,比较CT和MRI对肝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提高肝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CT与MRI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肝癌CT表现为平扫时呈高、等、低密度。三期增强扫描速升速降型、缓升型、持续强化型和无明显强化型,以速升速降型为主。肝细胞癌中T1加权像表现为低、高、等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为主。多期增强呈速升速降型、缓升型、持续强化型和无明显强化型,以速升速降型为主。结论MR动态增强扫描反映瘤体血方式与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反映瘤体血方式无显著差异,而MRI具有多序列成像特点,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特征来反映病变的组织成分。MRI与MR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细胞癌诊断优于CT平扫及增强扫描。

  • 标签: 肝癌 多排螺旋CT MRI 供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