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移位髋臼骨折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1999-2003年,共完成手术23例,其中左侧14例,右侧9例。致伤原因分别为车祸伤20例。坠落伤2例,砸伤1例。合并伤坐骨神经损伤3例,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13例,股骨干骨折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肱骨骨折各1例,胸腹部多发性损伤4例。2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伤后1周内15例,2—3周6例,4—6周2例。前柱、前壁及双柱骨折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横形伴后壁骨折采用延长髂股入路,其余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所有骨折行髋臼重建钢板及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人经3、6、12、18个月随访,按Matta的疗效标准,本组病人解剖复位18例,占78.3%;满意4例,占17.4%,不满意1例,占4.3%。所有病人经一年以上随访,髋关节功能和X线表现优67%;良28%;差5%。合并有坐骨神经损伤逐步恢复,仅1例遗留足背伸功能障碍。并发症股神经麻痹2例;切口感染1例;股动脉损伤1例;异位骨化3例。结论移位髋臼骨折经手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简介: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性损伤骨折,其暴力机制复杂、移位方式多样,多同时伴有并发症、治疗困难、复杂、方法不统一。我们共收治此类患者104例,获得平均4年5个月随访的有97例。一般通过三个不同体位X线片,即伤髋前后位、伤髋闭孔斜位、伤髋髂骨斜位片,显示出髋臼骨折外形及移位状况。CT扫描特别是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更清楚地显示了骨折的性质、程度、方向和复杂骨折的形态,弥补了X线难以发现的某些线性骨折或较小的局限骨折的缺点,更易做出明确诊断和分型。按Letournel法分类,根据骨折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可塑形的重建钢板、松质骨拉力螺钉、交叉斯氏针、可吸收生物螺丝钉固定和非手术治疗。系统康复分步骤进行,患者治愈康复优良率为78.4%。笔者认为分步骤系统康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探讨其在复杂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采用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治疗18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9.6岁(范围,27~62岁);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3例(累及四方区),T形骨折2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8例,双柱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d(范围,5~14 d)。患者术前均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充分了解骨折形态。手术均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并使用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进行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摄标准前后位及Judet位骨盆X线片、CT+三维重建,按照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tta改良的Merle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者手术时间130 min(范围,100~200 min);术中出血量560 ml(范围,400~900 ml);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解剖钢板术中均无需额外塑形,均顺利完成手术。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范围,6~15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骨折复位按Matta评分标准评分,其中优1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3.3%(15/18)。末次随访时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为15.8分(范围,12~18分),其中优1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8.9%(16/18)。术后2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1个月后好转;余无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跨弓状缘髋臼四方区阻挡钢板可以同时固定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解剖型设计,无需塑形,安全性好,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低,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6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4例/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全髋置换术具有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等优势,半髋置换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