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间阜外医院收治的A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共209例,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性别及是否接受IABP治疗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终点为28 d(自心原性休克诊断明确起)的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性别/接受IABP治疗与否患者的28 d生存率。调整年龄、收缩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双联抗血小板、昏迷、APACHEⅡ评分及SAPSⅡ评分等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在不同人群中IABP治疗是否影响患者的28 d全因死亡风险,应用Z检验评估性别因素对IABP治疗效果的修饰作用。结果共纳入209例患者,其中男性148例[80例(54.05%)接受IABP支持],女性61例[22例(36.06%)接受IABP支持]。接受IABP治疗者102例。男性患者的28 d生存率高于女性[39.2%(58/148)比26.2%(16/61),Log-rank P=0.034]。接受IABP治疗患者的28 d生存率高于未接受IABP者[46.1%(47/102)比25.2 %(27/107),Log-rank P=0.001 7]。在女性患者中,接受IABP与未接受IABP患者的28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9);而在男性患者中,接受IABP者的28 d生存率高于未接受IABP者[51.2%(41/80)比25.0%(17/68),P=0.001]。接受IABP治疗的男性患者的28 d生存率高于未接受IABP治疗的男性患者及接受或未接受IABP的女性患者(P均>0.05)。调整混杂因素后,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患者中,IABP对28 d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并不一致,在男性患者中IABP治疗可降低28 d全因死亡风险(HR=0.44,95%CI 0.25~0.77,P=0.004),而在女性患者中IABP治疗对28 d全因死亡风险无影响(P=0.401),性别与IABP疗效存在交互作用(Z值=-2.32,P=0.020)。结论IABP支持对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仅在男性患者中表现出保护作用。

  • 标签: 休克,心原性 心肌梗死 主动脉球囊反搏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在心内科行主动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内容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卧床时间、个人情况、个人肢体自主活动能力、患者血液检测凝血情况 6项,根据总分值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 3个级别,分别在临床观察、踝泵运动、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正确体位的选择、医用弹力袜的使用及用药观察护理等方面制订并实施标准护理计划。结果: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应用于主动术患者后, 158例行主动术患者中仅发生深静脉血栓 7例。结论: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主动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对其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 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主动内气囊治疗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源性休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其中的1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分析采用的护理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作用。结果:护理方法的选择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辅助作用。结论:主动内气囊治疗心源性休克病人时应用可靠的护理方法,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应积极选用适合的护理方法。

  • 标签: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技术 心源性休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主动阻断在胎盘植入应用的护理体会。 方法: 回顾分析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收治的 16例子腹主动阻断治疗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6例患者经腹主动阻断治疗,( 1) 16例患者子宫均得到保留,减少了术中及产后出血量;( 2)患者经治疗,仅有 2例术后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 结论: 经过观察,有胎盘植入的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阻断,加上术后的科学护理与观察, 可有效减少术中及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提高了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腹主动阻断;胎盘植入;护理 随着 2016年国内二胎政策开放,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病例不断增多,此次妊娠时胎盘附着于原子宫切口部位,容易并发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胎盘植入的患者,极易导致剖宫产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大大增加了子宫切除率,甚至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便会导致产妇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及继发感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需要面对切除子宫等情况发生,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为积极有效预防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大出血,我院对胎盘植入患者在剖宫产前行腹主动阻断,预防术中及产后大出血的发生,避免子了宫切除的伤害。下文就我院在临床上收集到的 16例胎盘植入剖宫产产妇,使用腹主动阻断预防术中及产后出血情况探讨分析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阻断在胎盘植入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6例子腹主动阻断治疗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经腹主动阻断治疗,(1)16例患者子宫均得到保留,减少了术中及产后出血量;(2)患者经治疗,仅有2例术后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结论经过观察,有胎盘植入的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阻断,加上术后的科学护理与观察,可有效减少术中及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 胎盘植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主动休克Ⅱ(IABP-SHOCK Ⅱ)评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30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38例老年AMI合并CS且置入IA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ABP-SHOCK Ⅱ评分分为低危组(评分0~2分,72例)、中危组(评分3~4分,39例)和高危组(评分5~9分,27例),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药物、介入和IABP等治疗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3组患者的短期死亡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IABP-SHOCK Ⅱ对30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138例患者中,男性71例(51.4%)。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与低危组患者比较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血压、肌钙蛋白水平、血肌酐、尿素氮、B型利钠肽、乳酸、Gensini评分、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无复流率、有创通气和床旁血滤应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0 d,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死亡分别为25例(34.7%)、20例(51.3%)和23例(85.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3组患者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7,P<0.01)。ROC曲线显示IABP-SHOCK Ⅱ评分预测30 d死亡的敏感度为80.4%,特异度为87.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95%CI:0.702~0.942,P<0.01)。结论IABP-SHOCK Ⅱ评分可有助于对老年AMI合并CS患者IABP置入术后的短期危险分层。

  • 标签: 休克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气囊泵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主动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梗并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2023年上半年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进修时分析该医院2020-2022的42例急性心梗并心衰患者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主动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而对照组只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观察检测指标包括心肌酶谱指标、心衰程度评价等。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主动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组在心肌酶谱指标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恢复情况,并且在心衰程度评价方面也有显著改善。例如试验组在接受治疗之后,与对照组相比,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都有较大的降低,分别为(21.48±6.69)U/L、(19.61±4.03)μg/mL,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梗并心衰患者具有良好的心功能和康复效果,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词:主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梗;心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主动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梗并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2023年上半年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进修时分析该医院2020-2022的42例急性心梗并心衰患者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主动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而对照组只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观察检测指标包括心肌酶谱指标、心衰程度评价等。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主动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组在心肌酶谱指标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恢复情况,并且在心衰程度评价方面也有显著改善。例如试验组在接受治疗之后,与对照组相比,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都有较大的降低,分别为(21.48±6.69)U/L、(19.61±4.03)μg/mL,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辅助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梗并心衰患者具有良好的心功能和康复效果,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词:主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梗;心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动瓣狭窄患者接受经股动脉扩张式主动瓣置换术(TF-TAVR)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7.69%,对照组为30.77%,P<0.05。结论:对于行TF-TAVR术的主动瓣狭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球囊扩张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置换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评估主动(IABP)是否能够改善基于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分类的心源性休克C期(典型期)、D(恶化期)和E期(终末期)的患者预后。检索本院信息系统数据库,所纳入的满足心源性休克诊断标准的患者遵循相同的治疗原则。分类分析SCAI心源性休克C期、D/E期中应用IABP与患者1和6个月生存率之间是否相关。本研究共纳入心源性休克C期141例,心源性休克D/E期267例。心源性休克C期患者中,应用IABP是提高患者1个月生存率[OR值(95%CI)为0.372(0.171~0.809),P=0.013]和6个月生存率[OR值(95%CI)为0.401(0.190~0.850),P=0.017]的相关因素;校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I/CABG)后,与提高1和6个月生存率相关的因素是PCI/CABG。心源性休克D/E期患者中,应用IABP是提高1个月生存率的相关因素[OR值(95%CI)为0.053(0.012~0.236),P=0.001]。因此,IABP可辅助心源性休克C期患者渡过PCI/CABG围手术期并提高生存率,IABP可能延长心源性休克D/E期患者的短期生存。

  • 标签: 休克,心源性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指引下的主动(IABP,Aortic balloon pump) 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治疗的42例患者,选择时间:2009年1月至2020年10月之间;全部患者均采用心脏彩超指引下的主动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治疗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心脏彩超的心功能指标。结果 42例患者经治疗后的成功率是95.24%。心脏彩超的LVEDV、LVESV、LVDd以及LVDs,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心脏彩超的LVEF、FS,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回升(P

  • 标签: 心脏彩超 指引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 冠状动脉介入 主动脉球囊反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腔内阻断辅助主动手术15例经验。方法15例主动术后需再次手术患者,在复合手术室DSA引导进行腔内阻断辅助下主动手术。入选条件为血管无法直接阻断者。以术前最后一次CTA图像为标准,测量需要阻断的靶血管直径,选择合适及对比剂用量、血管入路;术中以充盈、固定贴壁良好,远端有创血压波形显示为平流,压力接近静水压作为完全阻断标准。结果15例腔内阻断辅助主动手术患者,均阻断完全,手术顺利。术后14例阻断靶血管和血管入路均无并发症发生。1例三分支支架术后再次行胸腹主动替换患者,阻断术后支架内皮组织脱落,栓塞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再次手术。结论腔内阻断技术扩大了主动手术适应证,简化了手术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阻断方法;术前应判断靶血管是否适合阻断,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介入球囊 主动脉夹层 孙氏手术 主动脉替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主动CT血管造影(CTA)探讨主动阻断(ABO)相关的影像学特点,为提高体表标志法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7例接受全长主动CTA且主动结构正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17例;年龄18~70岁[(60.0±9.4)岁]。借助CT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曲率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技术进行主动三维重建,测量降主动主动Ⅰ、Ⅱ、Ⅲ区的长度及各分界处动脉直径、左右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左锁骨下动脉、腹腔干、肾动脉最低处和腹主动分叉处的距离、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体表解剖标志的距离。比较左右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胸骨上切迹的距离与至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与至腹腔干的距离、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与至肾动脉最低处的距离、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脐的距离与至腹主动分叉处的距离。结果(1)降主动的长度为(37.6±2.8)cm,主动Ⅰ、Ⅱ、Ⅲ区的长度分别为(24.7±2.2)cm、(3.4±0.8)cm、(9.4±1.0)cm。左侧锁骨下动脉处的主动直径为20.0 ~ 36.0 mm[(27.0±3.9)mm],腹腔干直径为3.0~14.0 mm[(8.0±2.2)mm],肾动脉最低处的主动直径为10.0~23.0 mm[(16.0±2.4)mm],腹主动分叉处直径为10.0~25.0 mm[(15.0±2.4)mm],两侧股动脉直径均为4.0~11.0 mm[(8.0±1.5)mm]。(2)左右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左锁骨下动脉、腹腔干、肾动脉最低处及腹主动分叉处的长度分别为50.3~68.2 cm[(56.6±3.9)cm]及50.1~69.5 cm[(57.1±4.0)cm]、26.6~38.2 cm[(31.9±2.4)cm]及27.7~39.6 cm[(32.4±2.4)cm]、22.1~33.1 cm[(28.5±2.2)cm]及23.3~34.2 cm[(29.0±2.2)cm]、13.9~23.8 cm[(19.2±2.0)cm]及15.4~24.1 cm[(19.7±2.1)cm]。(3)左右侧股动脉穿刺点至胸骨上切迹、剑突和脐的直线距离分别为39.7~56.5 cm[(51.0±3.2)cm]及39.8~56.5 cm[(50.8±3.1)cm]、23.0~37.9 cm[(33.2±2.7)cm]及23.2~37.7 cm[(33.0±2.8)cm]、12.2~19.1 cm[(15.9±1.5)cm]及11.6~18.2 cm[(15.5±1.5)cm]。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大于至胸骨上切迹的距离(P<0.05),左侧股动脉穿刺点至腹腔干的长度小于至剑突的距离(P<0.05),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大于至肾动脉最低处的距离,两侧股动脉穿刺点至脐的距离小于股动脉穿刺点至腹主动分叉处的距离(P<0.05)。结论主动Ⅰ区阻断时ABO的置管深度应尽可能小于股动脉穿刺点至胸骨上切迹的距离,大于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Ⅲ区阻断时尽可能小于穿刺点至剑突的距离,大于穿刺点至脐的距离。体表标志法可在紧急情况下指导ABO快速有效的应用。

  • 标签: 出血 主动脉 血管造影术 气囊阻塞 解剖标志
  • 简介:摘要观察主动装置(IABP)在急性右室心梗中出现心源性休克应用IABP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6例急性右室心梗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进行IABP治疗,比较前后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尿量等变化。结果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平均动脉压、尿量、心率明显提高而中心静脉压明显降低结论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尽早进行IABP治疗具有明显的循环支持治疗效果,以便为进一步的冠脉再灌注治疗争取时间并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I)心源性休克(CS)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 IABP)与前列地尔联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术后无复流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为单位,在 2014年 5月 -2019年 5月间,选取 PCI术后无复流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30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150例给予围术期常规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 IABP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另比较两组术后各时段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 10d、 6个月时的 LVDd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小( P< 0.05),而 LVEF明显偏高( P< 0.05)。观察组 6个月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 1.33%)较对照组( 6.67%),明显偏低( P< 0.05)。结论 针对 PCI术后无复流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给予 IABP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出现。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前列地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前壁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