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82例心血管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均分为两组(n=41),对照组给予西地兰治疗,观察组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氧饱和度要高于对照组,心率则慢于对照组,组间对比依次为t=3.688,t=14.726,t=3.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应用于心血管重症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其左室射血状态,提高其血氧饱和度,减缓患者心率,应用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主动脉球囊反搏是治疗缺 血性心脏病的机械循环辅助方法,在严重冠心病围手术期可发挥良好辅助作用,放置时机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如何能缩短血运重建时间,降低死亡率及保护左心室收缩功是临床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本文主要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不同应用时机的研究进行综述,皆在为临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不同应用时机提供参考意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所有患者全部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分对比,观察组在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并发症预防、预后管理评分为92.43±0.36、91.34±0.36、92.43±0.36、89.99±0.54,优于对照组87.65±0.47、86.56±0.48、86.65±0.49、82.76±0.32。结论: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做好对应的护理活动,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更好的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在今后护理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主动脉球囊反搏为患者心功能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在各项工作开展前,于2023年4月-2024年4月时间段内,对心脏疾病共计10例患者予以选取,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所纳入的5例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所纳入的5例运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就各项措施开展前后,两组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展开细致观测,并对比。结果:在治疗效果项目中,分析数据显示,观察组占比在统计学上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心功能项目中,分析数据显示,观察组数值在统计学上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能够改善心功能指标,在其临床疗效提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在心脏术后心功能低下患者的应用,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心脏术后心功能低下的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观察心率、尿量改变,放置漂浮导管测量连续心排血量)、心脏指数、有创动脉收缩压、有创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结果经过精心护理,8例患者在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心功能不同程度改善,心率减慢,尿量增多,2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提高主动脉球囊反搏成功率,改善心脏术后患者低下的心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TIMI血流分级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中3级占比80.0%较对照组60.0明显较高,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较对照组72.0%明显较高,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还能提升其预后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机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50例急性心机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均使用冠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通过加强护理观察及监测,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观察及监测,50例患者,47例抢救成功,死亡3例,这47例在置管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出现,其后2例病情较重转内科ICU治疗,余45例病情好转出院。结论PCI联合IABP对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有较好的疗效,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IABP工作原理、并发症产生的相关因素的掌握,细致的护理观察及全面的监测,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简介:目的比较IABP保护性置入和被动性置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因术前高危因素而接受了保护性IABP的置入,26例PCI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接受IABP的紧急置入的临床资料。比较心功能分级,不稳定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左主千狭窄〉70%等资料的差别。结果保护性IABP的置入组术前病情程度无显著差别,保护性IABP的置入组与紧急置入IABP组相比同手术期死亡率为65.4%降至11.1%。保护性IABP的置入组死亡率较紧急置入IABP组减少6倍,在急性心肌梗塞抢救过程中保护性IABP的置入与紧急置入IABP相比能显著降低围手术期的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的病人进行研究,并随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的时间、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以及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的时间短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CI)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人院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计30例,其中IABP组14例,均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术;对照组16例,应用升压药后行急诊PCI术。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3天及6个月时超声心动图及血浆肌钙蛋白(cTnI)、B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IABP组与对照组人院时左心室功能指标及血浆删、BN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病3天及6个月IABP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第3天IABP组血浆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功能指标IABP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ABP辅助PCI能显著改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9.9±3.8)岁。结果所有患者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9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2例。IABP术前放置32例(28.82%),术中/术后放置79例(71.17%),术后住院死亡30例,病死率27%。术前置入IABP的患者病死率(15.63%)明显低于术中或术后置入IABP的患者病死率(31.65%,P=0.004)。患者置入IABP时间不同,其术后是否二次气管插管、是否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危重患者,IABP是安全且行之有效的辅助循环手段之一,在本组研究中,术前放置IABP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术中/术后放置IABP组患者的病死率,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危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