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片技术在修复巨大肩袖撕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采用补片技术修复治疗并完整随访的9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53~79岁,平均61岁。肩关节活动受限7例,夜间痛5例,Neer撞击征和Hawkins征均阳性者7例;Bigliani肩峰分型:Ⅱ型6例,Ⅲ型3例。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术后12、15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和肩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5~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在关节镜下均发现≥2条肌腱撕裂。术前、术后12个月、术后15个月VAS评分分别为(6.7±1.6)、(4.5±1.3)、(3.7±1.1)分,UCLA评分分别为(7.9±1.2)、(21.5±4.1)、(23.9±4.3)分;以上项目术前与术后12、15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2、15个月肩关节关节范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RI提示小型再撕裂患者2例,裂口长度均<3 cm。结论补片技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取得较好的中期疗效,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自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展以来,补片类型和固定方式的选择成为外科医师术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补片固定方式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和疝修补材料的发展,新型补片和补片固定技术已在临床普及,钉枪固定和缝合固定在经腹膜前疝修补手术中已较少使用,医用胶和自固定补片成为主流选择,也有学者认为,除大型直疝外,真空吸引固定补片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定方式,但最佳的补片固定方式仍存在争议,术中固定方式的选择也未达成统一标准。本文就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式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术中固定方式的选择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术中选择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总结Bard充填式网塞及成型补片和普理灵疝装置(PHS)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5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Bard充填式网塞及成型补片462例,PHS78例。结果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0-140min,平均45min。平均住院5d。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轻微,仅7例应用止痛药物。术后并发尿潴留11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皮下及阴囊血肿、浆液肿8例。随访时间3—82个月,复发2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解剖缺陷具有针对性,符合生理,创伤小,修补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两种修补材料各有特点,针对性选用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自固定补片与缝合补片修复腹股沟疝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12例,均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自固定补片)和对照组(缝合补片)各5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异物感、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并发症(阴囊积液、切口感染)、复发率等临床指标差异性,观察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9、12个月的异物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 d和1、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术后阴囊积液、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均未出现复发病例;术后3个月,2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自固定补片与缝合补片修复腹股沟疝的并发症均较少且无复发情况,使用自固定补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异物感,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但其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无钉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经验技巧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共3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全部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TEP,术中应用巴德3DMax补片,且不需钉合固定。结果38例患者共进行42侧TEP,手术时间25~90min,平均手术时间单侧(35±13)min,双侧(58±22)min。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术后住院时间1~4d,平均(2.5±1.5)d。术后并发阴囊血清肿2例,无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及异物不适感病例。随访6~22个月,平均(13.0±5.5)个月,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无钉合腹腔镜TEP,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可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手术并发症,并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下自黏性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2月至2018年10月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使用自黏性补片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据麻醉方式分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其中,局部麻醉组80例,硬膜外麻醉组20例。比较2组术后手术指标、疼痛评分、住院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的炎性因子水平。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使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频数表示,χ2检验或Fisher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局部麻醉组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1.59±8.29)min、(7.61±0.95)h、(5.44±0.61)h和(2.50±0.87)d,与硬膜外麻醉组(44.86±6.13)min、(8.82±1.14)h、(8.26±0.92)h和(4.17±1.0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4 h视觉模拟评分为(4.02±0.52)分,与对照组(3.95±0.3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组住院费用(3852.17±415.26)元,少于硬膜外麻醉组(4650.36±453.9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1例(1.25%)低于硬膜外麻醉组3例(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局部麻醉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为6例(7.50%),低于硬膜外麻醉组4例(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复发。术后1周较术前比较,2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降低,且局部麻醉组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相较硬膜外麻醉下应用自黏性补片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可有效抑制患者术后早期的炎症反应,促进术后康复,还可减轻患者治疗负担,减少尿潴留的发生,且两者镇痛效果相当,建议临床推广。
简介: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013-01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疝补术和传统疝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疝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疝补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68.9%牵拉痛,11.1%阴囊水肿,无尿潴留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疝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优于传统疝补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加快康复速度,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进行难取型骨科内固定取出术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后临床疗效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难取型骨科内固定取出术的50例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研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没有出现灼伤、皮肤损伤和神经损伤,休克等并发症,50例患者的难取型内固定物都顺利被取出,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都对本院的护理表示满意。结论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在手术前熟悉手术所用器械,掌握器械的应用过程,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