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正>一、现在的聂思脱利派听说过“聂思脱利派”这一名词的人很多,但它到底是基督的什么宗派,却鲜为人知,在日本也没有属于这一宗派的教会.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得知在美国伊利诺州有个叫亚述东方教会的团体,把聂思脱利派的各部组织到了一起.于是,我们立即与之进行联系,很快就得到回信说:“我们的确

  • 标签: 基督教徒 东西方 成吉思汗 阿拉伯语 十字架 东方
  • 简介:按时间顺序论述了三阶典籍的制作、流传情况;按空间顺序主要论述了三阶典籍在地方的流传情况。此外,也对三阶典籍在高丽、日本的流传情况作了说明。从三阶典籍的内容、版本、性质及出现了利用三阶教教义对其它经典进行阐释的典籍四个方面论述了三阶典籍的演变情况。

  • 标签: 三阶教 典籍 流传 演变
  • 简介:三阶教徒的判别标准有一定的模糊性,除了明显的几条判别标准外,凡是涉及到与三阶有密切关系而又不是三阶教徒所独有的特征时,应总体上综合判定而不应一看到这些词汇就不加分析地认定是三阶教徒。三阶《七阶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与《七阶礼》抄写在一起的很多礼忏文虽然在大的范围内可与《七阶礼》归为一个系统,但多数却并不属于《七阶礼》系统。不应仅仅站在净土等宗派的立场上看它们对三阶的非难,还必须结合三阶典籍对这些批判进行回应.如此才能完整地把握三阶与其他宗派的斗争。

  • 标签: 三阶教 七阶礼 判别标准 宗派斗争
  • 简介:本文试图将敦煌文献、传统史志、考古发掘实物与域外史料互相印证,对敦煌佛寺所藏的珍奇异物:玛瑙、真珠、琥珀、瑟瑟、珊瑚、琉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对其在宗教实践中的性质和功用做了解说,并揭示了这些珍宝与密宝物供养观念之间的联系.

  • 标签: 敦煌文献 佛寺 密教 供养 观念 宗教实践
  • 简介:本文列举婆罗门神祗在敦煌壁画中的各种存在形式,阐释这些形式的代表意义,出现原因和它们在宗教传播学上的功用。

  • 标签: 莫高窟 壁画 婆罗门教 神祇
  • 简介:中国佛教早期判中,将《法华经》与《涅槃经》并举,并以《法华》融摄《涅槃》者,始于南朝梁法云。在其“五时”中,将《法华经》提至与《涅槃经》并举的最高阶住;又在其“四乘”中,将《法华经》定为圆融一乘的实,成功实现《法华》对《涅槃》等诸经的融摄。隋代天台智频承续这一思想而提出经典的“五时八”判观,将《法华经》推至“诸经之王”的崇高地位。北朝至隋敦煌石窟中出现的《法华》题材与《涅槃》题材并举,且以《法华》融摄《涅槃》及他经的艺术现象,极有可能是受这一脉判思想的影响。

  • 标签: 敦煌石窟 法华 涅槃 判教 法云
  • 简介: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三阶并没有影响到大住圣窟的开凿,大住圣窟刻经反映了华严经卢舍那“十方三世”思想和末法思想,而实际用途是礼佛忏悔灭罪,而不是三阶的普佛思想。甚至可以说大住圣窟的内容反而有可能对三阶有所影响。

  • 标签: 大住圣窟 三阶教 刻经
  • 简介:大同华严寺是现存保护较好的辽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其中又以下华严寺薄伽藏殿辽代彩塑最为著名。殿内现存彩塑34尊,其中29尊为辽塑,其余5尊为明塑,堪称辽代彩塑艺术高峰的代表,本文以殿内彩塑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其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

  • 标签: 下华严寺 辽代 彩塑赏析
  • 简介:笔者近来在进行宋以来德兴地区的家族与地方社会研究,同学李玫向我提供了她在德兴市新岗山镇新建村隆寺见到的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隆寺讼案碑》及《德兴新建程氏宗谱》、《海口董氏宗谱》、《余氏宗谱》等相关资料。该碑刻的内容对了解宋以来德兴地区的家族与地方社会的变动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谨将原文抄录如下:

  • 标签: 家族 寺观 社会研究 地方社会 宗谱 新建村
  • 简介:近来研究敦煌石窟的学者已注意到中唐敦煌石窟在经变内涵、分布格局及与主尊间的互动等方面皆产生巨大的变化,而致力于探求其变化背后的原因,本文认为这场时代的巨变应摆在中、印佛教交流的大格局下来看待。盛唐以后中印度南传佛教以密法“佛顶尊胜经变”为首进入敦煌后.连带地引入中印胎、金两界密法与相关的唯识、真常“有系”经典的思想及造像。敦煌传统以北传为主的佛教则选择“空系”的“金刚经变”及“思益经变”等以为响应,而揭开了南、北传佛教交流时在敦煌石窟所产生扣人心弦的一场巨变。

  • 标签: 中唐敦煌石窟巨变 有系造像 空系造像 北伟佛教交流
  • 简介:推伦布道,兴文致──行唐县文庙大成殿调查记王素芳,聂金鹿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史学家。他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始祖,世界文化史中一位伟大的历史...

  • 标签: 大成殿 行唐县 祭祀孔子 孔庙 文庙 公元前
  • 简介:本文对河北宣化清真南寺的《重修礼拜寺记》碑的碑文进行了研读,考证了碑文内容、撰文者及立碑的缘由,认为此碑是我国系统介绍伊斯兰五大功修的第一通汉文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 标签: 宣化清真南寺 汉文碑 伊斯兰教 五大功修
  • 简介:一、成吉思汗宽容宗教政策的形成及意义13世纪初,崛起于漠北蒙古高原的铁木真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征战,实现了大漠南北蒙古各部落的统一,1206年在翰难河畔召开的忽里勒台大会上,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之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带领着蒙古铁骑进行了一系列的征服活动,降畏兀儿、哈刺鲁,灭西辽,破花剌子模,臣服西夏,击败金朝,建立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蒙古帝国,为以后建立大元帝国、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蒙古高原 成吉思汗 宗教政策 伊斯兰化 宽容 钱币
  • 简介: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社会化服务也逐渐成为人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博物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它的服务面向整个社会公众,因此,它所具有的职责不仅对普通观众,也包括身心障碍者。关爱身心障碍者不仅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体现博物馆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的特点,同时更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 标签: 博物馆事业 社会化服务 伪满皇宫博物院 身心 文化教育机构 人性化服务
  • 简介:“兴寺事件”作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由于关涉“丝绸之路”项目申遗和宗教遗产的敏感性,引发了有关遗产保护与管理学理和实践的诸多讨论。本文以遗产保护理念的“全球化”与“地方化”为切入点,分析该事件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主要矛盾,并就遗产领域利益博弈的机制和必要性,世界遗产体系建立伊始的博弈渊源进行讨论。

  • 标签: 遗产保护理念 兴教寺事件 全球化 地方化
  • 简介: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留日热潮是甲午战争后清末留学救亡实践的产物。中国公学作为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是在清末留日学生的倡导与推动下,在中国近代史上建成的第一所先有学生而后有学校的大学。考察晚清留日学生与中国公学,可以充分认识清末留学救亡思潮及留日学生和中国公学创建的关系。中国公学的成立是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 标签: 留日学生 取缔规则 中国公学
  • 简介:废除科举,对归国留学生进行考试,验其学业,并予科名与官职,是清政府奖励留学的重要政蓑。归国留学毕业生考试章程的制定,是光绪皇帝推行新政、录用人才的一项举措。清末留学教育的目的是为洋务运动储备人才。后来,留学生中不少人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当时中国各业的领军人物。

  • 标签: 清末 詹天佑 归国留学生考试 奖励任用制度
  • 简介: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更好的方式将博物馆的藏品及其背后知识呈现给观众,缩短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是博物馆教育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在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多样化的课程创新,缩短学生观众与藏品的距离。“藏品阅读”课便是其中的成功案例。该课程针对初中以上学生、围绕藏品展开,创新课程形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以发现和体验为核心的教育参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标签: 博物馆 教育 藏品阅读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