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对37例医疗事故争议的审核和鉴定,探讨争议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真正做到依法行医、依法管理,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共选取2010年本市医疗事故争议37例,其中法院委托13例,卫生行政部门移交10例,医患双方共同委托14例,由本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办公室进行技术鉴定。结果鉴定属于事故的16例,事故率为43.24%。其中一级医疗事故3例,占事故总数的18.75%;二级医疗事故1例,占事故总数的6.25%;三级医疗事故8例,占事故总数的50%;四级医疗事故4例,占事故总数的25%。无证行医未下结论1例,占争议总数的2.7%。37医疗事故争议议案中,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72岁。其中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案例有28例。占75.7%。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依法行医、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减少和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策略。方法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和近年来发生的群发性灾害事故的处理实践,比较不同医院在院前救援、院内组织等方面的经验。结果有比较完善的抢救预案和灾害救护规程,在处理不同的群发性突发灾害事故时,有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及时地针对事件的性质和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其救护时效和绩效比较好;除了医疗救护外,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建立应急心理干预也已成为综合性医院治疗的主体之一。结论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应重视发展处理群发性灾害的能力。应建立合理的灾害事故应急救治体系,以保证应对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性;即使是综合性医院平时也应重视救援应急队伍的建设,及时更新急救医疗装备,使灾害事故的应对和救护原则更趋合理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期间内发生的52次儿科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事故类型(注射类、医嘱类、巡视类、沟通类)以及可能产生的原因(护士操作水平不高、医患沟通不当、护士责任心不强、医护人员工作安排不当)进行对比,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对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类型中,注射类占比最高,其次是沟通类、医嘱类以及巡视类,原因分析中,护士操作水平不高占比最高,其次是护士责任心不强、医患沟通不当以及医护人员工作安排不当。结论: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并且增强其责任心意识、沟通水平以及改善工作安排制度等,以此防范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产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事故的主要事故原因,并根据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3月,本院住院药房出现的59例药品调配差错事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记录造成此事故的主要因素,分析相关因素对药品调配的影响,并制定防范对策。结果:对比59例药品调配差错事故的发生情况,在差错类型方面,数量差错占比最大,达47.46%,其次为规格差错,占比18.65%,药品发放差错占比最小,仅1.69%。发生时间方面,10:00-13:00这一时间段的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几率最大,达50.85%,13:00-17:00这一时间段的药品调配差错发生几率最小,仅13.56%。结论:药品包装、名称相似,药师未严格核对相关信息等因素均会增加药品调配差错事故的发生几率,因此本研究主要提出了加强药师专业技能培训、加强药品管理、科学排班这三项防范对策,以降低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