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冠脉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到医院内部就诊的47例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本次不进行分类,分别使用CT冠脉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诊断,两种方法的检出情况、冠脉狭窄程度检出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结果为金标准,在47例的患者当中检测出46例阳性和1例阴性。CT冠脉造影当中检测出44例阳性,3例阴性。使用CT冠脉造影检测的灵敏度达到了95.65%,特异度达到了100%,准确度达到了95.74%,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并且不存在差异。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结果显示出中度狭窄共有18例,轻度狭窄共有21例,重度狭窄共有7例。使用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当中发现,中度狭窄有18例,轻度狭窄有19例,重度狭窄有7例,整体的检查准确度达到了95.65%。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结果表明,在46例阳性的患者当中,共检出了88个斑块,有41个钙化斑块,47个非钙化斑块,使用CT冠状造影检测当中有45个钙化斑块,42个非钙化斑块,整体的检查准确率达到了93.18%。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水平变化情况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稳定心绞痛患者各60例,将其定义为A、B、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A组研究对象的H-FABP、CK-MB、MYO、cTnI水平明显高于B、C三组,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B组研究对象的H-FABP、CK-MB、MYO、cTnI水平明显高于C两组,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的H-FABP、CK-MB、MYO、cTnI水平会明显升高,且上述指标会随着患者的病情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升高。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对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策略展开研究,探讨护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年7月到2024年7月,选择80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分成干预组和参照组。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而参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结果:干预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差距明显(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得改善显著,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MB)与心肌桥所在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的115例前降支M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为单纯的MB(A组),31例为合并前降支动脉固定狭窄者(B组)。结果MB的检出率为22.3%,均发生在左冠前降支。B组壁血管(muralcoronaryartery,MC)收缩期狭窄程度较A组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B长度、MB距左冠状窦开口距离、壁血管有无扭曲或成角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中动脉固定狭窄程度与壁血管狭窄程度有微弱正相关性(R=0.189,P=0.043),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与壁血管狭窄程度有微弱负相关性(R=-0.188,P=0.043),提示壁血管狭窄程度越重、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越近越易出现桥前血管固定狭窄可能。两组心肌桥相关解剖因素经回归分析,结果示P>0.05,提示壁血管狭窄程度、MB长度、MB距冠状窦开口距离、壁血管有无扭曲或成角均不是心肌桥桥前血管固定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增加动脉固定狭窄的发生。结论心肌桥桥前血管易出现固定狭窄,与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可能相关,但心肌桥不是冠状动脉固定狭窄的危险因素,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